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站的着陆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24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站的着陆台,带有用于船舶(30)的系泊部位(28),直升机(26)的着陆坪(25),以及一从系泊部位和着陆坪引向设施的公共桥(32)。(*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着陆台,特别是用于海上风力发电设施,一如 1之中所述。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通常需要一着陆台或着陆桥台,以致飞机、船舶,特别是船舶,能够保证供应和运输服务。在小型海上设施的情况下,这些是通常的简易栈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拴紧小船。在较大的供应船舶靠岸所在的较大海上设施的情况下,靠岸设施具有较为昂贵和复杂的结构并具有比如物资中间贮存设备,诸如燃料罐和诸如起重机一类的装载设备。直升机,由于其较低的工作承载能力,通常用于人员的快速运送。如果,由于风速高和海浪大,船舶难以靠岸,达到不可能的地步,则直升机临时成为唯一的供应和运输方案。许多不具有任何直升机着陆坪的海上设施,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则只能以如下方式用直升机予以供应,即已经飞至设施的直升机保持在空中并比如借助于直升机上的一部钢缆绞车来实现供应或检查。这种飞行动作是困难而又危险的。包括许多设置在海上的各个风力发电设施的海上风力围场,还有其他比如小型的各个海上设施,由于其结构原因,几乎不能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在其上面设置一个直升机着陆坪。此外,在风力发电设施的情况下,由于风力发电设施旋转的转子各叶片所致,当飞向设施时对于直升机的危险成为另外一项严重的问题。分别把船舶系泊部位或锚位配置在各基础支柱上和把直升机着陆坪配置在钻塔的较高位置处,一如从海上井设所知那样,由于在风力发电设施的情况下转子被配置所在的部位所致,基本上是不成问题的,以及,在海上设施上空间方面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由于分别要求的后勤和为此所需的各自空间,这会导致建筑空间的无益浪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和直升机着陆台,虽然结构简单,但可以用在海上和岸上设施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之中所述的各项特点的着陆台而达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有利的结构在所附各项权利要求中予以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一种着陆台具有一船舶系泊部位或锚位和一直升机着陆坪。着陆台特别是可以设置在海上风力发电设施上,但也可以设置在竖立在河岸上或海岸上的设施上。按照本专利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条从系泊部位和着陆坪到设施的公共连接通路。这样,按照本专利技术,后勤设备可以如此建立,即它们可以结合起来用于系泊部位和着陆坪。这些是比如登岸的人可以(最初)在其中寻求庇护的一些建筑物,已经着陆或准备好集中可以保存在中间储库之中的物资,而且还有排列在一起的燃料储库,以及导航设备,可能包括信号导航灯具、无线电导向发射器、而且还有带有雷达监视的领航室。由于任何一类的特别是海上设施显著地在其空间方面在根本上是高度受限的,所以,按照本专利技术把勤务上相关的各部位(从设施到外部世界的船舶和直升机运输连接区)集中起来是极为有益的。公共着陆台,最好是带有可以结合使用的后勤设备,适合地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公共连接通路从着陆台集中运输到设施,随后在那里按照后勤上简单的可规划方法以任何所需方式实现从公共连接通路开始的进一步分配。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着陆台最好是安装于一种具发电机由一围绕水平轴线在塔架端头(吊舱)处转动的转子来驱动的海上风力发电设施。在此情况下,直升机着陆坪,为了保证安全起飞和着陆,远离开吊舱最好是至少一转子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优选地,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着陆台在海中具有独立的基础,也就是说,系泊部位和着陆坪支承在海床上的基础上或浮动地支承在海面上,更为具体地说,各别地或彼此分离地和按照这类支承的任一组合。