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P 3D 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574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DLP 3D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一种DLP 3D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料槽、储液罐和输料管,料槽和储液罐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储液罐通过输料管与料槽连通,储液罐通过输料管将液态树脂材料传输到料槽中,还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第二液位感应器和控制器,在输料管上设有电控阀,电控阀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设置在料槽底部的上方,第二液位感应器设在第一液位感应器的上方,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和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不同位置的液位感应器感应到料槽中液态树脂的液位信号反馈实现储液罐的自动注料控制,在打印过程中,可自动维护料槽中的原料量,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LP3D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DLP3D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
技术介绍
数字光处理(DLP)三维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DLP技术,光源采用投影仪成像,光源逐层固化液态光敏树脂,打印出分辨率较高的三维物体,其分辨率超出典型的熔融沉积制造(FDM)类型的3D打印机。DLP3D打印机主要有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打印机框架、投影仪光源、打印平台以及光敏树脂槽。打印平台在光敏树脂槽内能够上下运动,而光敏树脂槽内装有光敏树脂。软件部分产生的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后,通过投影仪光源投影到光敏树脂槽的底部,这样光敏树脂槽内与光接触的光敏树脂瞬间聚合成固体,而未与光接触的光敏树脂则保持液态,这样就在打印平台与光敏树脂槽相对的平面上逐层生成三维物体。在打印过程中,除了打印体本身消耗一部分树脂外,还额外需要在原料槽底部保持一定厚度的液态树脂,以保证后续的打印。通常在注料时为手动注料,由于打印体的不规则性,难以对于每次打印使用的树脂量进行预估,通常都是将树脂加至最大容量,打印完成后再回收或直接丢弃,这势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以及打印机维护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技术提供一种DLP3D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料槽、储液罐和输料管,所述料槽和储液罐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储液罐通过输料管与料槽连通,所述储液罐通过输料管将液态树脂材料传输到料槽中,还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第二液位感应器和控制器,在输料管上设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设置在料槽底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设在第一液位感应器的上方,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底部略上方位置;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的上端位置;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相对设置在料槽的外侧,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相对设置在料槽的外侧;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储液罐固定支架、所述垂直移动打印基座和料槽固定支架,所述储液罐固定支架和垂直移动打印基座均设置在料槽固定支架的上方,所述储液罐固定支架设置在垂直移动打印基座的上方,所述料槽固定在料槽固定架上,所述储液罐固定在储液罐固定支架上;所述储液罐固定支架、垂直移动打印基座和料槽固定支架均平行设置。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为红外光电液位感应器。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电控阀采用电动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感应到料槽中液态树脂的液位信号,并将该液位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相应的情况控制电控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储液罐的自动注料控制。本技术可以在打印过程中,自动维护料槽中的原料量,杜绝手动操作带来的不便,减少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支架;11.储液罐固定支架;12.垂直移动打印基座;13.料槽固定支架;14.打印平台;2.料槽;21.离型膜;3.储液罐;31.输料管;32.电控阀;41.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42.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43.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44.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5.控制器;6.光机;7.棱镜。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包括固定支架1、料槽2、储液罐3、第一液位感应器、第二液位感应器和控制器5,其中,料槽2和储液罐3均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储液罐3通过输料管31与料槽2连通,储液罐3通过输料管31将液态树脂材料传输到料槽2中,在输料管31上设有电控阀32,电控阀32与控制器5连接,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设置在料槽2底部的上方,第二液位感应器设在第一液位感应器的上方,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和控制器5连接。固定支架1包括储液罐固定支架11、垂直移动打印基座12和料槽固定支架13,储液罐固定支架11和垂直移动打印基座12均设置在料槽固定支架13的上方,储液罐固定支架11设置在垂直移动打印基座12的上方,储液罐固定支架11、垂直移动打印基座12和料槽固定支架13均平行设置,料槽2固定在料槽2固定架上,储液罐3固定在储液罐固定支架11上,垂直移动打印基座12的打印平台14对应设置在料槽2上方,打印平台14用于可伸入到料槽2底部,打印时,光机6发射的紫外光通过棱镜7反射到料槽2底部的离型膜21上,紫外光透过离型膜21照射到料槽2底部离型膜21上方的液态光敏树脂上,使其固化为一层模型层,通过打印一层层的模型层从而得到整个打印模型。第一液位感应器用于检测料槽中液态树脂量过少的状态,第二液位感应器用于检测及控制料槽中液态树脂量加满的状态。由于需要在原料槽2底部保持一定厚度的液态树脂,以保证后续的打印,因此,第一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底部略上方位置,第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的上端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为红外光电液位感应器,第一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41和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42,第二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43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44,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41和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42相对设置在料槽2的外侧,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43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44相对设置在料槽2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2离底部3mm处,第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2离底部10mm处。电控阀32为输料管31的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储液罐3输料,当电控阀32开启时,输料管31导通,储液罐3中的液态树脂可传输到料槽中;当电控阀32关闭时,输料管31处于关闭状态,储液罐3停止传输液态树脂到料槽中。本实施例中,电控阀32采用电动蝶阀。控制器5包括单片机,电控阀32、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与单片机连接,当第一液位感应器或第二液位感应器感应到相应的料槽中的液面位置,则会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则会相应的控制电控阀32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储液罐3的自动注料。在DLP3D打印机打印之前,需要对料槽2注料,由于料槽2中液态树脂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感应器的光路高度,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的接收器均能正常感应到对应发射器的光线,此时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处于光路导通状态,表明原料量过少,为保证打印顺利进行,控制器5开启储液罐3下方的电动蝶阀,储液罐3中的液态树脂通过输料管31传输到料槽2中;当料槽2中液态树脂的液位高于第一液位感应器的光路高度,但低于第二液位感应器的光路高度时,第一液位感应器的接收器由于液体的阻挡,无法正常感应光线,但第二液位感应器正常导通,此时储液罐3中的液态树脂继续通过输料管31传输到料槽2中;当料槽2中液态树脂的液位高于第二液位感应器的光路高度时,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的接收器均无法感应到对应发射器的光线,说明液位已超过指定容量,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打印,此时控制器5关闭电动蝶阀,储液罐3停止注料。在打印过程中,当液位较少并低于第一液位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LP 3D 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料槽、储液罐和输料管,所述料槽和储液罐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储液罐通过输料管与料槽连通,所述储液罐通过输料管将液态树脂材料传输到料槽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第二液位感应器和控制器,在输料管上设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设置在料槽底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设在第一液位感应器的上方,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底部略上方位置;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的上端位置;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相对设置在料槽的外侧,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相对设置在料槽的外侧;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储液罐固定支架、所述垂直移动打印基座和料槽固定支架,所述储液罐固定支架和垂直移动打印基座均设置在料槽固定支架的上方,所述储液罐固定支架设置在垂直移动打印基座的上方,所述料槽固定在料槽固定架上,所述储液罐固定在储液罐固定支架上;所述储液罐固定支架、垂直移动打印基座和料槽固定支架均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LP3D打印机的自动注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料槽、储液罐和输料管,所述料槽和储液罐均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储液罐通过输料管与料槽连通,所述储液罐通过输料管将液态树脂材料传输到料槽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第二液位感应器和控制器,在输料管上设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设置在料槽底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设在第一液位感应器的上方,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底部略上方位置;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料槽的上端位置;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一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一液位感应器接收器,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包括第二液位感应器发射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接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枫李果中王前方曹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