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观光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34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观光台,所述VR观光台包括VR眼镜、支撑模块和交互模块。所述VR观光台为VR一体机配备了支撑模块,使用户体验VR技术时不再需要佩戴VR眼镜,同时方便将VR观光台投放到更多的场景;交互模块的设置,使用户更好地操纵VR眼镜,提高了VR观光台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观光台
本技术涉及VR眼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VR观光台。
技术介绍
Virtual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VR设备可分为三类:外接式头戴设备、一体式头戴设备和移动端头显设备。VR头显设备主要指VR眼镜,VR眼镜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由于技术限制,VR眼镜的设计还不够合理,普遍存在佩戴不方便的问题。为此,VR体验服务提供方还需要为VR眼镜配备相应的人员,指导和服务VR眼镜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受限于以上因素,VR眼镜可应用的场景较少,不利于VR眼镜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VR眼镜佩戴不方便、需要专人服务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VR观光台,所述VR观光台为VR眼镜配备有支撑装置,可投放在多种场景,解决了人们不能便捷体验VR技术的困扰。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R观光台,所述VR观光台包括依次连接的VR眼镜外壳、支撑架、支撑柱和支撑底板;所述VR眼镜内嵌在VR眼镜外壳内;所述交互模块包括自助视距调节旋钮、控制棍、扬声器、旋转码盘和俯仰码盘;所述自助视距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VR眼镜外壳的顶端;所述控制棍设置在VR眼镜外壳的两侧;所述旋转码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和支撑柱的连接处,所述俯仰码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VR眼镜外壳的连接处。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VR眼镜外壳为六面体结构,VR眼镜外壳的其中一面加工为圆弧面,另外五个面为封闭平面。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VR眼镜外壳的圆弧面中设置有不规则通孔和三角形凹槽。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VR眼镜外壳顶端的封闭平面开有直槽型通孔,所述自助视距调节旋钮设置在直槽型通孔内;所述VR眼镜外壳底部的封闭平面开有多个圆形通孔。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不规则通孔内侧还设置有环形围绕的硅胶套。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包括轴承室和两个L型架;所述L型架下端连接固定在轴承室的两侧,上端基于活动铰链与所述VR眼镜外壳两侧相连接。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棍包括棍体、滑套和复位件;所述滑套固定在所述VR眼镜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棍体底端与所述滑套滑动配合,顶端从所述VR眼镜外壳中伸出;所述复位件穿过棍体和滑套。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棍体底端外周设置有拨片,所述滑套对应于所述拨片的位置上设置有拨片槽,所述拨片槽的两侧的限位位置上设置有微动开关。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棍体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VR眼镜外壳、支撑架和支撑柱的材质为高强度铝材;所述支撑底板的材质为高碳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VR观光台,所述VR观光台中为VR眼镜配备了支撑模块,VR眼镜可基于支撑模块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大角度范围地俯仰和滚转,使用户体验VR技术时不再需要佩戴VR眼镜,同时方便将VR观光台投放到更多的场景;交互模块的设置,使用户更好地操纵VR眼镜,提高了VR观光台的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R观光台的三维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R观光台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R眼镜和VR眼镜外壳的三维结构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交互模块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棍的三维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R观光台的三维结构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R观光台,所述VR观光台包括VR眼镜1、支撑模块2和交互模块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R观光台的正视图。结合图1示出的VR观光台三维结构视图,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模块2包括VR眼镜外壳12、支撑架21、支撑柱22和支撑底板23。所述支撑柱22固定在支撑底板23上,所述支撑架21基于滚动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柱22的上端。具体的,所述支撑架21包括轴承室211和两个L型架212。所述轴承室基于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22的上端;所述两个L型架212下端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轴承室211的两侧;所述两个L型架212上端分别基于活动铰链与所述VR眼镜外壳12两侧相连接。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R眼镜和VR眼镜外壳的三维结构视图。具体的,所述VR眼镜外壳12为六面体结构,其中一个面加工为贴近人脸的圆弧面,另外五个面为封闭平面;其中,所述圆弧面中设置有用于供VR眼镜1安装的不规则通孔和贴合鼻子轮廓的三角形凹槽121。所述VR眼镜1经由不规则通孔嵌入到VR眼镜外壳12内,VR眼镜1设置有双目镜片的一侧从不规则通孔伸出到外部,用户通过VR眼镜1的双目镜片观看影像;所述三角形凹槽121加工为贴近人脸鼻子的曲面,更加贴近人脸,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更高;特别的,所述不规则通孔内侧还可以设置有环形围绕的硅胶套122,硅胶套122质地柔软且有弹性,能有效提高用户在体验过程中脸部与VR眼镜外壳12接触时的舒适度,且对VR眼镜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所述VR眼镜外壳12顶端的封闭平面开有供视距调节旋钮安装的直槽型通孔123。所述VR眼镜外壳12、支撑架21和支撑柱22选用高强度铝材,高强度铝材成形性和切削性好,便于加工;所述VR眼镜外壳12、支撑架21、支撑柱22都可根据需要定制造型且在加工过程中一次成型。高强度铝材还有耐蚀性能好的特点,延长了VR观光台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底板23的材质为高碳钢,高碳钢有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高碳钢制成的支撑底板23能将VR观光台牢固地固定在各种场景,保证了VR观光台的使用寿命。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交互模块的结构框图。由于VR眼镜1内嵌在VR眼镜外壳12中,因此,VR眼镜1上的控制按钮在本技术实施例的观光台中不可用,此外,VR眼镜播放的声音很难从VR眼镜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观光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R观光台包括VR眼镜、支撑模块和交互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VR眼镜外壳、支撑架、支撑柱和支撑底板;所述VR眼镜内嵌在VR眼镜外壳内;所述交互模块包括自助视距调节旋钮、控制棍、扬声器、旋转码盘和俯仰码盘;所述自助视距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VR眼镜外壳的顶端;所述控制棍设置在VR眼镜外壳的两侧;所述旋转码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和支撑柱的连接处,所述俯仰码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VR眼镜外壳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观光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R观光台包括VR眼镜、支撑模块和交互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VR眼镜外壳、支撑架、支撑柱和支撑底板;所述VR眼镜内嵌在VR眼镜外壳内;所述交互模块包括自助视距调节旋钮、控制棍、扬声器、旋转码盘和俯仰码盘;所述自助视距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VR眼镜外壳的顶端;所述控制棍设置在VR眼镜外壳的两侧;所述旋转码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和支撑柱的连接处,所述俯仰码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VR眼镜外壳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VR观光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外壳为六面体结构,VR眼镜外壳的其中一面加工为圆弧面,另外五个面为封闭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VR观光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外壳的圆弧面中设置有不规则通孔和三角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VR观光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外壳顶端的封闭平面开有直槽型通孔,所述自助视距调节旋钮设置在直槽型通孔内;所述VR眼镜外壳底部的封闭平面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集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