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和其内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17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和其内胆,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包括密封部和安装部,安装部用于与压力烹饪器具的上盖连接,该密封部包括用于与压力烹饪器具内胆的内壁面进行接触密封的下唇边,下唇边用于与内胆内壁面接触的表面包括光滑面部分及粗糙面部分;压力烹饪器具的内胆内壁面包括用于与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下唇边进行接触密封的光滑面部分及粗糙面部分。本方案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和其内胆,可实现盖板依靠自身重力能自由落下,不再鼓起,以相应使压力烹饪器具上盖的盖牙与内胆的锅牙不直接贴紧,避免吸锅问题,同时减少热态状态下的开盖摩擦力,以良好地实现加热过程不漏气,排气后热态可顺利开合盖。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s and their sealing rings and inner liner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 and its sealing ring and inner liner. The sealing ring of the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 includes a sealing part and an installation part, and the installation part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upper cover of the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 The sealing part includes the lower lip for contacting and seal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 and the surface for contact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liner includes a smooth face.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gallbladder of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s includes smooth and rough parts for contact and sealing with the lower lip of the sealing ring of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s. The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s and their sealing rings and inner liner provided by this scheme can realize that the cover plate can fall freely by its own gravity energy and no longer bulge up, so that the cover teeth of the pressure cooking utensils can not be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inner liner, so as to avoid the problem of suction pot, and reduce the open friction force under the hot state, so as to realize the heating process without leakage and the hot state can be smoothly after exhaust. Open and close th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和其内胆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内胆及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压力烹饪器具由于结构复杂,且工作过程内部会有高压,因此行业内的普遍痛点是热态开合盖不良以及烹饪过程漏蒸汽,而这2个痛点的解决办法往往是相矛盾的,增加气密性的措施往往会导致开盖不良,开盖容易的措施也容易导致气密性不合格,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密封圈是影响热态开合盖不良以及烹饪过程漏蒸汽的核心零部件,且对密封圈的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若密封圈尺寸偏小,烹饪过程会漏气,而若密封圈尺寸大了,会导致热态开不了盖,且经实验证明,密封圈直径即使只差0.1mm也会在这两类问题之间产生质的部分别,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密封圈尺寸往往很难把握,这样高的精度要求无疑增大了产品加工难度,且导致产品良品率不高,产品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内胆。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或具有上述压力烹饪器具的内胆的压力烹饪器具。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及上述压力烹饪器具的内胆的压力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包括: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上盖连接;密封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内胆的内壁面进行接触密封的下唇边,所述下唇边用于与所述内胆内壁面接触的表面包括光滑面部分及粗糙面部分。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下唇边用于与内胆内壁面进行接触密封的表面包括光滑面部分和粗糙面部分,当锅内起压之后,下唇边在锅内气压的作用下向内胆内壁面贴紧,这时,下唇边的光滑面部分由于结构光滑而能够与内胆内壁面形成紧密贴合实现密封,保证起压后锅内蒸汽不会从下唇边与内胆内壁面之间泄漏,当锅内热态状态时,即锅内压力大致等于锅外大气压,以使下唇边不再因受锅内气压作用向内胆内壁面紧贴时,下唇边的粗糙面部分由于表面凹凸不平而使得气体容易进入到粗糙面部分与内胆内壁面之间,以减小下唇边与内胆的贴合力,使下唇边能更容易地与内胆内壁面分离,相对于下唇边用于与内胆进行接触密封的表面整体为光滑面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在锅内、外气压基本相当的时候,由于下唇边与内胆内壁面吸合力较小,可实现盖板依靠自身重力能自由落下,不再鼓起,以相应使压力烹饪器具上盖的盖牙与内胆的锅牙不直接贴紧,避免吸锅问题,同时减少热态状态下的开盖摩擦力,以良好地实现加热过程(即锅内起压过程)不漏气,排气后热态可顺利开合盖。