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盛初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66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插座,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盖体、旋转体、中隔板和滑块,壳体内部具有下腔室,下腔室内设有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盖体固定于壳体的上侧,盖体内具有上腔室;旋转体位于上腔室内,旋转体上具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旋转体与盖体可转动连接,旋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中隔板位于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且中隔板上具有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第三插孔对应于第一金属电极,第四插孔对应于第二金属电极;滑块与旋转体连接,旋转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滑块与盖体锁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儿童误插入的金属丝或者手指即使穿过旋转体也会受到中隔板的阻隔而不能够接触到金属电极,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插座。
技术介绍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使用到电力,电力的供给是自发电厂传递至变电所,再送到使用者端的电源线路,电源线路的末端通常设置有电源插座,使用者借助各种电子装置的插头插入插座内,令电子装置电连接至电源线路以获取电力。插座是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也是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它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大多数国家中,室内电源都是单相电,当插头的两个端子插入插座时,插头的其中一个端子会电性连接电源线路的一条导线(火线),并且另一个端子会电性连接电源线路的另一条导线(零线)。从而,电流可经由火线进入室内或电子装置,再经零线传回去。但是,常用的插座是插孔直接外漏或者插孔处仅有阻力极小的塑料片遮挡,容易被儿童因好奇而将金属丝或手指插入插孔进而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对家庭用电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避免儿童将金属丝或者手指插入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安全插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接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插座,当物品被简单地插入该安全插座时,不能够将安全插座解锁,进而所插入的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部具有下腔室(11),所述下腔室(11)内设有第一金属电极(51)和第二金属电极(52);盖体(2),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上侧,所述盖体(2)内具有上腔室(21);旋转体(3),位于所述上腔室(21)内,所述旋转体(3)上具有第一插孔(31)和第二插孔(32),所述旋转体(3)与所述盖体(2)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体(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旋转体(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插孔(31)在上下方向偏离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51),且所述第二插孔(32)在上下方向偏离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52);所述旋转体(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部具有下腔室(11),所述下腔室(11)内设有第一金属电极(51)和第二金属电极(52);盖体(2),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上侧,所述盖体(2)内具有上腔室(21);旋转体(3),位于所述上腔室(21)内,所述旋转体(3)上具有第一插孔(31)和第二插孔(32),所述旋转体(3)与所述盖体(2)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体(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旋转体(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插孔(31)在上下方向偏离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51),且所述第二插孔(32)在上下方向偏离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52);所述旋转体(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插孔(31)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51)上下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插孔(32)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52)上下相对设置;中隔板(6),位于所述上腔室(21)和所述下腔室(11)之间,且所述中隔板(6)上具有第三插孔(61)和第四插孔(62),所述第三插孔(61)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51)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插孔(62)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52)上下相对设置;以及滑块(4a、4b),与所述旋转体(3)连接,所述旋转体(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块(4a、4b)与所述盖体(2)锁合连接;所述滑块(4a、4b)包括本体部(41),所述本体部(41)的一端设有锁合部(42)、另一端与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盛初
申请(专利权)人:李盛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