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NA编码的多通道彩色图像混沌加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彩色图像混沌加密方法,涉及数字图像加密
技术介绍
信息安全是当今通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存储和传输能力的显著提高,多媒体数据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传输。数字图像作为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大数据量、高冗余性和相邻像素间的强相关性等特点。如何保证数字图像安全,防止非法使用和获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传统加密算法(DES、AES、RAS)不能满足数字图像加密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双重要求[2-3]。混沌系统所具有的对初始条件和控制参数的敏感性、伪随机特性和状态遍历性,能很好地满足图像加密系统的要求,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混沌加密领域的研究。混沌系统分为两类:低维混沌(一维或二维)和高维混沌[4-5]。虽然低维混沌系统拓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其有很多缺陷,例如密钥空间小、安全性差[6-7]。文献[6]提出的基于一维混沌系统的加密算法分为5个步骤:随机像素插入、行分离、一维替换、行组合和图像旋转。该方案的图像旋转仅对密码图像扩散起作用,对图像置乱影响并不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DNA编码的多通道彩色图像混沌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实现过程为:首先利用六维离散超混沌系统产生六组混沌序列,由哈希函数SHA‑256产生所述系统迭代初始值;通过混沌序列确定DNA编码规则、DNA计算规则;通过所述哈希函数SHA‑256确定加密轮数;其次,提取彩色图像的RGB彩色分量,对各分量作DNA编码分别得到DNA矩阵并合并,构建重组DNA矩阵,同时执行行列置乱操作;然后,将置乱的重组DNA矩阵拆分成三个大小相同的矩阵,分别与经DNA编码后的三个混沌密钥矩阵进行DNA计算,再对得到的三个矩阵执行DNA解码操作得到解码矩阵;对图像完成基于DNA编码的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NA编码的多通道彩色图像混沌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实现过程为:首先利用六维离散超混沌系统产生六组混沌序列,由哈希函数SHA-256产生所述系统迭代初始值;通过混沌序列确定DNA编码规则、DNA计算规则;通过所述哈希函数SHA-256确定加密轮数;其次,提取彩色图像的RGB彩色分量,对各分量作DNA编码分别得到DNA矩阵并合并,构建重组DNA矩阵,同时执行行列置乱操作;然后,将置乱的重组DNA矩阵拆分成三个大小相同的矩阵,分别与经DNA编码后的三个混沌密钥矩阵进行DNA计算,再对得到的三个矩阵执行DNA解码操作得到解码矩阵;对图像完成基于DNA编码的加密;最后,对解码矩阵执行扩散加密操作,在基于DNA编码加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混沌序列的扩散加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NA编码的多通道彩色图像混沌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维离散超混沌系统的表示式如式(1)所示:x(n+1)=0.28x(n)+0.18y(n)-0.12z(n)+0.48p(n)-0.02q(n)-0.42w+mod(c6p(n),d6)y(n+1)=0.12x(n)+0.52y(n)-0.18z(n)+0.42p(n)-0.08q(n)-0.48w+mod(c1x(n),d1)z(n+1)=0.10x(n)+0.40y(n)+0.00z(n)+0.30p(n)+0.00q(n)-0.40w+mod(c2y(n),d2)q(n+1)=-0.02x(n)+0.28y(n)+0.18z(n)+0.48p(n)-0.12q(n)-0.52w+mod(c3z(n),d3)w(n+1)=-0.08x(n)+0.22y(n)-0.28z(n)+0.32p(n)+0.32q(n)-0.28w+mod(c4q(n),d4)p(n+1)=0.00x(n)+0.30y(n)-0.20z(n)+0.40p(n)-0.20q(n)-0.00w+mod(c5w(n),d5)(1)式中:mod(·,·)是系统反馈控制器,其中c1=2.3×107,c2=3.2×107,c3=5.0×107,c4=4.0×107,c5=6.0×107,c6=2.3×107;d1=219,d2=220,d3=221,d4=222,d5=223,d6=224;式(1)所述系统的六个李氏指数分别为:LE1=17.3878,LE2=17.3877,LE3=17.3876,LE4=17.3875,LE5=17.3872,LE6=17.3871,六个指数均为正值,满足超混沌系统的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DNA编码的多通道彩色图像混沌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一、利用六维离散超混沌系统产生六组混沌序列以及通过所述哈希函数SHA-256确定加密轮数的过程为:(1)使用哈希函数SHA-256将明文图像和初始密钥进行关联,具体流程:设输入的彩色明文图像大小为M*N,提取明文图像的R、G和B彩色分量,得到三个大小为M*N的图像矩阵;将图像矩阵分别转化成长度为MN的一维向量Rin、Gin和Bin;利用三个一维向量计算向量Vin,具体如式(2)所示:Vin=mod(Rin+Gin+Bin,256)⊕((Rin⊕Gin)+(Rin⊕Bin)+(Gin⊕Bin))/3(2)式中:⊕表示按位异或运算符,mod(·,·)代表取模运算;(2)将初始密钥int_x、int_y、int_z、int_q、int_w、int_p和Vin作为哈希函数SHA-256的输入,输出结果为256bit的消息摘要,按每4bit划分为十六进制数;将十六进制数均分为32组,由hi,1hi,2(i=1,2,3,…,32)表示;再将每组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d(i)(i=1,2,…,32);hi,1hi,2(i=1,2,3,…,32)表示一个含有两位十六进制数的数,下标i表示第i组十六进制数,hi,1表示第i组十六进制数的第一位数,hi,2表示第i组十六进制数的第二位数;(3)初始密钥int_x、int_y、int_z、int_q、int_w和int_p,以int_x为例,按式(3)所示方法进行处理:x(0)=mod(round(int_x*215),256)(3)(4)分别将(3)中所求的参数x(0)、y(0)、z(0)、q(0)、w(0)和p(0)按式(4)处理,得到更新后的参数x(0)、y(0)、z(0)、q(0)、w(0)和p(0);(5)再分别使用int_x、int_y、int_z、int_q、int_w和int_p对应更新x(0)、y(0)、z(0)、q(0)、w(0)和p(0),按式(5)处理,以x(0)更新为例:x(0)=int_x+x(0)/(215)(5)得到混沌系统的初始迭代值x(0)、y(0)、x(0)z(0)、q(0)、w(0)和p(0)后,求取加密轮数K:K=mod((d(30)+d(31)),4)(6)(6)按如下规则处理K:如果K等于0或者1,那么K等于2;其他情况下K=K+1;(7)求取混沌序列,将x(0)、y(0)、z(0)、q(0)、w(0)和p(0)作为初始值参与混沌系统方程迭代,迭代次数为(1024+65536),其中,前1024个值是为了避免混沌系统的暂态效应;计算得到的混沌序列记为M,将M拆分为M1和M2两部分:M1=reshape(uint8(mod(round(M(:,1:1024)),256)),1,1024*6)(7)M2=M(:,1025:65560)(8)式中:reshape(A,m,n)是矩阵变换函数,功能是重新调整矩阵A的行数、列数,m和n分别为调整后的行数和列数;(8)计算M2的每行最小值,并更新六组混沌序列的最小值;每组混沌序列的最小值表示为min_value(i)(i=1,2,3,4,5,6);按照如式(9)所示方法进行更新:min_value(i)=abs(min(M2(i,:)))+8(9)式中:min(.)是最小值函数,abs(.)是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守强,吴晨晨,王玉静,谢金宝,王庆岩,梁欣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