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丽岩专利>正文

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88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头罩和微电流装置,头罩上设有一平直面,平直面上固定有一夹持装置,微电流装置包括微电流壳体和导线机构,平直面一表面固定有一组第一限位板和一组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一组第一贯通孔,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一组第二贯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头罩内安装远红外电磁板,通过在头罩顶部固定微电流治疗仪,能够实现远红外治疗和微电流治疗双重治疗,通过设有夹持装置便于安装和拆除微电流外壳,解决了现有的安神康复治疗仪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通过设有导线机构,解决了由于睡觉使用微电流治疗时导致导线缠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
技术介绍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现在治疗安神康复的仪器普遍使用安神枕或微电流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然而使用安神枕在睡觉时使用且睡觉翻身时容易脱落,造成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且利用微电流治疗仪导线容易缠绕且过长容易拽掉发射夹,不便于使用者进行睡眠,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通过在头罩内安装远红外电磁板,通过在头罩顶部固定微电流治疗仪,能够实现远红外治疗和微电流治疗双重治疗,通过设有夹持装置便于安装和拆除微电流外壳,解决了现有的安神康复治疗仪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通过设有导线机构,解决了由于睡觉使用微电流治疗时导致导线缠绕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包括头罩和微电流装置,所述头罩上设有一平直面,所述平直面上固定有一夹持装置,所述微电流装置包括微电流壳体和导线机构;所述平直面一表面固定有一组第一限位板和一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一组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一组第二贯通孔;所述微电流壳体周侧面通过粘接剂固定有一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一相对侧均开设有一组限位孔,限位孔与第二贯通孔位置上相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表面固定有一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和第二贯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另一表面固定有一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第一贯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块和第一限位板之间固定有一组弹簧,所述弹簧环绕设置在滑动杆外表面,弹簧受到压力产生弹力进行夹持;所述导线机构包括伸缩线盘,所述头罩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孔,所述环形孔一内壁固定有一磁性板,所述伸缩线盘一表面固定有一铁片,所述伸缩线盘上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一端固定有输出夹,所述导线另一端固定有一连接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一矩形槽口,所述滑动块一表面固定有一拉板,所述拉板与矩形槽口滑动配合,所述拉板上开设有一手持孔。进一步地,所述头罩一相对侧均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一内壁固定有一组卡板,所述卡板一表面开设有一弧形槽口,所述卡板一表面固定有一凸起,所述凹槽一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线夹,通过夹线架和卡板夹住导线,避免导线的缠绕。进一步地,所述头罩一侧面固定有一组魔术贴毛面,所述头罩另一侧面固定有一组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位置上相对,所述头罩、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上开设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微电流壳体上设有一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外部固定有一螺纹套,所述连接头一端固定有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螺纹配合,通过螺纹杆和螺纹套的配合将导线一端固定在连接孔上。进一步地,所述头罩内部固定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内设有远红外电磁板,远红外电磁板进行电磁治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向外侧拉动拉板带动滑动块向第一限位板移动,移动时滑动杆沿着第一贯通孔滑动,限位杆沿着第二贯通孔滑动直到限位杆脱离限位孔,将固定有微电流壳体的固定壳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板之间,松开拉板,弹簧的弹力带动滑动块回复初始位置将固定壳固定在两个第二限位板之间,便于安装和拆除微电流外壳,能够拆除微电流外壳便于使用者携带,且能够实现远红外治疗和微电流治疗双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2、本技术通过将螺纹杆转动在螺纹套上,将连接头固定在微电流壳体上,通过磁性板和铁片将伸缩线盘固定在环形孔内,将带有输出夹一端的导线插入卡板中,通过凸起将导线卡在两卡板之间,并利用夹线夹将导线固定在头罩上,并将输出夹夹在耳朵上