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13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涉及编织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线轴柱、弧形块、锭子架、拉紧组件以及设置上盖;锭子架上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上盖与锭子架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在上盖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线轴柱上设置的弧形块的大小,而且上盖转动的方向设置为与线轴柱的位置对齐;在上盖与锭子架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在弧形块插入上盖上的连接孔中时,扭簧处于平衡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锭子在使用时一般是不断的运动的,可能会导致绕线筒在线轴柱上发生晃动或者振动的问题,让绕线筒在绕线柱上的安装更为牢固。

A spindle that securely fits the winding dru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indle which can fix the winding barrel firmly,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braid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of the spindle include a base, a spool, an arc block, a spindle frame, a tension component and an upper cover; the first and second perfor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pindle fram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spindle frame is hinged, and the connect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connect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cover. The diameter of the hol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arc block arranged on the line axle column, and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of the upper cover is aligned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line axle column; a torsion spring is installed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spindle frame, and the torsion spring is in equilibrium when the arc block is inserted into the connecting hole of the upper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pindle usually moves continuously in use, which may cause the winding barrel to sway or vibrate on the line axle post, and mak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inding barrel on the winding column more fi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
本技术涉及编织机
,特别涉及一种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
技术介绍
编织机,在实际的使用中常用于织带的缠绕编织,可分为毛衣编织机、手套编织机、钢丝编织机、丝网编织机、草绳编织机、松紧带编织机、塑料网袋编织机等。适用的原料品种有:锦纶复丝(线)、丙纶长丝(线)、丙纶、涤纶、尼龙、PP、低弹、高弹、棉线纱(线)、珠光线、皮料、混合等。现有的编织机种类繁多,编织花样也越来越多,其编织好坏主要取决于锭子的转速及运行状态。公布号为CN10562491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织机的锭子,包括上盖、锭子架、绕线柱、收放线器和锭子底座,锭子架、线轴柱和锭子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在锭子架的外侧下部安装收放线器,该收放线器的上端设置下瓷眼,该收放线器的底部连接在一个拨叉状传动杠杆的后端,该拨叉状传动杠杆的中部铰装在锭子底座上,该拨叉状传动杠杆的前端架设在放线销子上部。该锭子在工作过程中运作平稳、速度快、使用后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零件磨损程度、降低噪音。上述专利在使用时存在一个不足,就是工作人员在将缠绕有线丝的绕线筒安装在锭子的绕线柱上时,工作人员需要将上盖掀起,然后再将绕线筒套设在绕线柱上,并将上盖扣设在绕线柱上,让上盖将绕线筒压住,防止绕线筒从绕线柱上脱出。但是锭子在使用时一般是不断的运动的,可能会导致绕线筒在线轴柱上发生晃动或者振动,使得绕线筒对上盖进行撞击,导致绕线筒从绕线柱中脱出,影响织带编织机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让上盖牢固的将绕线筒压在绕线柱上,从而让绕线筒在绕线柱上的安装更为牢固。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将线丝的绕线筒连接在锭子上且与绕线筒穿设连接在一起的线轴柱、设置在线轴柱远离底座一侧的弧形块、设置在底座上与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锭子架、设置在底座上的拉紧组件以及设置在锭子架远离底座一侧的上盖;锭子架上设置有供线丝穿过的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上盖与锭子架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在上盖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线轴柱上设置的弧形块的大小,而且上盖转动的方向设置为与线轴柱的位置对齐;在上盖与锭子架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在弧形块插入上盖上的连接孔中时,扭簧处于平衡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锭子运动时,一旦锭子的振动传递至绕线筒上时,绕线筒出现晃动,使绕线筒对上盖进行轻微的撞击,让绕线筒上正在出线的线丝出现晃动或者错位的情况,导致绕线筒不能均匀的出线,所以在上盖与锭子架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让上盖将绕线筒牢固的压住,在绕线筒进行晃动时,扭簧将上盖向绕线筒方向下压,使得上盖将绕线筒压的更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上盖与绕线筒接触的面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绕线筒与上盖之间存在缓冲弹簧,在绕线筒对上盖进行轻微的撞击时,缓冲弹簧将撞击减缓或者消除,让绕线筒在线轴柱上的安装更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缓冲弹簧上安装有缓冲垫,让绕线筒对上盖的轻微撞击更容易传递至缓冲弹簧上,从而有更好的减缓或者消除撞击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缓冲垫整体呈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缓冲垫设置为环形,让线轴柱上的弧形块在插入连接孔中时,缓冲垫不会对弧形块的插入造成干涉,而且缓冲垫整体与绕线筒接触,不是将缓冲垫分成一片一片的与绕线筒接触,让缓冲垫上受到的力更为均匀,更利于对撞击进行减缓或者消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上盖上开设有加固槽,在上盖将绕线筒压住时,加固槽从上盖远离锭子架的一侧开设,在加固槽中设置有穿出加固槽的拨片,拨片在加固槽的开设方向倾斜布置;加固槽开设的位置与连接孔的位置交叉,在弧形块插入连接孔中时,弧形块的部分位于加固槽中;在弧形块插入连接孔中时,位于加固槽中的部分上设置有与拨片配合卡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绕线筒安装在线轴柱上时,工作人员先将上盖掀起,并且将上盖推住,防止上盖在扭簧的作用下在未安装绕线筒时就将上盖扭到与线轴柱配合的位置处,然后工作人员将绕线筒套设在线轴柱上,工作人员再将上盖松开,上盖在扭簧的作用下上线轴柱的方向运动,在上盖与线轴柱上的弧形块接触时,弧形块先与拨片接触,拨片对弧形块插接在连接孔中的过程进行阻挡,此时,工作人员对拨片进行拨动,让拨片进行弯曲变形,从而失去对弧形块的阻挡,让弧形块与连接孔配合插接在一起,工作人员再松开对拨片的限制,让拨片在弹性形变的情况下回到原位,并且嵌入卡槽中与卡槽卡接。