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丝光后保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92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丝光后保湿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后板、万向轮、挂纱棒、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喷雾组件;喷雾组件包括支架、气缸、牵引杆、摆动管、销钉、喷头、软管和托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绞纱长时间的均匀保湿效果,防止出现风干的现象,且保证了绞纱上碱液浓度的一致性,防止染色时出现绞差或者绞花现象;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易,适合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丝光后保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丝光后保湿装置。
技术介绍
绞纱从丝光机中进行丝光并取出后,仍然带有较高浓度的碱液,又由于丝光过程是间歇式的加工过程,丝光后的绞纱要放置一定时间,待积累到所需要的生产量后才能一次性转移到下道工序,丝光后的绞纱在等待过程中的必须保持湿润,以防止绞纱中的纱线被风干、出现碱斑,进而导致染色不均匀和光泽暗淡。为了防止纱线被风干,通常的做法有:1.将丝光好的纱线,堆放在水车中,工人不定期用水管对水车里的丝光纱线浇水;这种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质量很难保证;另外,浇水时,水管在丝光纱线表面直接冲,会造成冲到水的地方碱液浓度降低,冲不到的地方碱液浓度高,而且冲不到的地方纱线就容易被风干;2.将丝光后的纱线浸泡在水车里,通过隔绝空气的方式,防止风干;位于底部的纱线完全浸在水里,位于最上方的部分纱线很容易暴露在空气中,另外,底部的纱线虽放置在水中,但被上层纱线压紧,使得水很难进入纱线内部,导致与水直接接触的纱线表面碱液被冲淡,而绞纱内部的纱线碱液浓度仍旧较高,这样就导致绞与绞之间,或者同一绞纱的不同部位的碱液浓度不同,染色时就会出现绞差或者绞花;上述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丝光后保湿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后板、万向轮、挂纱棒、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平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后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竖直分布的后板,所述后板的下侧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底板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均固定有一个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还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每个所述侧板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且横向分布的第一凹槽和一个相互对称且横向分布的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六个等间距且平行分布的挂纱棒,每个所述挂纱棒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板组合,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组合均包括两个竖直分布的第一限位板,每个所述第一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丝光后保湿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后板、万向轮、挂纱棒、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平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后侧侧面之间固定有竖直分布的后板,所述后板的下侧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底板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均固定有一个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还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每个所述侧板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且横向分布的第一凹槽和一个相互对称且横向分布的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六个等间距且平行分布的挂纱棒,每个所述挂纱棒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板组合,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组合均包括两个竖直分布的第一限位板,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侧均固定在第一凹槽的下侧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也设置有五个等间距且平行分布的挂纱棒,每个所述挂纱棒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板组合,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组合均包括两个竖直分布的第二限位板,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下侧均固定在第二凹槽的下侧内壁上,位于两个之间的六个所述挂纱棒与位于两个第二凹槽之间的五个挂纱棒相互间隔分布;每个所述侧板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喷雾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丝光后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