,便于固定导线,且能够固定导线两头,避免了由于睡觉使用微电流治疗时导致导线缠绕或杂乱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导线两头分别脱离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头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微电流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导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头罩,2-夹持装置,3-微电流壳体,4-导线机构,101-平直面,102-第一限位板,103-第二限位板,104-第一贯通孔,105-第二贯通孔,106-环形孔,107-磁性板,108-矩形槽口,109-凹槽,110-卡板,111-弧形槽口,112-凸起,113-夹线夹,114-魔术贴毛面,115-魔术贴勾面,201-滑动块,202-限位杆,203-滑动杆,204-弹簧,205-拉板,206-手持孔,301-固定壳,302-限位孔,303-螺纹套,401-伸缩线盘,402-铁片,403-导线,404-输出夹,405-连接头,406-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包括头罩1和微电流装置,头罩1上设有一平直面101,平直面101上固定有一夹持装置2,微电流装置包括微电流壳体3和导线机构4;平直面101一表面固定有一组第一限位板102和一组第二限位板103,第一限位板102上开设有一组第一贯通孔104,第二限位板103上开设有一组第二贯通孔105;微电流壳体3周侧面通过粘接剂固定有一固定壳301,固定壳301一相对侧均开设有一组限位孔302,限位孔302与第二贯通孔105位置上相对;夹持装置2包括滑动块201,滑动块201一表面固定有一组限位杆202,限位杆202与限位孔302和第二贯通孔105间隙配合,滑动块201另一表面固定有一组滑动杆203,滑动杆203与第一贯通孔104滑动配合,滑动块201和第一限位板102之间固定有一组弹簧204,弹簧204环绕设置在滑动杆203外表面,弹簧204受到压力产生弹力进行夹持;导线机构4包括伸缩线盘401,头罩1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孔106,环形孔106一内壁固定有一磁性板107,伸缩线盘401一表面固定有一铁片402,伸缩线盘401上设有导线403,导线403一端固定有输出夹404,导线403另一端固定有一连接头405。其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限位板102上开设有一矩形槽口108,滑动块201一表面固定有一拉板205,拉板205与矩形槽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包括头罩(1)和微电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1)上设有一平直面(101),所述平直面(101)上固定有一夹持装置(2),所述微电流装置包括微电流壳体(3)和导线机构(4);所述平直面(101)一表面固定有一组第一限位板(102)和一组第二限位板(103),所述第一限位板(102)上开设有一组第一贯通孔(104),所述第二限位板(103)上开设有一组第二贯通孔(105);所述微电流壳体(3)周侧面通过粘接剂固定有一固定壳(301),所述固定壳(301)一相对侧均开设有一组限位孔(302);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滑动块(201),所述滑动块(201)一表面固定有一组限位杆(202),所述限位杆(202)与限位孔(302)和第二贯通孔(105)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201)另一表面固定有一组滑动杆(203),所述滑动杆(203)与第一贯通孔(104)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块(201)和第一限位板(102)之间固定有一组弹簧(204),所述弹簧(204)环绕设置在滑动杆(203)外表面;所述导线机构(4)包括伸缩线盘(401),所述头罩(1)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孔(106),所述环形孔(106)一内壁固定有一磁性板(107),所述伸缩线盘(401)一表面固定有一铁片(402),所述伸缩线盘(401)上设有导线(403),所述导线(403)一端固定有输出夹(404),所述导线(403)另一端固定有一连接头(4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的安神康复治疗仪,包括头罩(1)和微电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1)上设有一平直面(101),所述平直面(101)上固定有一夹持装置(2),所述微电流装置包括微电流壳体(3)和导线机构(4);所述平直面(101)一表面固定有一组第一限位板(102)和一组第二限位板(103),所述第一限位板(102)上开设有一组第一贯通孔(104),所述第二限位板(103)上开设有一组第二贯通孔(105);所述微电流壳体(3)周侧面通过粘接剂固定有一固定壳(301),所述固定壳(301)一相对侧均开设有一组限位孔(302);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滑动块(201),所述滑动块(201)一表面固定有一组限位杆(202),所述限位杆(202)与限位孔(302)和第二贯通孔(105)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201)另一表面固定有一组滑动杆(203),所述滑动杆(203)与第一贯通孔(104)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块(201)和第一限位板(102)之间固定有一组弹簧(204),所述弹簧(204)环绕设置在滑动杆(203)外表面;所述导线机构(4)包括伸缩线盘(401),所述头罩(1)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孔(106),所述环形孔(106)一内壁固定有一磁性板(107),所述伸缩线盘(401)一表面固定有一铁片(402),所述伸缩线盘(401)上设有导线(403),所述导线(403)一端固定有输出夹(404),所述导线(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岩石磊李凌雁张颖任群刘兆熙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