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59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33
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对胫骨平台骨折对胫骨后侧血管神经进行保护。其技术方案是:保护板为长方形板,保护板的后端通过转轴与套筒的下端相连接,套筒的内孔中有螺纹,螺杆上有螺纹与套筒的内孔螺纹相匹配,螺杆的下部旋在套筒中,保护板的后部有连接板轴与连接板的下端相连接,连接板与套筒平行,连接板的上端与手柄的前端垂直连接,手柄水平放置,手柄的前部有圆孔,螺杆垂直穿过手柄的圆孔与手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胫骨平台复位手术中如何防止胫骨后侧血管神经受伤的难题,可以有效地保护胫骨后侧的腘动脉和胫神经,为顺利实施胫骨平台复位手术提供了有效地技术支持,具有非常实际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手术中用于对胫骨平台骨折对胫骨后侧血管神经进行保护的手术器械,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中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见遭受高能量损伤的中、青年人。由于骨折形态复杂多变,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目的是恢复关节面平整及下肢力线、坚强固定骨折块、避免出现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远期并发症。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关键步骤是对移位的骨折块进行复位,在复位过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常常需要大范围暴露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对于SchatzkerII及III型外侧骨折,有学者提出将外侧半月板前半部分切开以充分暴露关节面;对于合并外后侧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Pires提出将腓骨近端切除以方面复位后外侧骨折块。这些操作虽然能够为复位带来便利,但术中有伤及胫骨后侧神经血管可能,由此引起的腘动脉和胫神经损伤等风险大大提高。由于胫骨后侧神经血管位置隐蔽,在术中如何防止伤及成为困扰术者的难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亟待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这种保护器可以有效地保护胫骨后侧的腘动脉和胫神经,从而防止神经血管在手术过程中受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它包括保护板、套筒、螺杆、连接板、手柄,保护板为长方形板,保护板的后端通过转轴与套筒的下端相连接,套筒的上端开口,套筒的内孔中有螺纹,螺杆上有螺纹与套筒的内孔螺纹相匹配,螺杆的下部旋在套筒中,保护板的后部靠近套筒处有连接板轴与连接板的下端相连接,连接板与套筒平行,连接板的上端与手柄的前端垂直连接,手柄水平放置,手柄的前部有圆孔,螺杆垂直穿过手柄的圆孔,螺杆的上部与手柄相连接。上述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所述保护板的板面有弯曲的弧度,弯曲弧度与胫骨圆周相匹配,保护板的板面上有多个凸起棱,凸起棱与保护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多个凸起棱沿着保护板长度方向平行顺序排列。上述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所述螺杆的杆体直径与手柄圆孔的直径相匹配,螺杆的杆体与手柄圆孔为滑动配合,螺杆上端为圆台,圆台的直径大于螺杆的直径,手柄圆孔位于圆台的下方,手柄圆孔下方的螺杆上套装有卡环,卡环卡在手柄的底面下方,卡环由销子固定在螺杆的杆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保护板可以从胫骨骨膜下插入到胫骨后侧,插入后套筒底部顶住胫骨后侧皮质,以套筒底部转轴为支点用螺杆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连接板带动保护板将胫骨后侧血管神经移动,使神经血管远离术区,从而防止神经血管在手术过程中受伤。