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大伟专利>正文

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57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造口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包括穿刺套管针和造口管,穿刺套管针用于从腹壁刺入胃腔,且穿刺套管针内部形成供造口管穿过的通道,造口管具有用于伸入胃腔的远端部和用于留在体外的近端部,远端部上套设有一可充气或放气的气囊,在远端部伸入胃腔后,气囊充气并与胃壁相抵接。通过充气后的气囊与胃壁相抵接可实现造口管的远端部在胃腔内的定位;而拆除造口管时,只需将气囊放气,即可将造口管的远端部从胃腔内拉出体外,拆除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
本技术涉及造口术
,尤其涉及一种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
技术介绍
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是通过腹壁放置造口管并将其放入患者胃中的、由内窥镜辅助的方法。现有技术中,该方法通常是通过内镜观察腹壁确定最佳穿刺点后,从最佳穿刺点刺入导线并伸入胃腔,并通过内镜装置将导线的一端从患者的胃、食管、嘴拉出,导线的另一端则留在患者体外,然后在导线从患者嘴拉出的一端系上造口管,再拉动导线留在体外的一端,使造口管前进经患者的嘴、食管、胃并穿出腹壁,造口管位于胃腔内的一端设有蘑菇状的固定物,该固定物最终贴在胃壁上,以使造口管固定定位。由于固定物留在胃里面,导致造口管拆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口管拆除方便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包括穿刺套管针和造口管,穿刺套管针用于从腹壁刺入胃腔,且穿刺套管针内部形成供造口管穿过的通道,造口管具有用于伸入胃腔的远端部和用于留在体外的近端部,远端部上套设有一可充气或放气的气囊,在远端部伸入胃腔后,气囊充气并与胃壁相抵接。优选地,穿刺套管针包括穿刺外套管和穿刺针芯,穿刺针芯内套于穿刺外套管,且穿刺针芯可从穿刺外套管内退出。优选地,穿刺外套管采用硬塑料制成。优选地,造口管的近端部设有用于输入营养液的第一接口和用于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的第二接口。优选地,造口管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优选地,造口管的内壁上设有不透X光的金属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本技术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在造口管伸入胃腔的远端部上套设一个可充气或放气的气囊,当造口管通过穿刺套管针伸入胃腔后,对气囊充气,通过充气后的气囊与胃壁相抵接可实现造口管的远端部在胃腔内的定位;而拆除造口管时,只需将气囊放气,即可将造口管的远端部从胃腔内拉出体外,拆除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的造口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的穿刺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穿刺套管针的穿刺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穿刺套管针的穿刺针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至图9是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进行胃造口术的步骤示意图。图中:1、穿刺套管针11、穿刺外套管12、穿刺针芯2、造口管21、远端部22、近端部23、气囊24、第一接口25、第二接口3、腹壁4、胃腔5、内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包括穿刺套管针1和造口管2,穿刺套管针1用于从腹壁3刺入胃腔4,且穿刺套管针1内部形成供造口管2穿过的通道。应用时,可以先将内镜5插入胃腔4内,借助内镜5确定腹壁3上的最佳穿刺点,然后将穿刺套管针1从腹壁3上的最佳穿刺点刺入并伸入胃腔4内,再将造口管2从穿刺套管针1内部的通道穿入,使造口管2伸入胃腔4内,而后将穿刺套管针1退出体外。参见图1,造口管2具有用于伸入胃腔4的远端部21和用于留在体外的近端部22,远端部21上套设有一可充气或放气的气囊23。在远端部21伸入胃腔4后,气囊23充气并与胃壁相抵接,从而可实现造口管2的远端部21在胃腔4内的定位。而拆除造口管2时,只需将气囊23放气,即可将造口管2的远端部21从胃腔4内拉出体外,拆除十分方便。优选地,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造口管2的近端部22设有第一接口24和第二接口25,第一接口24用于输入营养液,实现造口管2直接供给营养液的功能。第二接口25则用于向气囊23内充入气体或供气囊23内的气体排出,由此可在体外实现气囊23的充气或放气,操作便捷。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造口管2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则造口管2呈透明,可在直视观察下冲洗造口管2和输入营养液,并且造口管2可在体内长期保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耐胃酸腐蚀性强、弯曲柔软性好的优点,对机体无明显刺激,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进一步,可以在造口管2的内壁上设置不透X光的金属丝,则在X光照射下能够看见该金属丝,从而确定造口管2的位置。优选地,参见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穿刺套管针1包括穿刺外套管11和穿刺针芯12,穿刺外套管11内部中空,并构成穿刺套管针1内部的通道。穿刺针芯12内套于穿刺外套管11,且穿刺针芯12可从穿刺外套管11内退出。则在穿刺套管针1从腹壁3上的最佳穿刺点刺入并伸入胃腔4内后,先将穿刺针芯12从穿刺外套管11内退出,即使穿刺针芯12脱离穿刺外套管11,仅留穿刺外套管11穿插在腹壁3上且伸入胃腔4内,然后将造口管2从穿刺外套管11内部穿入,使造口管2的远端部21伸入胃腔4内,再将穿刺外套管11从胃腔4内及腹壁3上退出体外,仅留造口管2穿插在腹壁3上且伸入胃腔4内。进一步,穿刺外套管11可以采用硬塑料制成,则穿刺外套管11很容易撕裂,在造口管2的远端部21伸入胃腔4内、穿刺外套管11从胃腔4内及腹壁3上退出体外后,可以轻易地将穿刺外套管11撕裂,即可实现穿刺外套管11与造口管2的完全脱离,操作十分方便。应用本实施例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进行胃造口术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参见图5,将内镜5插入胃腔4中,向胃腔4内注气,使胃膨胀充盈,然后将室内灯光变暗,内镜5在腹壁3透射的最亮点即确定为最佳穿刺点。通常,该最佳穿刺点在胃的左上四分之一处。步骤二、参见图6,对最佳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消毒,在腹壁3各层注入局麻药,然后在最佳穿刺点作一个4-5mm的切口,将穿刺套管针1从该切口处刺入腹壁3并伸入胃腔4内,然后将穿刺针芯12从穿刺外套管11内退出,仅留穿刺外套管11穿插在腹壁3上且伸入胃腔4内。步骤三、参见图7,将造口管2从穿刺外套管11内部穿入,使造口管2的远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套管针(1)和造口管(2),所述穿刺套管针(1)用于从腹壁(3)刺入胃腔(4),且所述穿刺套管针(1)内部形成供所述造口管(2)穿过的通道,所述造口管(2)具有用于伸入胃腔(4)的远端部(21)和用于留在体外的近端部(22),所述远端部(21)上套设有一可充气或放气的气囊(23),在所述远端部(21)伸入胃腔(4)后,所述气囊(23)充气并与胃壁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套管针(1)和造口管(2),所述穿刺套管针(1)用于从腹壁(3)刺入胃腔(4),且所述穿刺套管针(1)内部形成供所述造口管(2)穿过的通道,所述造口管(2)具有用于伸入胃腔(4)的远端部(21)和用于留在体外的近端部(22),所述远端部(21)上套设有一可充气或放气的气囊(23),在所述远端部(21)伸入胃腔(4)后,所述气囊(23)充气并与胃壁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套管针(1)包括穿刺外套管(11)和穿刺针芯(12),所述穿刺针芯(12)内套于所述穿刺外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大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