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手术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59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手术单,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手术单本体,其上开设有手术孔和自所述手术孔周向向外延伸的撕裂部,所述撕裂部上设有第一撕裂虚线组和第二撕裂虚线组,第一撕裂虚线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撕裂虚线,第二撕裂虚线组包括至少两个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且彼此同心的第二撕裂虚线;所述撕裂部外围设有吸液层,所述吸液层沿其外侧设有多条导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通用型手术单,能适用于需要不同大小手术孔的手术中,吸收液体性能良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手术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手术单。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时目前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具有创口小、并发症少、安全、恢复快等多种优点,是往后手术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治疗外科疾病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一般常规的手术都会用到手术单,手术单铺设在患者的表体,能有效防止手术过程中从创口流出的血液或其他液体到患者的身体表面,能保持手术过程中的清洁,防止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感染。在腹腔镜手术中,腹腔镜肝胆手术已成为腹腔镜手术中很常见的手术,且手术量大,与常规开腹手术和其他普外科手术的手术单开孔范围要求不同,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医护人员根据手术需求,将普通手术单的孔剪开,再铺设在病人的表体上,费时费力,且破坏了手术单本来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防感染和吸收液体污物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手术单,能适用于需要不同大小手术孔的手术中,吸收液体性能良好,实用性强。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手术单本体,其上开设有手术孔和自所述手术孔周向向外延伸的撕裂部,所述撕裂部上设有第一撕裂虚线组和第二撕裂虚线组,第一撕裂虚线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撕裂虚线,第二撕裂虚线组包括至少两个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且彼此同心的第二撕裂虚线;位于所述撕裂部外围的吸液层,所述吸液层沿其外侧设有多条导液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一所述第一撕裂虚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手术孔相连,另一端均与所述撕裂部位于外侧的周向边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条第一撕裂虚线沿所述撕裂部的径向等距离间隔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术孔、撕裂部和吸液层均同心。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液层上设有多个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透气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液槽沿所述手术单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分布。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术单本体外表面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内设有纳米银抗菌颗粒。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抗菌层上设有防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型手术单,在手术单上设有手术孔和位于手术孔外围的撕裂部,撕裂部上设有沿其径向设置的第一撕裂虚线和沿其周向设置的第二撕裂虚线,通过撕断第一和第二撕裂虚线,手术孔沿其周向向外延伸扩展形成范围更大且不同形状的手术孔,使手术单适用于需要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手术孔的手术中,实用性强。(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型手术单,在手术孔外围上设有吸液层,吸液层内设有吸水材料,能有效的吸收在手术过程中,从患者创口内流出的血液等液体,防止留到患者表体四周造成手术感染或影响医护人员的手术过程,在吸液层上还设有多个小孔,具有透气的功效,保证吸液层的干爽性;另外,在吸液层的四周沿手术单的长度方向上设于导液槽,当从创口流出的液体较多时,导液槽能将吸液层内吸附的液体导出,防止吸液层过于饱和,尽可能多的吸收手术过程中的液体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用型手术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术单本体,10-手术孔,11-撕裂部,12-第一撕裂虚线,13-第二撕裂虚线,2-吸液层,20-导液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手术单,包括手术单本体1,其上开设有手术孔10和自手术孔10周向向外延伸的撕裂部11,所述手术单本体1可以为任一合适的形状,从人体形体结构角度和其本身的使用时的用途等角度出发,手术单本体1在手术时一般要覆盖患者的整个身体,这里优选为长方形的形状,采用医用无纺布制成。手术孔10则选择设在手术单本体1中心的区域,手术孔10可以为任一合适的形状,从实际做手术时的需求出发,这里手术孔10优选为圆形。撕裂部11沿着手术孔10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其主要用于手术孔10的扩大,因为在不同的手术中,对手术孔10的形状和大小要求不一样,为了使手术单具有较好的通用型,这里设置撕裂部11,可以让医生在手术中随时根据手术的需要来扩大手术孔10的形状和大小。参见图1所示,具体的,撕裂部11上设有第一撕裂虚线组和第二撕裂虚线组,第一撕裂虚线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撕裂虚线12,第二撕裂虚线组包括至少两个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且彼此同心的第二撕裂虚线13。每一第一撕裂虚线12的一端均与手术孔10相连,另一端均与撕裂部11位于外侧的周向边相连,且多条第一撕裂虚线12沿撕裂部11的径向等距离间隔设置,保证撕裂厚度孔有一定的规律,完全扩展后仍为圆形。同理,第二撕裂虚线13在撕裂部11上从内至外等距离分布。在手术前或者手术过程中,更具实际手术的需求,沿第一撕裂虚线12和第二撕裂虚线13撕开,对手术孔10进行扩展,满足手术过程中对手术孔10各个方向都能扩大的需求,实用性强,无需在手术过程中因为临时需要扩大手术孔10而用剪刀将手术孔10剪开,省时省力,结构设计合理。参见图1所示,位于撕裂部11的外围设有吸液层2,吸液层2内填充有棉纤维等一类的吸水材料,主要用于吸收手术过程中,从患者体内流出的血液,或是手术中使用的消毒液等液体药品,防止众多的液体流至患者的体表产生污染继而引发感染。其中,吸液层2上设有多个透气孔,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撕裂部11表面的干爽,不妨碍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由于手术过程中有时患者体表上的液体较多,为了防止吸液层2由于吸附过多处于饱和状态而在后期吸收不好,影响手术,在吸液层2沿其外侧设有多条导液槽20,导液槽20沿手术单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分布,当吸液层2内的液体吸收到一定程度时,吸液层2内的液体则慢慢沿导液槽20往导液槽20的两端方向延伸,对吸液层2内的液体起到一定的导出的作用,使吸液层2能尽可能多的吸收更多的液体,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手术孔10、撕裂部11和吸液层2均同心。另外,在手术单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抗菌层,抗菌层内设有纳米银抗菌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染。在抗菌层上还设有一层防水层,能有效防止手术单表面被液体浸湿。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手术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术单本体(1),其上开设有手术孔(10)和自所述手术孔(10)周向向外延伸的撕裂部(11),所述撕裂部(11)上设有第一撕裂虚线组和第二撕裂虚线组,第一撕裂虚线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撕裂虚线(12),第二撕裂虚线组包括至少两个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且彼此同心的第二撕裂虚线(13);位于所述撕裂部(11)外围的吸液层(2),所述吸液层(2)沿其外侧设有多条导液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手术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术单本体(1),其上开设有手术孔(10)和自所述手术孔(10)周向向外延伸的撕裂部(11),所述撕裂部(11)上设有第一撕裂虚线组和第二撕裂虚线组,第一撕裂虚线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撕裂虚线(12),第二撕裂虚线组包括至少两个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且彼此同心的第二撕裂虚线(13);位于所述撕裂部(11)外围的吸液层(2),所述吸液层(2)沿其外侧设有多条导液槽(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手术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撕裂虚线(12)的一端均与所述手术孔(10)相连,另一端均与所述撕裂部(11)位于外侧的周向边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彭玉兰陈倩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