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4472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草炭、油菜粕粉、灭菌骨粉与蛋白胨、腐殖酸、黄腐酸钾混合均匀,加入EM菌群和枯草芽孢杆菌,得到待发酵物料;将质量浓度为0.4%的红糖水溶液均匀喷洒混入待发酵物料中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往发酵产物中加入氨基酸、骨制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水溶性磷酸一铵、硫酸铵以及尿素,得到混合产物;将混合产物粉碎后加入微量元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土壤改良肥料,该土壤改良肥料可用于改良修复枸杞土壤及防治根腐病。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良肥料能满足枸杞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基本需求,促进枸杞种植区土壤的良性发展,同时原料全水溶,适用于冲施和微滴灌,方便、节约、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改良肥料、该土壤改良肥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土壤改良肥料在改良修复土壤及防治根腐病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枸杞是我国重要的药食两用特种经济植物资源,已有上千年栽培历史,在北方多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产业化栽培,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宁夏枸杞,近年来,青海枸杞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已近60万亩。青海枸杞(多被称为“柴杞”)种植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德令哈、格尔木、乌兰等地区,产区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枸杞果品质、营养成分、功能活性物质的积累以及口感和外观均优于其他省份。受耕作、施肥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种植土壤的团粒结构极易遭到破坏,枸杞种植也不例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破坏了水、气和营养的良好供给,根系呼吸困难,弱化了枸杞抗逆性,导致病虫危害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枸杞产业发展。必须进行合理的土壤结构管理,来保持和恢复良好的土壤结构,常用方法包括增施有机肥、实行合理轮作、合理耕作和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等。枸杞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不管是从产生经济、药用价值还是生态环境价值方面考虑都无法通过实行轮作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健康餐桌等政策引导下,枸杞种植有机肥和农家肥的施用比例逐渐增加,然而,由于种植区生态脆弱、适宜生长期短、土壤贫瘠(以青海诺木洪土壤为例,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除速效磷为四级外其余指标均为六级),仅施用农家肥无法充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影响产量和品质,而施用有机肥再加入土壤改良产品增加农民人工、时间和经济成本,难以推广应用。另外,已有的土壤改良产品要么属于土壤或作物专用型,要么广泛适用,缺乏对枸杞种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对柴达木枸杞种植地区土壤实地采样、分析研究,选取养分最佳配比,并加入土壤改良成分和微量元素,满足枸杞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基本需求,促进枸杞种植区土壤的良性发展,同时原料全水溶,适用于冲施和微滴灌,方便、节约、高效。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壤改良肥料,该肥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骨粉15~20份,草炭10~15份,EM菌1~2份,腐殖酸4~7份,氨基酸1~2份,黄腐酸钾2~5份,蛋白胨1~3份,油菜饼粕3~6份,骨制磷酸氢钙4~6份,磷酸二氢钾4~10份,硫酸钾8~15份,水溶性磷酸一铵4~8份,硫酸铵5~10份,尿素10~20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微量元素1~5份。优选地,所述骨粉中钙含量≥22%、磷含量≥10%;所述草炭中有机质含量≥70%、腐殖酸含量≥50%;所述EM菌中有效活菌数≥1000亿/克;所述腐殖酸中干基含量≥50%、水分含量≤15%;所述氨基酸中氨基酸干基含量≥50%;所述黄腐酸钾中黄腐酸钾干基含量≥50%;所述蛋白胨中总氮含量≥14.5%、氨基酸态氮含量≥14.5%,且所述蛋白胨pH为4.5~7;所述油菜饼粕中有机质含量≥80%、蛋白质含量≥34%;所述骨制磷酸氢钙中Ca含量≥20%、有效P2O5含量≥22%。优选地,所述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性P2O5含量≥52%、K2O含量≥34%;所述硫酸钾中K2O含量≥50%;所述水溶性磷酸一铵中总N含量≥12%、水溶性P2O5含量≥60%;所述硫酸铵中以干基计氮含量≥21%;所述尿素中总N含量≥46%;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中有效活菌数≥1000亿/g、细度80目且水分含量≤10%。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包括按质量比为(0.1~0.5):(0.5~1):(0.1~0.5):(0.5~1)的铁元素、硼元素、锌元素、锰元素。优选地,所述铁元素的原料形式为硫酸亚铁或EDTA螯合亚铁;所述硼元素的原料形式为硼酸;所述锌元素的原料形式为硫酸锌或EDTA螯合锌;所述锰元素的原料形式为硫酸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上述土壤改良肥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0~15质量份草炭、3~6质量份油菜粕粉、15~20质量份灭菌骨粉与1~3质量份蛋白胨、4~7质量份腐殖酸、2~5质量份黄腐酸钾混合均匀,加入1~2质量份EM菌群和0.5~1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得到待发酵物料;(2)将质量浓度为0.4%的红糖水溶液均匀喷洒混入所述待发酵物料中,在15~25℃温度下发酵6~20d,冷风干燥使水分≤10%,得到发酵产物;其中,红糖水加入量为发酵物料重量的10%;(3)往所述发酵产物中加入1~2质量份氨基酸、4~6质量份骨制磷酸氢钙、4~10质量份磷酸二氢钾、8~15质量份硫酸钾、4~8质量份水溶性磷酸一铵、5~10质量份硫酸铵以及10~20质量份尿素,得到混合产物;将所述混合产物粉碎后加入1~5质量份微量元素和0.5~1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土壤改良肥料。