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01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磁炉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玻璃面板上开设安装测温探头的测温孔,使测温探头不通过玻璃面板就能直接检测到加热器皿底部的温度,提高了测温的精度;通过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可实现连续功率从数十瓦到几千瓦输出的控制,当其功率调小到一定值时,利用在过零时关断和打开双向可控硅来控制向后级提供电能;当双向可控硅导通时电能通过双向可控硅向后级提供电能;当双向可控硅截止时,通过与双向可控硅并联的电容来向后级提供一个微弱的电能,以保证后级电路不会停止工作,避免了频繁启动的噪声,实现了连续小功率控制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磁炉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炉灶的对被加热器皿的温度检测均是利用微晶玻璃面板下面的测温深头通过微晶玻璃面板传递下来的温度来测量的。其存在这温度延时滞后,误差大的问题。另外由于器皿底部变形,环境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对器皿温度测量的精度。另外现有电磁炉的小功率输出都是采用间断加热方式实现的,虽然实现了整体功率输出,但烹饪效果就很不理想。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电磁炉灶温度检测误差大和采用间断加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玻璃面板、弹性胶架、测温探头和底部托盘;所述玻璃面板上开设有测温孔,所述弹性胶架嵌入所述测温孔内并通过胶粘结在一起,所述测温探头镶嵌在所述弹性胶架中部;所述底部托盘设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弹性胶架为圆柱体,所述弹性胶架底部外侧壁周向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固定于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底部托盘之间;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由限流电容C1、双向可控硅SCR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1,所述限流电容C1串联在交流电输入线路上,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和所述电阻R5均与所述限流电容C1并联,所述电阻R6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的门极G和主端子T1,所述电阻R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的门极G和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一端,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另一端和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的主端子T2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由发光二极管LED通过光照进行控制;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和所述限流电容C1串联后再与所述电阻R5并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玻璃面板上开设安装测温探头的测温孔,使测温探头不通过玻璃面板就能直接检测到加热器皿底部的温度,提高了测温的精度;通过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可实现连续功率从数十瓦到几千瓦输出的控制,在大功率状态下打开双向可控硅,使其在全段工作状态下均为导通状态,当其功率调小到一定值时,利用在过零时关断和打开双向可控硅来控制向后级提供电能;当双向可控硅导通时电能通过双向可控硅向后级提供电能;当双向可控硅截止时,通过与双向可控硅并联的电容来向后级提供一个微弱的电能,以保证后级电路不会停止工作,避免了频繁启动的噪声,实现了连续小功率控制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电磁炉的测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图的一种实施方式。图3为本技术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图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玻璃面板1、测温孔101、弹性胶架2、测温探头3、底部托盘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及其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玻璃面板1、弹性胶架2、测温探头3和底部托盘4;玻璃面板1上开设有测温孔101,弹性胶架2嵌入测温孔101内并通过胶粘结在一起,测温探头3镶嵌在弹性胶架2中部;底部托盘4设于玻璃面板1的底部;其中,弹性胶架2为圆柱体,弹性胶架2底部外侧壁周向设有凸起,凸起固定于玻璃面板1与底部托盘4之间;控制电路包括由限流电容C1、双向可控硅SCR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1,限流电容C1串联在交流电输入线路上,双向可控硅SCR1和电阻R5均与限流电容C1并联,电阻R6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双向可控硅SCR1的门极G和主端子T1,电阻R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双向可控硅SCR1的门极G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另一端和双向可控硅SCR1的主端子T2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由发光二极管LED通过光照进行控制;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4,电阻R4和限流电容C1串联后再与电阻R5并联。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玻璃面板1上的测温孔101内安装有测温探头3,测温探头3可不通过玻璃面板1就能直接检测到加热器皿底部的温度,因此大大提高了测温的精度;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可实现连续功率从数十瓦到几千瓦输出的控制,在大功率状态下打开双向可控硅SCR1,使其在全段工作状态下均为导通状态,当其功率调小到一定值时,利用在过零时关断和打开双向可控硅SCR1来控制向后级提供电能;当双向可控硅SCR1导通时电能通过双向可控硅SCR1向后级提供电能;当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时,通过与双向可控硅并联的限流电容C1来向后级提供一个微弱的电能,以保证后级电路不会停止工作,避免了频繁启动的噪声,实现了连续小功率控制技术;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小功率控制技术改进型电路原理图,其中限流电容C1串联一只小阻值的电阻R4后与双向可控硅控SCR1并联。其工作原理和图2相同。其增加一只小阻值的电阻R4,是保护双向可控硅控SCR1,避免其在非过零时打开而损坏SCR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面板(1)、弹性胶架(2)、测温探头(3)和底部托盘(4);所述玻璃面板(1)上开设有测温孔(101),所述弹性胶架(2)嵌入所述测温孔(101)内并通过胶粘结在一起,所述测温探头(3)镶嵌在所述弹性胶架(2)中部;所述底部托盘(4)设于所述玻璃面板(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面板(1)、弹性胶架(2)、测温探头(3)和底部托盘(4);所述玻璃面板(1)上开设有测温孔(101),所述弹性胶架(2)嵌入所述测温孔(101)内并通过胶粘结在一起,所述测温探头(3)镶嵌在所述弹性胶架(2)中部;所述底部托盘(4)设于所述玻璃面板(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胶架(2)为圆柱体,所述弹性胶架(2)底部外侧壁周向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固定于所述玻璃面板(1)与所述底部托盘(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炉灶的连续小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由限流电容C1、双向可控硅SC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澳特莱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