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4482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煤矸石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15~20份,助剂1~2份,硫磺0.84~1.68份,它还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测试;S2:原料破碎;S3:配料;S4:混合;S5:成型;S6:热活化;S7:淬冷;S8:烘干;S9:粉碎,10:后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碱性土壤改良剂,使得煤矸石变废为宝,且粉料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介孔和微孔,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在土壤中生物催化作用下硫磺转化硫酸,并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中和碱性土壤,修复土壤的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
,特别是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矸石是在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工业废弃物,包含多种矿物成分。其中,高岭土和石英的含量约占50%以上,还可能含有伊利石、绿泥石、白云母、长石、黄铁矿、菱铁矿、赤铁矿、方解石等其它晶相矿物。其中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白云母、长石等同属于铝质黏土类矿物,均体现良好的吸附性能。煤矸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AL2O3、SiO2、CaO、MgO、Fe2O3、K2O和Na2O等。煤层地质年代和地区不同,这些化学成分含量有很大波动。然而,在我国,煤炭企业堆存的煤矸石已达50亿t,排放量以不少于每年3亿t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前,我国煤矸石每年的排放量将不少于7亿t。常年堆存的煤矸石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还会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矿区的地下水质,破坏景观等。攀煤集团、芙蓉集团等矸石已经无地可堆的地步。煤矸石的传统处理方法都是用来制砖、发电或者修路,而某些地区的的煤矸石热值比较低,不适宜于发电,如:四川,因此,煤矸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煤矿的正常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煤矸石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15~20份,助剂1~2份、硫磺0.84~1.68份。进一步的,所述助剂为碱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盐;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测试,对煤矸石原料、石灰石或磷石膏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相分析,得到煤矸石、石灰石或磷石膏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S2:原料破碎,将原料通过破碎机破碎,得到粉料;S3:配料,根据S1步骤中的煤矸石进行配料,其中,煤矸石的重量份为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15~20份,助剂1~2份;S4:混合,将S3步骤中配好的料放入搅拌装置中,得到混合料;S5:成型,将混合料通过成型机压制成型;S6:热活化,对S5中成型的混合料进行加热,并使其活化;S7:淬冷,将S6中活化完成的混合料通过水雾淬冷的方式进行淬冷;S8:烘干,将S7中淬冷后的混合料进行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料;S9:粉碎,将S8中烘干的混合料进行破碎,得到粉料;S10:后混合,按照每50份孰料,投入1~2份硫磺的比列投入到混料机中,将硫磺和熟料混合均匀,得到成品。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的包括以下步骤,S21:粗碎,将原料通过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破,得到颗粒状原料;S22:精磨,将S21中的颗粒状原料通过球磨机进行粉磨,得到粉料。进一步的,所述S22中球磨机精磨后的粉料的粒度为160~250目。进一步的,所述S3步骤中的助剂为碱金属盐。进一步的,所述S5步骤中,成型机将混合料压制成方形。进一步的,所述S6步骤中所采用的加热设备为隧道窑、回转窑、室式窑、梭式窑、台车窑和微波窑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S6步骤中,加热时,升温速度为3~30℃/min,保温温度:800~1300℃,保温时间1~4h。进一步的,所述S7步骤中,淬冷后的多余废水进行回收,并将该废水用作S5步骤中的成型工艺用水。进一步的,所述S8中的烘干温度为50~110摄氏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碱性土壤改良剂,采用煤矸石为主要生产原料,使得原材料成本降低,从而降低了碱性土壤改良剂的生产成本,而且使得煤矸石变废为宝,能解决现有煤矸石堆积过多的现状,并且整个制备过程环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且制备好的碱性土壤改良剂为粉料状,便于碱性土壤改良剂的包装、运输和使用。