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12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属于消防装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衣服本体、用于降温的降温装置,衣服本体内安装有冷却水管,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上的连接结构,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毛细管、冷凝散热器、蒸发冷却器、冷却水箱、防过热水箱;压缩机、冷凝散热器、毛细管、蒸发冷却器依次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冷却水箱、冷却水管、防过热水箱依次连接构成冷却水循环回路,冷却水循环降低衣服本体的温度,由此解决消防救援人员在火场内救援时间较短且可能灼伤自身的问题。

A fire-fighting cooling suit suitable for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re-fighting cooling suit suitable for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clothing body, cooling device for cooling, cooling water pipe is installed in clothing body, the cooling device includes shell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n shell, compressor, capillary, condensation radiator and evaporation are arranged in shell. Cooler, cooling water tank and anti-superheater; compressor, condensation radiator, capillary and evaporative cooler are connected in turn to form refrigerant circulating circuit, which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of cooling water. Cooling water tank, cooling water pipe and anti-superheater are connected in turn to form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circuit.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of clothing body, thereb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ire rescue workers in the fire field. Shorter rescue time and possible burns of their own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装备
,具体涉及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灭火作业时穿戴的服装,特别是指为消防人员身体降温的服装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避火服是消防人员在火海中执行救援任务的必备装备之一,目前的消防避火服主要由耐火布层、耐火隔热布层、防水布层、隔热布层、舒适布层从外至内顺序组成。然而,这种消防避火服外层的耐火布本身虽具耐火阻燃作用,但没有隔热作用,而隔热布层的隔热能力有限,所以当消防人员进入到火海中后,避火服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不仅没有延长消防人员在火海中的救援时间,还会造成消防人员灼伤或中暑的情况。现有消防用的降温服,主要由衣服和降温装置组成,降温装置采用与空调、冰箱相同的制冷原理,分别由压缩机和毛细管实现制冷剂的气液态转化,完成吸热和散热过程,实现制冷,蒸发冷却器浸入冷却水箱。衣服内设置管路与蒸发冷却器所在冷却水箱连通,通过冷却液的循环,完成对衣服的降温。但是,火灾现场属于特殊高温环境,最高可以达60度以上,而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对工作温度具有一定要求,一般超过45度即过载保护,如何保证基于压缩机制冷系统的消防降温服在火灾现场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是尤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消防降温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压缩机适用于特殊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包括衣服本体和用于给衣服降温的降温装置,所述衣服本体内布置有冷却水管,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壳体外侧设有分别用于连接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出水接口与进水接口,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毛细管、冷凝散热器、蒸发冷却器、冷却水箱、防过热水箱,压缩机、冷凝散热器、毛细管、蒸发冷却器依次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在蒸发冷却器内吸热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液化后进入冷凝散热器散热,散热后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降压气化后再进入蒸发冷却器吸热,冷凝散热器前面对应壳体上的出风口,冷凝散热器后面设置散热风扇。所述蒸发冷却器浸置于冷却水箱内,压缩机浸置于防过热水箱内,冷却水箱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壳体外侧的出水接口,壳体外侧的进水接口连接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进口,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冷却水箱的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在循环水泵的驱动下从冷却水箱流出,依次经过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防过热水箱后,回到冷却水箱,由此循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消防官兵需要进入火场内时,穿上衣服本体并将降温组件背负于后背上然后接通降温装置的电源,降温装置开始工作降低冷却水箱内将要进入衣服本体的冷却液的温度,从而降低衣服本体的温度。防过热水箱可以保护压缩机正常工作,可以避免压缩机因高温而停止工作。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后的衣物温度,避免消防人员因衣物温度过高而出现的灼伤或中暑的情况。具体地,冷凝散热器的进口端连接压缩机的高压出口,冷凝散热器的出口端通过毛细管连接蒸发冷却器的进口端,毛细管出口端接蒸发冷却器进口端,蒸发冷却器的出口端连接压缩机的低压进口,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散热器、毛细管、蒸发冷却器内循环。进一步地,在冷却水箱或者防过热水箱整体气密封的条件下,所述循环水泵可以设置在冷却液的循环路径上任一处。这种结构方式可以采用一个循环水泵,即可实现冷却液从冷却水箱到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再到防过热水箱,最后回到冷却水箱的循环。优选地,循环水泵设置在冷却水箱的冷却液出口和壳体外的出水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冷却水箱整体气密封。作为另一种选择,在所述冷却水箱的冷却液出口和壳体外的出水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或者壳体外的进水接口和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一循环水泵,在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水箱的冷却液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二循环水泵。采用双循环水泵,可以适用于冷却水箱和防过热水箱都不密封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一半置于防过热水箱内部,一半置于防过热水箱之外。