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85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切换机构,排气切换机构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风机;第一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扩散段、收缩段和下端;所述第一气管设置有可封闭所述上端的控制阀;所述收缩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扩散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的侧身,且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收缩段与扩散段的连接处;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气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气管中,通过控制阀控制切换吸气和排气的模式,在控制阀开启时,通过第二气管向第一气管排气时,促使第一气管吸气,并有放大第一气管吸气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切换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排气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在烹调中会产生含有二氧化碳和/或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燃烧废气的燃气灶具的替代,可以进行加热烹调而不产生燃烧废气的电气灶具或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IH烹调加热器)得到普及,采用全电气化厨房的家庭正在增多。在使用不产生燃烧废气的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烹调中,产生的污染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因此,只要对污染空气进行净化就可以使其循环(回流)到室内。采用使污染空气净化并返回至室内的室内循环方式,可以消除例如引起室内空气压力变化、室内环境污染、以及供暖热量等的室内空调能量损失等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现有的室外排气方式的吸油烟机将由空调等的供暖设备加热了的室内空气连同污染空气一起排放到室外,因而会使室内温度降低,从而成为导致室内空调能量的热量损失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室内循环方式的吸油烟机不进行室外排气,因而被加热了的室内空气不会散逸到室外,从而成为在获得可以提高居住空间等的热效率的效果等的节能措施方面有效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排气切换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扩散段、收缩段和下端;所述第一气管设置有可封闭所述上端的控制阀;所述收缩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扩散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增大;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的侧身,且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收缩段与扩散段的连接处;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气管中。优先地,所述收缩段与扩散段的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二气管的内径。优先地,所述收缩段的内壁与下端的内壁光顺过渡;所述扩散段的内壁与上端的内壁光顺过渡。优先地,所述扩散段内壁的锥度小于所述收缩段内壁的锥度。优先地,所述上端的内径等于所述下端的内径。优先地,所述控制阀包括阀门和驱动阀门的驱动件。优先地,所述阀门处于上端的内腔中,所述阀门设置转轴,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上端的侧身。优先地,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与第一锥齿啮合的第二锥齿。优先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气管中,通过控制阀控制切换吸气和排气的模式,在控制阀开启时,通过单个风机可实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都能吸气,其中,通过第二气管向第一气管排气时,促使第一气管吸气,并有放大第一气管吸气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排气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吸油烟机中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利用排气切换机构进行切换排气的实施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管100、第二气管200和风机300,所述第一气管1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管200的侧身,所述风机300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管200上,通过所述风机300作为动力使得第二气管200吸气体,气体进入第一气管100中,使得第一气管100中的内腔产生负压,进而使得第二气管200一端吸气体;并最终由第一气管100的另一端排出气体。第一气管100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110、扩散段120、收缩段130和下端140;所述第一气管100设置有可封闭所述上端110的控制阀150;所述收缩段130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扩散段120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增大;第二气管200,所述第二气管2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100的侧身,且所述第二气管200与所述第一气管100连通;所述第二气管200与第一气管10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收缩段130与扩散段120的连接处。具体的在启动风机300时,此时控制阀150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气管200吸气并排到所述第一气管100内,气体开始进入第一气管100中,第二气管200和第一气管100的连接处的内腔的上方出现真空区域,使得第一气管100从下端140吸气,从上端110排气,也就是说,在控制阀150是开启状态时,所述该机构可实现双吸,并由第一气管100的上端110排出。控制阀15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气管200吸气,并排到第一气管100中,第一气管100的上端110不能排出气体,因此,逐渐聚集在第一气管100中的气体便从第一气管100的下端140排出。所述收缩段130与扩散段120的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二气管200的内径,第一气管100吸气体的流量大于第二气管200吸气体的流量,启动风机300时,第二气管200的吸气排往第一气管100中,促使所述第一气管100吸气,因所述收缩段130与扩散段120的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二气管200的内径,所述第一气管100吸气量也大于所述第二气管200的吸气量,在本次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收缩段130与扩散段120的连接处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气管200的内径的比在5:1到15:1之间。为了减少第一气管100的吸气阻力,减小第一气管100在吸气时,气体的能量遗失,所述收缩段130的内壁与下端140的内壁光顺过渡;所述扩散段120的内壁与上端110的内壁光顺过渡,这样可使得第一气管100在吸气排气时更加流畅。所述扩散段120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收缩段130的轴向长度,所述扩散段120的内壁锥度小于收缩段130的内壁锥度,在第二气管200排到到第一气管100中时,扩散段120和收缩段130附近会出现真空处,收缩段130出现定向往上走的风,因收缩段130内壁的锥度大,与扩散段120相比,定向往上的风成为主力风,使得第一气管100中的气体定向往上走,即第一气管100中的下端140吸气,第一气管100中的上端110排气。所述上端110的内径等于所述下端140的内径,可方便安装,同时上端110和下端140可采用相同的管件,容易取材,节省成本。所述控制阀150包括阀门151和驱动阀门151的驱动件152,具体的是,驱动件152可驱动阀门151开启和关闭,阀门151关闭时,阀门151封住第一气管100的上端110,这样可避免气体从上端110排出,进而促使第一气管100中的气体从所述第一气管100的下端140排出,所述阀门151开启时,第一气管100中的下端140吸气,第一气管100中的上端110排气。所述阀门151处于上端110的内腔中,所述阀门151设置转轴151a,转轴151a的两端均穿出所述上端110的侧身。在本次实施例中,转轴151a转动可使得阀门151处于平面进而封住所述上端110,转轴151a带动阀门151转动使得阀门151与水平面的夹角在0-180度。所述转轴151a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151b,所述驱动件152设置有与第一锥齿151b啮合的第二锥齿152a。所述驱动件152为电机。利用排气切换机构进行切换排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风机300使得第二气管200吸气排入第一气管100中的中间段中,使第一气管100内腔产生负压,进而促使第一气管100自下端140吸气并由上端110排出;驱动驱动件152使控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扩散段、收缩段和下端;所述第一气管设置有可封闭所述上端的控制阀;所述收缩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扩散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增大;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的侧身,且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收缩段与扩散段的连接处;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气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扩散段、收缩段和下端;所述第一气管设置有可封闭所述上端的控制阀;所述收缩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扩散段的内径自下往上逐渐增大;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的侧身,且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收缩段与扩散段的连接处;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气管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与扩散段的连接处的内径大于第二气管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的内壁与下端的内壁光顺过渡;所述扩散段的内壁与上端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光冯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琳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