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04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包括水箱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的底部高于外壳的底部,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风道,风道的入风口位于外壳侧壁,风道的出风口位于壳体顶面,水箱设于内壳中,水箱的出水口位于内壳底部的通孔处,风道中装有吸水材料,吸水材料的底部延伸到壳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吸水材料放置在壳体夹层的风道中,吸水材料填充在风道中,当水箱中的水流到壳体底部,吸水材料就会吸取水,风流经吸水后的吸水材料就自动对气流进行加湿,该过程不会产生水雾,不污染室内环境;无噪音,无需电源,节约能源;能适用各种风源下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雾加湿模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加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无雾加湿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湿器多采用超声波将水雾化,将其吹入空中。这种加湿方法易在加湿设备附近形成水珠,污染室内环境,且超声波耗能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无雾加湿模块结构,使吸水材料能够吸取到水,并使风通过吸水材料,从而将空气加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包括水箱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的底部高于外壳的底部,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风道,风道的入风口位于外壳侧壁,风道的出风口位于壳体顶面,水箱设于内壳中,水箱的出水口位于内壳底部的通孔处,风道中装有吸水材料,吸水材料的底部延伸到壳体底部。进一步的,水箱的出水口处安装有限流阀。其中,所述限流阀包括阀体、阀瓣和阀杆,所述阀体安装在水箱上,阀体顶面有阀口,阀瓣位于阀体上方并与阀口适配,阀杆的上端穿过阀体的介质通道与阀瓣连接,在阀瓣和阀杆自重的作用下,阀瓣关闭阀口。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阀杆底部设有压板,弹簧套装在阀杆上,弹簧下端与压板连接,阀体的介质通道的直径小于弹簧的内径。进一步的,弹簧上端与阀瓣连接。优选地,吸水材料的顶部延伸到壳体顶部。进一步的,入风口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边与竖直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圆柱形,内壳与外壳同轴设置。其中,外壳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入风口。进一步的,壳体的高度大于壳体的直径,外壳上下设有至少两组入风口,每组入风口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入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吸水材料放置在壳体夹层的风道中,吸水材料填充在风道中,当水箱中的水流到壳体底部,吸水材料就会吸取水,风流经吸水后的吸水材料就自动对气流进行加湿,无水雾,不污染室内环境;无需电源,节约能源;2.本技术中的限流阀在外力(例如风力)作用下开启,用无源设计,无噪音,能适用各种风源下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3是关闭时限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打开时限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内壳、3-外壳、4-入风口、5-出风口、6-限流阀、7-吸水材料、8-提手、61-阀体、62-阀瓣、63-阀杆、64-弹簧、65-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包括水箱1和壳体,壳体包括内壳2和外壳3,内壳2的底部高于外壳3的底部,内壳2与外壳3之间形成风道,风道的入风口4位于外壳3侧壁,风道的出风口5位于壳体顶面,水箱1设于内壳2中,水箱1的出水口位于内壳2底部的通孔处,风道中装有吸水材料7,吸水材料7的底部延伸到壳体底部,吸水材料7的顶部延伸到壳体顶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水箱1的出水口处安装有限流阀6。如图3所示,限流阀6包括阀体61、阀瓣62和阀杆63,阀体61安装在水箱1上,阀体61顶面有阀口,阀瓣62位于阀体61上方并与阀口适配,阀杆63的上端穿过阀体61的介质通道与阀瓣62连接,在阀瓣62和阀杆63自重的作用下,阀瓣62关闭阀口。当水箱中装有水时,在水的压力下,阀瓣62关闭得更紧密。当风经入风口4进入内外壳之间,风力可推动阀杆63向上移动,继而打开阀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限流阀6还包括弹簧64,阀杆63底部设有压板65,弹簧64套装在阀杆63上,弹簧64下端与压板65连接,阀体61的介质通道的直径小于弹簧64的内径。弹簧64上端与阀瓣62连接。其中,入风口4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边与竖直方向平行,条形的入风口4便于增大直接进入吸水材料7中的风量,继而可以增强加湿速度。壳体为圆柱形,内壳2与外壳3同轴设置。外壳3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入风口4。壳体的高度大于壳体的直径,外壳3上下设有至少两组入风口,每组入风口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入风口4,这样利于进一步增大直接进入吸水材料7中的风量。外壳3顶部设有提手8,方便提拿和搬动。使用时将设备放置于风源的出风口,风经入风口4流经吸水材料,自动对气流进行加湿,达到将空气加湿的目的。该方式不产生水雾,不污染室内环境;无需电源,节约能源,且无噪音。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内壳(2)和外壳(3),内壳(2)的底部高于外壳(3)的底部,内壳(2)与外壳(3)之间形成风道,风道的入风口(4)位于外壳(3)侧壁,风道的出风口(5)位于壳体顶面,水箱(1)设于内壳(2)中,水箱(1)的出水口位于内壳(2)底部的通孔处,风道中装有吸水材料(7),吸水材料(7)的底部延伸到壳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内壳(2)和外壳(3),内壳(2)的底部高于外壳(3)的底部,内壳(2)与外壳(3)之间形成风道,风道的入风口(4)位于外壳(3)侧壁,风道的出风口(5)位于壳体顶面,水箱(1)设于内壳(2)中,水箱(1)的出水口位于内壳(2)底部的通孔处,风道中装有吸水材料(7),吸水材料(7)的底部延伸到壳体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水箱(1)的出水口处安装有限流阀(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雾加湿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阀(6)包括阀体(61)、阀瓣(62)和阀杆(63),所述阀体(61)安装在水箱(1)上,阀体(61)顶面有阀口,阀瓣(62)位于阀体(61)上方并与阀口适配,阀杆(63)的上端穿过阀体(61)的介质通道与阀瓣(62)连接,在阀瓣(62)和阀杆(63)自重的作用下,阀瓣(62)关闭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雾加湿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先伟廖代洲唐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派斯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