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32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包括、罩壳、电源、导光板、控制单元、灯条、端堵和设置在所述的罩壳或导光板上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红外感应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壁挂式控制器,所述的壁挂式控制感应器包括人体感应器以及与所述的人体感应器通讯连接的控制信息发射模块,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的信息发射模块对应的信息接收模块,与所述的红外感应控制和信息接收模块电连接的MCU。电源与控制采用单电源双感应控制,实现输出亮度的自动调节,当人走进相近区域时使灯亮一部分,如50%,当人走进灯光区域,使灯亮100%,采用步入式灯亮设计有效提高使用感受,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Light and Thin Bracket Lamp with 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 and thin bracket lamp for 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power supply, a light guide plate, a control unit, a lamp bar, an end block, an infrared induction controller arranged on the housing or light guide plate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trol unit, and a wall-mounted controller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trol unit, and the wall-mounted control inductor. The control unit includes an information receiving modul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odule and an MCU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frared inductio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odule. Power supply and control adopt single power supply and double induction control to realize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output brightness. When people enter the similar area, they make part of the lamp light up, such as 50%. When people enter the light area, they make the lamp light up to 100%. The step-in lamp desig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se feeling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
本技术属于照明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ED光源的开发与应用已趋向成熟,取代传统光源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现有技术中,支架灯一般采用灯管和灯壳分开设计,灯管内设置有若干LED灯珠,灯管通过两端的接线电极与对应的灯头连接。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专利CN103016997A公开了一种LED支架灯,其包括灯壳、灯头盖、三芯电源插座、电源和LED模块,三芯电源插座连接于灯头盖,灯头盖安装于灯壳的两端,灯壳设置为铝合金壳体,LED模块包括至少一条主要由基板和多个LED灯珠组成的LED灯带,各LED灯带分别通过电源与三芯电源插座电连接且各LED灯带直接安装于灯壳上。虽然上述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结构紧凑,但是仍有以下不足:智能型不高,只能通过人为控制其亮度。而且出光均匀性差,整体厚度偏大,造成施工及安装设计的各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采用双控制,有效实现节能,提高使用感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包括、罩壳、电源、导光板、控制单元、灯条、端堵和设置在所述的罩壳或导光板上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红外感应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壁挂式控制器,所述的壁挂式控制感应器包括人体感应器以及与所述的人体感应器通讯连接的控制信息发射模块,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的信息发射模块对应的信息接收模块,与所述的红外感应控制和信息接收模块电连接的MCU,所述的罩壳为下开口式腔式结构,所述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的罩壳的下开口处,在罩壳内部于所述的导光板两侧对称地形成有与导向板侧形成有开口的灯条插槽,所述的灯条匹配地插入并定位在所述的灯条插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信息发射模块为2.4G发射模块,所述的信息接收模块为2.4G接收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壳为一体挤出成型的铝型材,所述的罩壳的下开口两侧一体形成有用以承托所述的导光板的托板,两托板间构成出光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壳的横截面为开口朝下的C型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壳的顶部形成有两道轴向延伸的滑块槽,与吊链固定连接的滑块匹配地插入所述的滑块槽内,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锁紧螺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罩壳的内部于所述的导光板上部形成有上定位板,所述的上定位板与罩壳的顶板间形成有电池安装腔,所述的电源匹配地定位在所述的电池定位腔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条包括灯条基板,设置在所述的灯条基板上的灯珠,所述的灯珠与所述的电源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定位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所述的导光板为光学级亚克力材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壳的厚度为5-20mm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光板两端中部对应地形成有用以定位所述的红外感应控制器的安装孔,所述的端堵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的安装孔对应的开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电源与控制采用单电源双感应控制,实现输出亮度的自动调节,第一次控为2.4G壁挂式控制器,灯