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油菜粕粉的粒度为80~100目,所述骨粉的灭菌具体为:在4r/min滚筒翻转转速、600~700℃温度下灭菌15min。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发酵产物的发酵条件为:在25℃条件下发酵6~8d,或者在15℃条件下发酵15~20d。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产物粉碎粒度≤40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上述所述土壤改良肥料在土壤,尤其是枸杞种植土壤改良修复以及根腐病防治方面的应用。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肥料、该土壤改良肥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土壤改良肥料在改良修复土壤及防治根腐病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肥料在快速分解土壤化学残留、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基础上补充适量N、P、K等大量元素,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同时特别添加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补充土壤微量元素并促进作物吸收和转化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作物品质;同时,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肥料的制备过程中经过微生物发酵并添加有益菌,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营养元素快速释放和易于被作物吸收,一方面有利于抑制土壤有害菌并提高作物抗逆性,达到生物防治土传病害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土壤改良肥料,由于通过测土配方的方式来达到肥料养分最佳配比;并且通过添加土壤改良成分,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有效改善和修复因化肥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壤性状恶化和结构破坏;(2)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肥料能激活作物生理活性、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同时还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向良性发展;(3)本专利技术枸杞种植土壤改良肥料的制备原料易得,且可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4)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肥料具有全水溶特点,可以冲施或微滴灌,节约、高效,有利于促进枸杞种植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有效降低农户的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便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过程中,根据就地(青海)取材、降低成本的需要,骨粉选择牦牛骨粉,草炭选择为青海草炭,油菜饼粕选择为青海油菜饼粕。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肥料中所采用原料也可等效置换,但是优选应当满足以下条件:骨粉中钙含量≥22%、磷含量≥10%;草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骨粉15~20份,草炭10~15份,EM菌1~2份,腐殖酸4~7份,氨基酸1~2份,黄腐酸钾2~5份,蛋白胨1~3份,油菜饼粕3~6份,骨制磷酸氢钙4~6份,磷酸二氢钾4~10份,硫酸钾8~15份,水溶性磷酸一铵4~8份,硫酸铵5~10份,尿素10~20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微量元素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骨粉15~20份,草炭10~15份,EM菌1~2份,腐殖酸4~7份,氨基酸1~2份,黄腐酸钾2~5份,蛋白胨1~3份,油菜饼粕3~6份,骨制磷酸氢钙4~6份,磷酸二氢钾4~10份,硫酸钾8~15份,水溶性磷酸一铵4~8份,硫酸铵5~10份,尿素10~20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微量元素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粉中钙含量≥22%、磷含量≥10%;所述草炭中有机质含量≥70%、腐殖酸含量≥50%;所述EM菌中有效活菌数≥1000亿/克;所述腐殖酸中干基含量≥50%、水分含量≤15%;所述氨基酸中氨基酸干基含量≥50%;所述黄腐酸钾中黄腐酸钾干基含量≥50%;所述蛋白胨中总氮含量≥14.5%、氨基酸态氮含量≥14.5%,且所述蛋白胨pH为4.5~7;所述油菜饼粕中有机质含量≥80%、蛋白质含量≥34%;所述骨制磷酸氢钙中Ca含量≥20%、有效P2O5含量≥2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性P2O5含量≥52%、K2O含量≥34%;所述硫酸钾中K2O含量≥50%;所述水溶性磷酸一铵中总N含量≥12%、水溶性P2O5含量≥60%;所述硫酸铵中以干基计氮含量≥21%;所述尿素中总N含量≥46%;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中有效活菌数≥1000亿/g、细度80目且水分含量≤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包括按质量比为(0.1~0.5):(0.5~1):(0.1~0.5):(0.5~1)的铁元素、硼元素、锌元素、锰元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改良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元素的原料形式为硫酸亚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延春彭清青赵宗秀彭秉成张耀武杨永青李洪芳李娟萍袁志成王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湟中县海宁合资化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