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粗糙面部分包括磨砂面和/或设有凹凸纹路的表面。在本方案中,设计粗糙面部分包括磨砂面,具体如,对于密封圈注塑成型的结构,通过在对应粗糙面部分的模具处设计模具磨砂面结构,以使密封圈在注塑过程中在该相应模具磨砂面处直接成型由磨砂面构造出的粗糙面部分,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快捷方便的优点,和/或设计粗糙面部分包括设有凹凸纹路的表面,具体如,可通过蚀刻、激光刻印或铣、削等方式在下唇边表面的相应位置处制作出凹凸纹路以构造出粗糙面部分,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快捷方便的优点,其中,由于磨砂面及凹凸纹路表面凹凸不平,这样,在粗糙面部分与内胆内壁面贴合时,粗糙面部分的凹陷部位与内胆内壁面之间会限定出可供气体进入的天然缝隙,利用天然缝隙向粗糙面部分与内胆内壁面之间吸入气体,这样可以使粗糙面部分与内胆内壁面之间的吸合力较小,以当内压未将下唇边压向内胆内壁面时,即锅内热态状态时,下唇边可容易地与内胆内壁面分离,可实现盖板依靠自身重力能自由落下,不再鼓起,以相应使压力烹饪器具上盖的盖牙与内胆的锅牙不直接贴紧,避免吸锅问题,同时减少热态状态下的开盖摩擦力,以良好地实现加热过程(即锅内起压过程)不漏气,排气后热态可顺利开合盖。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粗糙面部分位于所述光滑面部分的上侧。在本方案中,设计粗糙面部分位于光滑面部分的上侧,这样,在密封圈与内胆内壁面对应配合时,使得光滑面部分与内胆内壁面之间的通道位于粗糙面部分与内胆内壁面之间通道的上游位置,在锅内起压时,光滑面部分与内胆内壁面贴合可以实现下唇边与内胆内壁面之间整体密封,防止水汽进入下唇边与内胆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反作用力,可以使结构更具密封可靠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唇边为一端被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其中,所述光滑面部分邻近所述下唇边的所述自由端,和/或所述粗糙面部分邻近所述下唇边被连接的一端。在本方案中,设计下唇边为一端被连接、另一端为未被连接的自由端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下唇边挠曲变形能力强,下唇边能在内胆内压作用下发生挠曲变形以贴向内胆内壁面与之密封连接,其中,设计光滑面部分邻近下唇边的自由端,利用自由端部位挠度更大的特点,在锅内起压时,可使下唇边的光滑面部分能更容易地贴向内胆内壁面形成更紧密地密封,而设计粗糙面部分邻近下唇边被连接的一端,利用下唇边被连接的一端挠度小于自由端的特点,在锅内热态时,利用下唇边邻近被连接的一端的部位所具有的回弹力促使粗糙面部分能更容易地与内胆内壁面分离,进而使下唇边可容易地与内胆内壁面分离,实现盖板依靠自身重力能自由落下,不再鼓起,以相应使压力烹饪器具上盖的盖牙与内胆的锅牙不直接贴紧,避免吸锅问题,同时减少热态状态下的开盖摩擦力,以良好地实现加热过程(即锅内起压过程)不漏气,排气后热态可顺利开合盖。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粗糙面部分与所述光滑面部分接壤,或所述粗糙面部分与所述光滑面部分间隔设置。在本方案中,设计粗糙面部分与光滑面部分接壤,这样可以精简下唇边的结构尺寸,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可设计粗糙面部分与光滑面部分间隔分布。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粗糙面部分的轴向长度为2mm~8mm。在本方案中,设计粗糙面部分的轴向长度为2mm~8mm,可良好地保证在锅内热态时,下唇边能够有效地与内胆内壁面分离,实现盖板依靠自身重力能自由落下,不再鼓起,以相应使压力烹饪器具上盖的盖牙与内胆的锅牙不直接贴紧,避免吸锅问题,同时减少热态状态下的开盖摩擦力,以良好地实现加热过程(即锅内起压过程)不漏气,排气后热态可顺利开合盖,若设计粗糙面部分的轴向长度大于0mm小于2mm,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分离的辅助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实现盖板能够重力下落的效果,若设计粗糙面部分的轴向长度大于8mm,在确保实现盖板能够重力下落的效果的前提下,无疑增大了下唇边不必要的轴向长度尺寸要求,会对下唇边的强度产生削弱影响,设计粗糙面部分的轴向长度为2mm~8mm,可在确保加热过程(即锅内起压过程)不漏气,排气后热态可顺利开合盖的效果的同时,使得下唇边的尺寸更协调优化。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滑面部分被设置为:与所述内胆内壁面贴合时,所述光滑面部分与所述内胆内壁面相互贴合部位的轴向长度为1mm~10mm,若该轴向长度尺寸偏小,会导致下唇边与内胆内壁面贴合面积不足、密封性不足的问题,而若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上盖连接;密封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内胆的内壁面进行接触密封的下唇边,所述下唇边用于与所述内胆内壁面接触的表面包括光滑面部分及粗糙面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上盖连接;密封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内胆的内壁面进行接触密封的下唇边,所述下唇边用于与所述内胆内壁面接触的表面包括光滑面部分及粗糙面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部分包括磨砂面和/或设有凹凸纹路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部分位于所述光滑面部分的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唇边为一端被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其中,所述光滑面部分邻近所述下唇边的所述自由端,和/或所述粗糙面部分邻近所述下唇边被连接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部分与所述光滑面部分接壤,或所述粗糙面部分与所述光滑面部分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部分的轴向长度为2mm~8m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部分的形状与所述内胆适配,和/或所述光滑面部分呈逐渐向所述密封圈中心倾斜的结构。8.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具有锅口,所述内胆的内壁面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延平罗光华丘春成张小林陈华亮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