体二次控制为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当人走进相近区域时,如进门时,2.4G壁挂式控制器首先感测到人体接近并发出指令使灯亮一部分,如50%,当人走进灯光区域,即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的探测区域时,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灯亮100%,采用步入式灯亮设计有效提高使用感受,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的俯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支架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支架灯的仰视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技术的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包括罩壳1、电源、导光板3、控制单元、灯条4和设置在所述的罩壳或导光板上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红外感应控制器5,以及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壁挂式控制器6。所述的壁挂式控制器包括人体感应器61以及与所述的人体感应器通讯连接的控制信息发射模块,如2.4G发射模块,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的信息发射模块对应的信息接收模块,如2.4G接收模块,与所述的红外感应控制和信息接收模块电连接的MCU,所述的人体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或者雷达感应器等任意形式。其中,所述的导光板两端中部对应地形成有用以定位所述的红外感应控制器的安装孔,所述的端堵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的安装孔对应的开孔。作为支架灯的一个具体实现,所述的支架灯的罩壳为下开口式腔式结构,所述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的罩壳的下开口处,在罩壳内部于所述的导光板两侧对称地形成有与导向板侧形成有开口的灯条插槽11,所述的灯条3匹配地插入并定位在所述的灯条插槽11内。本技术的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采用匀光板侧进光的方式,充分利用罩壳内表面的反射,实现了出光匀光性的提高,而且采用面状出光口设计,出光柔和,有效提高防眩效果,同时,采用侧进光式设计,实现了产品的轻薄化设计,内置电源时,可做到20MM厚,外置电源时,可薄到5MM。电源与控制采用单电源双感应控制,实现输出亮度的自动调节,第一次控为2.4G壁挂式控制器,灯体二次控制为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当人走进相近区域时,如进门时,2.4G壁挂式控制器首先感测到人体接近并发出指令使灯亮一部分,如50%,当人走进灯光区域,即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的探测区域时,人体红外感应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灯亮100%,采用步入式灯亮设计有效提高使用感受,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两个控制器的配合使用,提升了可感应范围,增强灯具设置的灵活性,而且,通过延时及检测频率的设置,可实现人在时持续灯亮,而人离开后自动熄灭,在逻辑上君别便捷实现,在此不复赘述。其中,所述的罩壳为一体挤出成型的铝型材。所述的罩壳的横截面为开口朝下的C型结构。所述的罩壳的下开口两侧一体形成有用以承托所述的导光板的托板12,两托板间构成出光口。所述的灯条包括灯条基板31,设置在所述的灯条基板上的灯珠32,如采用4014高光效灯珠,高密度均布在灯条基板上,所述的灯珠与所述的电源连通。所述的灯条插入所述的灯条插槽中后灯条基板与所述的罩壳紧密贴合接触,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罩壳采用挤出工艺,制造成本低,而且利用上包式壳体设计,利用开口侧托板进行导光板的定位,安装便利定位稳定性高,同时因为灯条的插装式设计且均布在罩壳两侧,能有效实现LED热量的散发,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地,为提高出光效果,所述的导光板为光学级亚克力材质,同时,所述的上定位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或者,所述的导光板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从侧部进行导光板的光在导光板内部进行多次反射可有效提高出光面和出光均匀性。其中,所述的导光板的上表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采用波浪形、锯齿形或者形成有多道间隔设置的矩形槽、采用圆弧面等形式以提高最终的出光效果。优选地,导光板2为共挤成型的双层结构,上层为高反光率材料,下层为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电源、导光板、控制单元、灯条、端堵和设置在所述的罩壳或导光板上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红外感应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壁挂式控制器,所述的壁挂式控制感应器包括人体感应器以及与所述的人体感应器通讯连接的控制信息发射模块,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的信息发射模块对应的信息接收模块,与所述的红外感应控制和信息接收模块电连接的MCU,所述的罩壳为下开口式腔式结构,所述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的罩壳的下开口处,在罩壳内部于所述的导光板两侧对称地形成有与导向板侧形成有开口的灯条插槽,所述的灯条匹配地插入并定位在所述的灯条插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电源、导光板、控制单元、灯条、端堵和设置在所述的罩壳或导光板上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红外感应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壁挂式控制器,所述的壁挂式控制感应器包括人体感应器以及与所述的人体感应器通讯连接的控制信息发射模块,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的信息发射模块对应的信息接收模块,与所述的红外感应控制和信息接收模块电连接的MCU,所述的罩壳为下开口式腔式结构,所述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的罩壳的下开口处,在罩壳内部于所述的导光板两侧对称地形成有与导向板侧形成有开口的灯条插槽,所述的灯条匹配地插入并定位在所述的灯条插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发射模块为2.4G发射模块,所述的信息接收模块为2.4G接收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为一体挤出成型的铝型材,所述的罩壳的下开口两侧一体形成有用以承托所述的导光板的托板,两托板间构成出光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亮度的轻薄型支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印天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盛鸿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