2、通过热活化,使得煤矸石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溢出,形成介孔和微孔,通过介孔和微孔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3、热活化后的粉料,变成无定型的活性材料,即将煤矸石中的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铁等活化,形成活性三氧化二铝、活性氧化钙、活性氧化铁,而硫磺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硫酸和硫化氢,从而中和碱性土壤,修复土壤的生态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煤矸石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15份,助剂1份优选的,硫磺0.84份,在本实施例中,助剂为碱金属氧化物活碱金属盐,其中碱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的一种的或多种,碱金属盐则为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的一种或多种。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测试,对煤矸石原料、石灰石或磷石膏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相分析,得到煤矸石、石灰石或磷石膏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S2:原料破碎,将原料通过破碎机破碎,得到粉料;进一步的,原料破碎分为两个步骤,即粗碎和精磨,先进行粗碎,将原料通过粗破设备进行粗破,优选的,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破,得到颗粒状原料,粗碎的主要目的是将大块状的煤矸石原料进行破碎,破碎成颗粒状的原料,从而使得煤矸石能够进入到精磨设备中进行精磨,其次,将颗粒状的原料送至精磨设备中去进行研磨,优选的精磨设备为球磨机,得到粉料,通常情况下,通过球磨机磨好的粉料即为所需粉料,即球磨机精磨后的粉料粒度为160目,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将球磨机磨好的粉料通过筛分机进行筛选,筛选出160目的粉料,然后大于160目的粉料,则再次进行球磨机进行研磨。S3:配料,根据S1步骤中的煤矸石进行配料,其中,煤矸石的重量份为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的重量份为15份,助剂的重量份为1份,助剂优选的选用碱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盐;S4:混合,将S3步骤中配好的料放入搅拌装置中,得到混合料,搅拌时,需要将配好的料进行充分混合;S5:成型,将混合料通过成型机压制成型,优选的,成型机将混合料压制成方形,如长方体,混合料为长方体后,便于混合料的运输,以及排放,特别是在加热设备中的放置;S6:热活化,对S5中成型的混合料进行加热,并使其活化,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加热设备为隧道窑,在加热时,其升温温度为3℃/min,达到保温温度80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1h;通过高温保温,能够充分保证粉料的热活化,通过热活化,使得粉料的晶包破坏,变成无定型的活性材料,并且煤矸石内的碳在高温煅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溢出,从而使得煤矸石内形成介孔和微孔,从而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通过介孔和微孔,水液从而可以储存在介孔和微孔内,增强土壤的保水性能,并且介孔和微孔还会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进一步的,在煅烧过程中,将煤矸石中的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铁等活化,形成活性三氧化二铝、活性氧化钙、活性氧化铁;进一步的,在煅烧过程中将钾长石中的钾活化成容易被植物吸收的钾,将混合料中的硅活化成易于植物吸收的硅。S7:淬冷,将S6中活化完成的混合料通过水雾淬冷的方式进行淬冷,水雾能够作用于整个混合料,使得混合料受冷均匀,从而提高淬冷效果,并且通过淬冷,使得活化后的粉料来不及变成稳定的晶包,从而能够使得S6中活化后的粉料保持活性,进一步的,通过水雾淬冷后,然后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煤矸石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15~20份,助剂1~2份、硫磺0.84~1.6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煤矸石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15~20份,助剂1~2份、硫磺0.84~1.6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碱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盐。3.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碱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测试,对煤矸石原料、石灰石或磷石膏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相分析,得到煤矸石、石灰石或磷石膏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S2:原料破碎,将原料通过破碎机破碎,得到粉料;S3:配料,根据S1步骤中的煤矸石进行配料,其中,煤矸石的重量份为20份,石灰石或磷石膏15~20份,助剂1~2份;S4:混合,将S3步骤中配好的料放入搅拌装置中,得到混合料;S5:成型,将混合料通过成型机压制成型;S6:热活化,对S5中成型的混合料进行加热,并使其活化;S7:淬冷,将S6中活化完成的混合料通过水雾淬冷的方式进行淬冷;S8:烘干,将S7中淬冷后的混合料进行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料;S9:二次粉碎,将S8中烘干的混合料进行破碎,得到孰料;S10:后混合,按照每50份孰料,投入1~2份硫磺的比列投入到混料机中,将硫磺和熟料混合均匀,得到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锋周建民毛锋李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三豫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