在卡槽与拨片的卡接配合下,上盖与线轴柱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让上盖对绕线筒的下压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拨片为由金属制成的拨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片的弹性形变能力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加固槽中设置有对拨片进行顶紧的顶紧弹簧,顶紧弹簧设置在拨片与弧形块上的卡槽接触时,拨片背离卡槽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对拨片进行拨动时,拨片受到顶紧弹簧的推动,在工作人员松开手后,拨片能更快、更方便的与卡槽配合。而且在顶紧弹簧的顶紧下,拨片与卡槽的配合更为紧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拨片与卡槽接触的面设置为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松开对上盖的推动后,上盖在扭簧的作用下向线轴柱的方向运动,弧形块在插入连接孔中时,先与拨片接触,由于拨片与卡槽接触的面为弧面,在拨片与弧形块接触时,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弧形块将拨片向设置顶紧弹簧的一侧挤开,使得弧形块可以插如连接孔中,从而让上盖将绕线筒压住,工作人员的安装工作更为方便和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将上盖分为上分盖和下分盖两部分,上分盖和下分盖之间分离设置,而且上分盖和下分盖将加固槽分为两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拨片或者顶紧弹簧发生变形失效时,工作人员将上分盖从下分盖上取下,使得上分盖和下分盖发生分离,将拨片和顶紧弹簧直接露出,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出现损伤的拨片或者顶紧弹簧进行更换,从而让工作人员更方便进行拨片或者顶紧弹簧的更换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分盖和下分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将上分盖和下分盖进行分离,也使得上分盖与下分盖之间在未分离时连接的更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扭簧,让上盖对绕线筒有更好的压紧效果;2、通过设置拨片和卡槽,使得上盖与线轴柱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3、通过将上盖设置为可以分离的,使得工作人员方便对拨片或者顶紧弹簧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锭子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锭子未安装绕线筒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绕线筒未缠线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上盖上设置缓冲弹簧和缓冲垫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缓冲垫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上盖上设置拨片和加固槽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卡槽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上盖去除上分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绕线筒;3、线轴柱;4、弧形块;5、锭子架;6、第一穿线孔;7、第二穿线孔;8、拉紧组件;9、上盖;901、上分盖;902、下分盖;1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将线丝的绕线筒(2)连接在锭子上且与绕线筒(2)穿设连接在一起的线轴柱(3)、设置在线轴柱(3)远离底座(1)一侧的弧形块(4)、设置在底座(1)上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锭子架(5)、设置在底座(1)上的拉紧组件(8)以及设置在锭子架(5)远离底座(1)一侧的上盖(9);锭子架(5)上设置有供线丝穿过的第一穿线孔(6)和第二穿线孔(7);上盖(9)与锭子架(5)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在上盖(9)上设置有连接孔(10),连接孔(10)的孔径大于线轴柱(3)上设置的弧形块(4)的大小,而且上盖(9)转动的方向设置为与线轴柱(3)的位置对齐;其特征在于:在上盖(9)与锭子架(5)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11),在弧形块(4)插入上盖(9)上的连接孔(10)中时,扭簧(11)处于平衡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将线丝的绕线筒(2)连接在锭子上且与绕线筒(2)穿设连接在一起的线轴柱(3)、设置在线轴柱(3)远离底座(1)一侧的弧形块(4)、设置在底座(1)上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锭子架(5)、设置在底座(1)上的拉紧组件(8)以及设置在锭子架(5)远离底座(1)一侧的上盖(9);锭子架(5)上设置有供线丝穿过的第一穿线孔(6)和第二穿线孔(7);上盖(9)与锭子架(5)之间的连接为铰接,在上盖(9)上设置有连接孔(10),连接孔(10)的孔径大于线轴柱(3)上设置的弧形块(4)的大小,而且上盖(9)转动的方向设置为与线轴柱(3)的位置对齐;其特征在于:在上盖(9)与锭子架(5)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11),在弧形块(4)插入上盖(9)上的连接孔(10)中时,扭簧(11)处于平衡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其特征在于:在上盖(9)与绕线筒(2)接触的面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其特征在于:缓冲弹簧(12)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垫(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其特征在于:缓冲垫(13)整体呈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牢固安装绕线筒的锭子,其特征在于:在上盖(9)上开设有加固槽(14),在上盖(9)将绕线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剑平赵国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香海织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