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13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包括压脚和布料导向机构,所述压脚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针槽,所述压脚本体的底面左侧设有一凸起,该凸起的高度为2‑3mm;所述布料导向机构包括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的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该包缝压线组件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将两块布料进行缝合,有效的减少了缝合工序,提高了缝合效率。

A Seam-pressing Component for Cloth Pack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oth wrapping seam pressing line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press foot and a cloth guiding mechanism. The press script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parallel needle grooves, and the bottom left side of the press scrip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sion with a height of 2 3 mm. The cloth gui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plate, a second guide plate and a third guide plate connected to the sewing machine table. The stitching and pressing assembly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quickly sew two pieces of clot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stitching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stitc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
本技术属于缝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
技术介绍
缝纫设备中压脚是常用的部件,压脚压紧面料后通过送布牙或者驱动装置拖动面料实现面料的缝制,但是在缝制一些工作服的时候,需要在工作服上缝制反光条(如清洁工的工作服),在缝制反光条的时候,需要将反光条夹在两段独立的布料A和布料B之间之间,其中布料A还需要折叠形成包缝,缝制方式较为繁琐,需要先将布料A边缘部分重合布料B边缘部分上方,然后进行缝合一条压线,待缝合完成后,然后将布料A翻折形成包缝,翻折后,将反光条布料翻折并夹在包缝和布料B之间,再次进行缝合,且在缝合的时候,需要操作者时刻调整布料A和布料B的位置,防止在压线的布料A和布料B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该包缝压线组件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将两块布料进行缝合,并同时将反光条夹在两布料之间,有效的减少了缝合工序,提高了缝合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包括压脚和布料导向机构,所述压脚包括压脚本体以及用以和缝纫机机头相连接的连接柄,所述压脚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针槽,所述压脚本体的底面左侧设有一凸起,该凸起的高度为2-3mm;所述布料导向机构包括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的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侧通过过度圆弧连接有第一翻折板,所述第二导向板连接在翻折板上方,所述第二导向板包括前部的弧形段和尾部的翻折段,所述第三导向板包括立板,所述立板上连接有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末端连接有第二翻折板,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翻折板、第二导向板的翻折段以及第三导向板的第二翻折板在竖直方向处于同一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的末端均朝压脚底面方向倾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板前部还连接有呈S型弯折的导向金属丝。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板通过螺钉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导向板通过弧形段焊接在第一导向板上,所述第三导向板的立板上连接有翻边,并通过翻边和螺钉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该包缝压线组件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将两块布料进行缝合,有效的减少了缝合工序,提高了缝合效率。第二,通过在压脚本体的底面左侧设有一凸起,该凸起能够刚好压在单层布料A上,压脚的其他部分刚好压在布料A和布料B的包缝以及反光条布料形成的五层布料上,保证了布料的压紧效果;第三、由于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的作用,在反光条布料以及布料A进入到右导向弯板的时候,能够自然的形成包缝,无需人工进行包缝的折叠,同时由于第一导向板的限位,布料B也能保持平整进入到压脚下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压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布料A、B以及反光条布料压制后的剖面图。图中:1、工作台;2、连接柄;3、压脚;4、压脚本体;5、底板;6、导向金属丝;7、第一翻折板;8、翻折段;9、弧形段;10、翻边;11、立板;12、曲型板;13、第二翻折板;14、凸起;15、布料B;16、布料A;17、反光条;18、包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包括压脚和布料导向机构,所述压脚3包括压脚本体4以及用以和缝纫机机头相连接的连接柄2,所述压脚本体4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针槽,所述压脚本体4的底面左侧设有一凸起14,该凸起14的高度为2-3mm;所述布料导向机构包括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1上的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右侧通过过度圆弧连接有第一翻折板7,所述第二导向板连接在翻折板上方,所述第二导向板包括前部的弧形段9和尾部的翻折段8,所述第三导向板包括立板11,所述立板11上连接有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末端连接有第二翻折板13,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翻折板7、第二导向板的翻折段8以及第三导向板的第二翻折板13在竖直方向处于同一区域。本技术在缝制两布料以及反光条17的时候,先将布料B15卡接在第一导向板中,然后将布料A16折叠形成包缝18,最后将包缝18卡接在第三导向板的曲型板12和第二翻折板13之间,随后将反光条17折叠并卡接第二导向板的翻折段8中,随后启动缝纫机进行缝制,缝纫机上的两个缝纫针穿过针槽进行缝制,在缝制的过程中,缝纫机的拖动装置将布料A16、反光条17以及布料B15向前拖动,在拖动的过程中,缝纫机上的两根缝纫针穿过压脚3上的针槽对布料A16、反光条17以及布料B15进行压线,由于布料B15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只有单层,而布料A16和布料B15之间的包缝18部分是五层,所以在压脚3的左侧设置有凸起14,如此,凸起14刚好压住单层的布料,压脚的其他部分压住五层的布料,保证了缝合的效果。另外,在布料A16和反光条17向前移动的时候,通过第三导向板的第二翻折板13布料A16将自动形成包缝18,通过第二导向板的翻折段8反光条17布料也将自动折叠,无需操作者进行调整,减少了缝合工序,提高了缝合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的末端均朝压脚底面方向倾斜。由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的末端均朝压脚底面方向倾斜,所以当布料A16、B以及反光条17进入到压脚下方的时候能够更加顺利。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板前部还连接有呈S型弯折的导向金属丝6。由于反光条17布料宽度较短,且需要从侧面进入,通过呈S型反复弯折的导向金属丝6,能够有效的将反光布料捋顺,防止其进入第二导向板的时候缠绕,无需操作者通过手动方式将其捋顺。具体的,导向机构安装的时候,所述第一导向板通过螺钉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导向板通过弧形段9焊接在第一导向板上,所述第三导向板的立板11上连接有翻边10,并通过翻边10和螺钉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脚和布料导向机构,所述压脚包括压脚本体以及用以和缝纫机机头相连接的连接柄,所述压脚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针槽,所述压脚本体的底面左侧设有一凸起,该凸起的高度为2‑3mm;所述布料导向机构包括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的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侧通过过度圆弧连接有第一翻折板,所述第二导向板连接在翻折板上方,所述第二导向板包括前部的弧形段和尾部的翻折段,所述第三导向板包括立板,所述立板上连接有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末端连接有第二翻折板,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翻折板、第二导向板的翻折段以及第三导向板的第二翻折板在竖直方向处于同一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包缝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脚和布料导向机构,所述压脚包括压脚本体以及用以和缝纫机机头相连接的连接柄,所述压脚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针槽,所述压脚本体的底面左侧设有一凸起,该凸起的高度为2-3mm;所述布料导向机构包括连接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的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右侧通过过度圆弧连接有第一翻折板,所述第二导向板连接在翻折板上方,所述第二导向板包括前部的弧形段和尾部的翻折段,所述第三导向板包括立板,所述立板上连接有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末端连接有第二翻折板,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义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杰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