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处理井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89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处理井式炉,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对刀具进行蒸汽处理的工序繁多、能耗高的问题。本蒸汽处理井式炉,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内的炉罐和用于对炉罐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炉体的上部穿设有外端与外部蒸汽源连接的蒸汽管,炉罐的顶部设有炉盖,炉罐的底部设有与炉罐连通的沉淀斗,蒸汽管的内端与该沉淀斗连通,沉淀斗内填充有水过滤层。该处的水过滤层可有效去除蒸汽中凝结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工序少、能耗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处理井式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蒸汽处理井式炉。
技术介绍
蒸汽处理就是让刀具在饱和的热蒸汽气氛中加热氧化,表面生成一层均匀坚实多孔的蓝色四氧化三铁,能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刀具防锈抗蚀能力。通常蒸汽处理工艺对蒸汽的要求很高,对锅炉送出的蒸汽在通入蒸汽处理井式炉内不能凝结成水,否则刀具表面四氧化三铁薄膜会存在种种缺陷。现有技术中,为避免缺陷产生需增加一台蒸汽加热炉,将锅炉送出的蒸汽通过蒸汽加热炉将蒸汽加热至500℃左右,然后再将过热处理蒸汽通入蒸汽处理井式炉内。整个工艺过程繁多,先通过燃油锅炉产生蒸汽,随后经过输送蒸汽管道,由蒸汽加热炉对蒸汽加热,最后到蒸汽处理井式炉,存在设备多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耗低的蒸汽处理井式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蒸汽处理井式炉,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内的炉罐和用于对炉罐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所述炉体的上部穿设有外端与外部蒸汽源连接的蒸汽管,所述炉罐的顶部设有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罐的底部设有与炉罐连通的沉淀斗,上述蒸汽管的内端与该沉淀斗连通,所述的沉淀斗内填充有水过滤层。该处的水过滤层可有效去除蒸汽中凝结的水。在上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中,所述的加热结构包括若干均匀分布在炉体内侧壁上的电阻带,所述的炉罐与电阻带之间设有用于将蒸汽预热的预热结构,上述蒸汽管的内端与所述的预热结构连通,所述的沉淀斗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的预热结构连通。在上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中,所述的预热结构包括至少两条与炉罐的轴线平行的直管,至少两条所述的直管均匀分布,且所述直管的上端分别与蒸汽管连通,其下端分别与连接管连通。通过设置两条直管,可最大限度的吸取电阻带发出的热量,能有效对蒸汽进行预热。在上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中,所述炉罐的上部套设有环管一,炉罐的下部套设有环管二,上述的蒸汽管与环管一连通,上述的连接管与环管二连通,若干所述直管的上端与环管一连通,其下端与环管二连通,且若干所述的直管沿环管一周向分布。在上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中,所述的直管为2-30个。在上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中,所述的直管为22个。在上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中,所述的炉盖上设有针型滴管。若将针型滴管打开时,蒸汽管封闭。将炉体上的电子带打开对炉罐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550℃时保持加热两小时,通过针型滴管往炉罐内加入适量水,1小时候自然冷却,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不需要蒸汽,整个工艺过程简化,刀具表层四氧化三铁薄膜完全达到技术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蒸汽处理井式炉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蒸汽对刀具进行处理时,可对蒸汽进行预热,预热时减少蒸汽中的水,同时设置有水过滤层,进一步将水过滤,保证处理要求;若采用针型滴管工作时,则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不需要蒸汽,整个工艺过程简化,刀具表层四氧化三铁薄膜完全达到技术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炉罐;21、沉淀斗;3、蒸汽管;4、炉盖;5、水过滤层;6、电阻带;7、连接管;8、直管;91、环管一;92、环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蒸汽处理井式炉,包括炉体1、设于炉体1内的炉罐2和用于对炉罐2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炉体1的上部穿设有外端与外部蒸汽源连接的蒸汽管3,炉罐2的顶部设有炉盖4。炉罐2的底部设有与炉罐2连通的沉淀斗21,蒸汽管3的内端与该沉淀斗21连通,沉淀斗21内填充有水过滤层5,该处的水过滤层5可有效去除蒸汽中凝结的水。如图1所示,加热结构包括若干均匀分布在炉体1内侧壁上的电阻带6,炉罐2与电阻带6之间设有用于将蒸汽预热的预热结构,蒸汽管3的内端与预热结构连通,沉淀斗21通过一连接管7与所述的预热结构连通。如图1所示,预热结构包括至少两条与炉罐2的轴线平行的直管8,至少两条直管8均匀分布,且直管8的上端分别与蒸汽管3连通,其下端分别与连接管7连通。通过设置两条直管8,可最大限度的吸取电阻带6发出的热量,能有效对蒸汽进行预热。如图1所示,炉罐2的上部套设有环管一91,炉罐2的下部套设有环管二92,蒸汽管3与环管一91连通,连接管7与环管二92连通,若干直管8的上端与环管一91连通,其下端与环管二92连通,且若干直管8沿环管一91周向分布。本实施例中,直管8为22个。本实施例中,在炉盖4上设有针型滴管。若将针型滴管打开时,蒸汽管3封闭。将炉体1上的电子带打开对炉罐2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550℃时保持加热两小时,通过针型滴管往炉罐2内加入适量水,1小时候自然冷却,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不需要蒸汽,整个工艺过程简化,刀具表层四氧化三铁薄膜完全达到技术要求。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处理井式炉,包括炉体(1)、设于炉体(1)内的炉罐(2)和用于对炉罐(2)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所述炉体(1)的上部穿设有外端与外部蒸汽源连接的蒸汽管(3),所述炉罐(2)的顶部设有炉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罐(2)的底部设有与炉罐(2)连通的沉淀斗(21),上述蒸汽管(3)的内端与该沉淀斗(21)连通,所述的沉淀斗(21)内填充有水过滤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处理井式炉,包括炉体(1)、设于炉体(1)内的炉罐(2)和用于对炉罐(2)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所述炉体(1)的上部穿设有外端与外部蒸汽源连接的蒸汽管(3),所述炉罐(2)的顶部设有炉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罐(2)的底部设有与炉罐(2)连通的沉淀斗(21),上述蒸汽管(3)的内端与该沉淀斗(21)连通,所述的沉淀斗(21)内填充有水过滤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结构包括若干均匀分布在炉体(1)内侧壁上的电阻带(6),所述的炉罐(2)与电阻带(6)之间设有用于将蒸汽预热的预热结构,上述蒸汽管(3)的内端与所述的预热结构连通,所述的沉淀斗(21)通过一连接管(7)与所述的预热结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处理井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结构包括至少两条与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芬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雪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