本技术是胫骨平台复位手术的首创,解决了在胫骨平台复位手术中如何防止胫骨后侧血管神经受伤的难题,可以有效地保护胫骨后侧的腘动脉和胫神经,为顺利实施胫骨平台复位手术提供了有效地技术支持,具有非常实际的临床意义,很值得在手术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右视图;图5是图1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保护板1、套筒2、螺杆3、连接板4、手柄5、转轴6、连接板轴7、凸起棱8、圆台9、卡环10、胫骨平台11、神经与血管1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保护板1、套筒2、螺杆3、连接板4、手柄5组成。图中显示,保护板1为长方形板,保护板1的板面有弯曲的弧度,弯曲弧度与胫骨圆周相匹配。保护板1的板面上有多个凸起棱8,凸起棱8与保护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多个凸起棱8沿着保护板1长度方向平行顺序排列。保护板1的作用是托起神经与血管12,凸起棱8可以防止神经与血管12发生滑动。图中显示,套筒2的上端开口,套筒2的内孔中有螺纹,螺杆3上有螺纹与套筒2的内孔螺纹相匹配,螺杆3的下部旋在套筒2中,保护板1的后端通过转轴6与套筒2的下端相连接。螺杆3可以在套筒2中通过螺纹上下移动,保护板1以转轴6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图中显示,连接板4与套筒2平行,连接板4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轴7与保护板1的后部靠近套筒2处相连接,连接板4垂直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保护板1以转轴6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图中显示,连接板4的上端与手柄5的前端垂直连接,手柄5水平放置,手柄5上下移动时带动连接板4上下移动。图中显示,手柄5是由螺杆3带动上下移动的,其结构是:手柄5的前部有圆孔,螺杆3垂直穿过手柄5的圆孔,螺杆3的杆体直径与手柄5圆孔的直径相匹配,螺杆3的杆体与手柄5圆孔为滑动配合,螺杆3上端为圆台9,圆台9的直径大于螺杆3的直径,手柄5圆孔位于圆台9的下方,手柄5圆孔下方的螺杆3上套装有卡环10,卡环10卡在手柄5的底面下方,卡环10由销子固定在螺杆3的杆体上。手柄5通过圆孔套在螺杆3的杆体上,圆台9和卡环10位于手柄5的上下两侧,将手柄5与螺杆3定位连接,螺杆3上下移动时就会带动手柄5上下移动,从而使手柄5带动连接板4上下移动。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手术中暴露胫骨后侧骨折端,将保护板1自胫骨骨膜下插入胫骨后侧,套筒底部顶在胫骨后侧皮质处。插入后转动螺杆3上端的圆台,螺杆3在套筒2中转动,螺杆3沿着套筒2向上移动,螺杆3向上移动时就会带动手柄5向上移动,手柄5带动连接板4向上移动,连接板4垂直向上移动时带动保护板1以套筒底部转轴6为支点向上摆动。连接板4带动保护板1将胫骨平台11后侧神经与血管12后移动,使神经与血管12远离术区,从而防止神经与血管12在手术过程中受伤。在透视下确定胫骨平台塌陷骨块位置,于关节囊做一厘米小切口,将复位器放入关节囊内,置于骨块上方,以钻头分三个方向固定骨折块,通过向外拔起复位骨折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护板(1)、套筒(2)、螺杆(3)、连接板(4)、手柄(5),保护板(1)为长方形板,保护板(1)的后端通过转轴(6)与套筒(2)的下端相连接,套筒(2)的上端开口,套筒(2)的内孔中有螺纹,螺杆(3)上有螺纹与套筒(2)的内孔螺纹相匹配,螺杆(3)的下部旋在套筒(2)中,保护板(1)的后部靠近套筒(2)处有连接板轴(7)与连接板(4)的下端相连接,连接板(4)与套筒(2)平行,连接板(4)的上端与手柄(5)的前端垂直连接,手柄(5)水平放置,手柄(5)的前部有圆孔,螺杆(3)垂直穿过手柄(5)的圆孔,螺杆(3)的上部与手柄(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后侧血管神经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护板(1)、套筒(2)、螺杆(3)、连接板(4)、手柄(5),保护板(1)为长方形板,保护板(1)的后端通过转轴(6)与套筒(2)的下端相连接,套筒(2)的上端开口,套筒(2)的内孔中有螺纹,螺杆(3)上有螺纹与套筒(2)的内孔螺纹相匹配,螺杆(3)的下部旋在套筒(2)中,保护板(1)的后部靠近套筒(2)处有连接板轴(7)与连接板(4)的下端相连接,连接板(4)与套筒(2)平行,连接板(4)的上端与手柄(5)的前端垂直连接,手柄(5)水平放置,手柄(5)的前部有圆孔,螺杆(3)垂直穿过手柄(5)的圆孔,螺杆(3)的上部与手柄(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泽郑占乐邢欣于贤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