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复合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91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复合纤维,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芯、中间芯和外芯,中间芯为竹纤维,中间芯的截面为环形,中间芯的内缘周向均布若干内凹槽,中间芯的外缘周向均布若干外凹槽,内凹槽和外凹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凹槽和外凹槽均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开口处,内芯为棉纤维,内芯的截面为圆形,内芯外缘周向均布若干与内凹槽插接配合的外凸起,外凸起的截面为圆形,外凸起的直径长度大于内凹槽的上底的长度,外芯为丝纤维,外芯的截面为环形,外芯的内缘周向均布若干与外凹槽插接配合的内凸起,内凸起截面为圆形,内凸起的直径长度大于外凹槽的上底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透气性,结合性,舒适性,保健性和吸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复合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
,尤其是一种再生复合纤维。
技术介绍
目前的纤维品种单一,功能单一,难以发挥其全部优点,即使有几种纤维复合在一起,结构也不够合理,在抗菌性,透气性,结合性,舒适性上还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透气性,结合性,舒适性,保健性和吸湿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复合纤维,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芯、中间芯和外芯,所述中间芯为竹纤维,中间芯的截面为环形,中间芯的内缘周向均布若干内凹槽,中间芯的外缘周向均布若干外凹槽,所述内凹槽和外凹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凹槽和外凹槽均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开口处,所述内芯为棉纤维,内芯的截面为圆形,内芯外缘周向均布若干与内凹槽插接配合的外凸起,所述外凸起的截面为圆形,外凸起的直径长度大于内凹槽的上底的长度,所述外芯为丝纤维,外芯的截面为环形,外芯的内缘周向均布若干与外凹槽插接配合的内凸起,所述内凸起截面为圆形,内凸起的直径长度大于外凹槽的上底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芯和中间芯之间通过外凸起与内凹槽插接配合,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芯(2)、中间芯(1)和外芯(3),所述中间芯(1)为竹纤维,中间芯(1)的截面为环形,中间芯(1)的内缘周向均布若干内凹槽(11),中间芯(1)的外缘周向均布若干外凹槽(12),所述内凹槽(11)和外凹槽(12)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凹槽(11)和外凹槽(12)均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开口处,所述内芯(2)为棉纤维,内芯(2)的截面为圆形,内芯(2)外缘周向均布若干与内凹槽(11)插接配合的外凸起(21),所述外凸起(21)的截面为圆形,外凸起(21)的直径长度大于内凹槽(11)的上底的长度,所述外芯(3)为丝纤维,外芯(3)的截面为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芯(2)、中间芯(1)和外芯(3),所述中间芯(1)为竹纤维,中间芯(1)的截面为环形,中间芯(1)的内缘周向均布若干内凹槽(11),中间芯(1)的外缘周向均布若干外凹槽(12),所述内凹槽(11)和外凹槽(12)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内凹槽(11)和外凹槽(12)均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开口处,所述内芯(2)为棉纤维,内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锦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