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22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腰带,涉及腰带技术领域。该护腰带包括呈条状结构的腰带本体,腰带本体设置有透气孔,腰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区和用于与第一粘接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粘接区,腰带本体的第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位于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之间,且第一松紧带与第一调节带通过第一连接扣相连,第二松紧带与第二调节带通过第二连接扣相连,第一松紧带的两端和第二松紧带的两端均与腰带本体连接,第一调节带的一端和第二调节带的一端均与腰带本体固定连接。该护腰带的结构合理,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大。

Bel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lt protecto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belt. The belt body consists of a belt body with strip structure. The bel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ir permeability holes. The two ends of the belt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nding zone and a second bonding zone for detach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first bonding zone. The first side of the belt body is rela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astic belt and a second elastic belt, a first adjusting belt and a second adjusting belt. The first elastic belt and a second elastic belt are located in the first elastic belt and the second elastic belt. Between the first adjusting belt and the second adjusting belt, the first elastic belt and the first adjusting belt are connected by the first connecting buckle, the second elastic belt and the second adjusting belt are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connecting buckle, both ends of the first elastic belt and the second elastic bel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elt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adjusting belt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adjusting belt are fixed with the belt body. The belt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djust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腰带
本技术涉及腰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腰带。
技术介绍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剧,亚健康的状况越发严重,于是各类病痛不断入侵人体,尤其是腰椎疾病呈现快速的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工作和生活。腰椎疾病大多数由于久坐、弯腰工作,使得腰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异常应力的环境中造成的。在这类腰椎疾病治疗中,除了一些必要的药物、推拿、针灸以及理疗以外,把腰椎支撑保护于一个无痛体位也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护腰带,难以对腰部起到很好的支撑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腰带,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护腰带,包括呈条状结构的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腰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区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粘接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粘接区,所述腰带本体的第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带和所述第二调节带之间,且所述第一松紧带与所述第一调节带通过第一连接扣相连,所述第二松紧带与所述第二调节带通过第二连接扣相连,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两端均与所述腰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带的一端均与所述腰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粘接区,所述第二调节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粘接区可拆卸连接的第四粘接区。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腰带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多个呈半球状的按摩体,所述按摩体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侧的中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腰带本体的第一侧还固定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沿所述腰带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两端、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腰带本体之间。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区、所述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三粘接区和所述第四粘接区均设置有魔术贴。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多个。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护腰带的结构合理,调节方便,透气效果好,其通过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可以方便调节腰带本体,以使该腰带本体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腰带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腰带本体;101-第一粘接区;102-第二粘接区;103-第四粘接区;104-第三粘接区;105-透气孔;106-按摩体;110-第一松紧带;120-第二松紧带;130-第一调节带;140-第二调节带;150-第二连接扣;160-第一连接扣;170-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护腰带,该护腰带包括呈条状结构的腰带本体100。参阅图1,其中,腰带本体100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05,多个透气孔105均设置于腰带本体100上,当用户佩戴腰带本体100时,该透气孔105有助于空气的交换,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参阅图1,具体地,腰带本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区101和第二粘接区102,第一粘接区101用于与第二粘接区102可拆卸连接,且第一粘接区101和第二粘接区102均位于腰带本体100的第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区101和第二粘接区102均设置有魔术贴,通过第一粘接区101和第二粘接区102可以使腰带本体100围合在人体的腰部上。参阅图1,进一步地,该腰带本体10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松紧带110和第二松紧带120、第一调节带130和第二调节带140,其中,第一松紧带110和第二松紧带120相对设置,第一调节带130和第二调节带140相对设置,且第一松紧带110和第二松紧带120位于第一调节带130和第二调节带140之间,第一松紧带110与第一调节带130通过第一连接扣160相连,第二松紧带120与第二调节带140通过第二连接扣150相连,第一松紧带110的两端和第二松紧带120的两端均与腰带本体100连接,第一调节带130的一端和第二调节带140的一端均与腰带本体100固定连接,第一调节带13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粘接区104,第二调节带14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第三粘接区104可拆卸连接的第四粘接区103,其中,第三粘接区104和第四粘接区103均设置有魔术贴,当腰带本体100围合于人体的腰部上时,通过第三粘接区104和第四粘接区103可以进一步调节该腰带本体100的大小,以使该腰带本体100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用户。本实施例中,第一松紧带110、第二松紧带120、第一调节带130和第二调节带140的数量可以均为两个。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腰带本体100的第二侧设置有多个呈半球状的按摩体106,该按摩体106均匀分布于第二侧的中部,当腰带本体100围合在用户的腰部时,腰带本体100的第二侧与用户的腰部相贴合,通过设置该按摩体106,可以有效对用户的腰部进行按摩,以缓解用户的疲劳,其中,该按摩体106可以为按摩气囊。参阅图1,进一地,在腰带本体100的第一侧还固定设置有固定带170,固定带170沿腰带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松紧带110的两端、第二松紧带120的两端均连接于固定带170与腰带本体100之间,其中,第一松紧带110的两端、第二松紧带120的两端均可车缝至固定带170与腰带本体100之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条状结构的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腰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区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粘接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粘接区,所述腰带本体的第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带和所述第二调节带之间,且所述第一松紧带与所述第一调节带通过第一连接扣相连,所述第二松紧带与所述第二调节带通过第二连接扣相连,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两端均与所述腰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带的一端均与所述腰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粘接区,所述第二调节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粘接区可拆卸连接的第四粘接区;所述腰带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多个呈半球状的按摩体,所述按摩体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侧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条状结构的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设置有透气孔,所述腰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区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粘接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粘接区,所述腰带本体的第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带和所述第二调节带之间,且所述第一松紧带与所述第一调节带通过第一连接扣相连,所述第二松紧带与所述第二调节带通过第二连接扣相连,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两端均与所述腰带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带的一端均与所述腰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带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梅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护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