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散热器一半置于防过热水箱内部,一半置于防过热水箱之外。位于防过热水箱内的一半压缩机通过水冷散热,位于防过热水箱外的一半压缩机通过风冷散热,加强压缩机的散热效果,加强冷凝散热器的冷凝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箱设置在壳体内远离冷凝散热器的一侧;所述壳体临靠冷却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条背带。以便于操作者将壳体以及壳体内安装的各部件背负于后背上。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开设于壳体上分别临靠散热器和冷却水箱的两个侧面之外的两个侧面或顶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冷却器是一段弯曲的换热管。该段弯曲的换热管直接浸置于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液内,直接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结构简单,成本低,换热效率高。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蒸发冷却器包括一段弯曲的换热管以及包裹于换热管外部的换热翅片。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换热翅片来增加换热面,可以获得更高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箱的冷却液出口位于冷却水箱的下部,所述冷却水箱的冷却液进口于冷却水箱的上部。此结构可以将高温冷却液充分降温后再泵送至冷却管内用于降温。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衣服本体外增加冷却管以及向冷却管内输送制冷剂的各部件,解决了消防人员进入到火海中后,避火服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造成消防人员灼伤或中暑的问题;2.通过在壳体内增加防过热水箱,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温度,防止压缩机因温度过高而停止工作或损坏;3.冷却水箱、衣服本体、防过热水箱的循环结构,使整个结构连接更加简单,更为节约能源,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关系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衣服本体;2、壳体;21、背带;22、通风口;31、压缩机;32、冷凝散热器;33、蒸发冷却器;34、毛细管;35、连通管;36、冷却水箱;37、循环水泵;41、防过热水箱;42、连接管;;5、冷却管;6、冷却液进口;7、进水接口;8、出水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示消防降温服,包括衣服本体1、用于降温的降温装置。所述衣服本体1内布置有冷却水管5,;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外设有分别用于连接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出水接口8与进水接口7。壳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背带21,两个背带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2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2底部,便于操作者背负壳体2。为了使壳体2内空气流通,在壳体2上还开设有通风口22。参照图1和图2,壳体2内设置有压缩机31、毛细管34、冷凝散热器32、蒸发冷却器33、冷却水箱36、防过热水箱41,压缩机31、冷凝散热器32、毛细管34、蒸发冷却器33依次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在蒸发冷却器34内吸热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液化后进入冷凝散热器32散热,散热后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降压气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服本体(1),和用于给衣服降温的降温装置;所述衣服本体(1)内布置有冷却水管(5);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上设置有出风口(22)和进风口,壳体(2)外侧设有分别用于连接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出水接口(8)与进水接口(7),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31)、毛细管(34)、冷凝散热器(32)、蒸发冷却器(33)、冷却水箱(36)、防过热水箱(41);压缩机(31)、冷凝散热器(32)、毛细管(34)、蒸发冷却器(33)依次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在蒸发冷却器内吸热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液化后进入冷凝散热器散热,散热后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降压气化后再进入蒸发冷却器吸热,冷凝散热器前面对应壳体上的出风口,冷凝散热器后面设置散热风扇;所述蒸发冷却器(33)浸置于冷却水箱(36)内,所述压缩机(31)浸置于防过热水箱(41)内;所述冷却水箱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壳体外的出水接口(8),壳体外的进水接口(7)连接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进口(6),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冷却水箱的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在循环水泵(37)的驱动下从冷却水箱流出,依次经过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防过热水箱后,回到冷却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24 CN 20181124472831.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服本体(1),和用于给衣服降温的降温装置;所述衣服本体(1)内布置有冷却水管(5);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上设置有出风口(22)和进风口,壳体(2)外侧设有分别用于连接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出水接口(8)与进水接口(7),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31)、毛细管(34)、冷凝散热器(32)、蒸发冷却器(33)、冷却水箱(36)、防过热水箱(41);压缩机(31)、冷凝散热器(32)、毛细管(34)、蒸发冷却器(33)依次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在蒸发冷却器内吸热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液化后进入冷凝散热器散热,散热后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降压气化后再进入蒸发冷却器吸热,冷凝散热器前面对应壳体上的出风口,冷凝散热器后面设置散热风扇;所述蒸发冷却器(33)浸置于冷却水箱(36)内,所述压缩机(31)浸置于防过热水箱(41)内;所述冷却水箱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壳体外的出水接口(8),壳体外的进水接口(7)连接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进口(6),防过热水箱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冷却水箱的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在循环水泵(37)的驱动下从冷却水箱流出,依次经过衣服本体内的冷却水管、防过热水箱后,回到冷却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消防降温服,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雷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