着陆台最好是设置在设施的主背风面处设施的侧面。这样,着陆台就适当地设置在风被遮挡的设施附近,以致风和海浪都被设施截断并且只以减缓的力量作用在着陆台上。按照本专利技术,这种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如果着陆台可取地围绕海上设施可转动地安装起来并因而总是由于海水汇流而取向在设施的背风面。特别适合于这本专利技术这一实施例的是着陆台的浮动基础,它比如可以是状为一大面和浮筒,可以借助于比如一桥梁连接于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的底座区域并随后比如借助于底座周边上的一环状套筒或一转子构件被支承在那里。在用于风力发电设施时,这种结构设计具有另一显著的优点发动机螺旋桨旋转的转子各叶片非常突出对于飞向设施的直升机代表着巨大危险。不过,如果现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着陆台由风使之取向到风力发电设施的背风面,着陆台上方的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发电机螺旋桨的旋转范围以外,因为后者按照其功能相对于背风面是顶风沿横向取向的-换句话说相对于风向,发电机螺旋桨的转动平面那时虽然沿垂直方向处在着陆台上方空间的上游而不会切割此空间。其次,直升机可以良好地进入而顶风着陆在着陆台上,不会受设施阻碍。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带有浮动基础的着陆台实施例还具有的优点是,就其高度而言,它顺遂海潮的运动,这一点对于船舶的系泊定位具有显著的优点。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着陆台最好是一种由钢制框架、板件、混凝土和/或木材的任一组合所建成的结构,相对于海水和其他一些环境作用具有适当的腐蚀防护。本专利技术的各最佳实施此后参照各附图予以说明,各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表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图2表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在两图中,等同的各部件或以某种方式彼此对应的各部件都用同样的一些参照编号表明。参照图1和图2,其中所示是一种海上风力发电设施2,具有一转子4,转动轴线基本上是水平的。转子4连接于或联接于一吊舱(pod)6之中的发电机(未画出)。吊舱6(或图示的机壳)可以由一同样配置在吊舱之内的一传动装置(未画出)使之相对于当前风向9围绕铅直轴线取向。吊舱6连同转子4装在可围绕轴线8转动的一塔架10的端部上。风力发电设施2的塔架10借助于一混凝土基础14a如图1之中所示并借助于海床16上的各侧面斜撑14b如图2之中所示固定地竖立在海上。示于图1和图2两者之中的两种风力发电设施2各自具有一着陆台20a,20b。示于图2之中的着陆台20a状为一钢制框架结构,带有一混凝土平台22,并在设施2侧面牢固地固定于风力发电设施2的塔架10和通过海床16上海水12中的一种钢制结构立柱24本身以固定方式予以支承。顶面处的水平混凝土平台22构成一直升机26的着陆坪25。特别是在平台22的边缘28处,离开塔架10最远,平台22连同立柱24一起-后者从该边缘28垂直向下伸向海床16-构成一系泊部位或锚位,状为一用于船舶30的桥台。直升机26着陆坪25和船舶30系泊部位28通过平台22连接起来,后者由一着陆坪和系泊部位28与风力发电设施2塔架10之间的公共连接通路32固定于塔架10。因而,借助于直升机26或船舶30转装到着陆台20上的人员和设备,通过公共连接通路32,循着一公共路径经由一门34进入塔架10,在那里,比如借助于一电梯(未画出),他们在塔架10里可以被送往其端头处的吊舱6,如果比如维修和保养作业必须在那里进行的话。着陆台20a,相对于风力发电设施2所在处的某一主风向设置在其背风面并一如所述牢固地固定在那里。这样,风和海浪作用于着陆坪25和作用于系泊部位28的力就在风从主风向吹送时被塔架所破断。直升机26在着陆坪25上的安全起飞和着陆是由着陆坪25与由转子各叶片4的端头所描出的直径之间的一足够大的铅直距离予以保证的。现在参看图1,风力发电设施2具有一着陆台20b,因此后所述各项特点而不同于图2之中的着陆台20a。示于图1之中的着陆台20b是一钢板/钢制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平台22支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的着陆台,包括: 一船舶(30)系泊部位(28), 一直升机(26)着陆坪(25),以及 一从系泊部位(28)和着陆坪(25)到所述设施的公共连接通路(3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洛伊斯沃本
申请(专利权)人:阿洛伊斯沃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