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支撑机构及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267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支撑机构及支撑系统,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承托在预制叠合底板的下方;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块的下方,用以调节所述支撑块的水平位置;及垂直调节组件,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和/或所述支撑块连接。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卡扣拼装来形成支撑体系的作业工法,本技术方案的可调支撑机构可在施工现场直接使用,无需额外拼装,因而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损耗,减少材料搬运、周转及拼装耗时,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并且垂直调节组件能够灵活改变支撑块的支撑高度,使其可以适用不同尺寸叠合板的支撑需要,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支撑机构及支撑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支撑机构及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进行叠合板建造施工时,需要首先进行支撑体系的建造,而后在在该支撑体系的上方进行建造作业。而传统的,该支撑体系的建造方法等同于现浇结构模板体系。首先,需要较多的熟练工人,使用大量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卡扣拼装从而完成支撑体系的搭建,如此作业方式不仅会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施工要求较高,同时会耗费过多的材料搬运、周转及拼装时间,延缓施工工期,并且搭建完的支撑体系仅适用于某一种特定高度的叠合板施工作业,通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支撑机构,其实现稳固支撑叠合板施工建造的同时,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损耗,减少材料搬运、周转及拼装耗时,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且其适用范围广;此外,支撑系统通过装配该可调支撑机构,在进行叠合板施工建造时能够有效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损坏,节省施工耗时,提供施工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承托在预制叠合底板的下方;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块的下方,用以调节所述支撑块的水平位置;及垂直调节组件,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和/或所述支撑块连接。应用上述可调支撑机构进行叠合板建造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操作水平调节组件,通过翻转摆动的方式对支撑块的水平位置进行精准调节,从而符合叠合板的施工技术要求;之后再操作垂直调节组件,使得水平调节组件带动支撑块上升或者下降,进而使支撑块能够紧贴并承托于预制叠合底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稳固支撑。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卡扣拼装来形成支撑体系的作业工法,本技术方案的可调支撑机构可在施工现场直接使用,无需额外拼装,因而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损耗,减少材料搬运、周转及拼装耗时,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并且垂直调节组件能够灵活改变支撑块的支撑高度,使其可以适用不同尺寸叠合板的支撑需要,适用范围广。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平显示仪,所述水平显示仪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调节组件包括支杆、第一伸缩调节杆及立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立杆的一端用于固定在施工场地上,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杆与所述立杆的另一端可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杆一端上的第一旋转连接座,所述支杆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座与所述支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杆的两侧的两个斜撑杆、以及一一对应的装设在两个所述斜撑杆上的两个第二伸缩调节杆,两个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支杆固定,两个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通过设有的连接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的第二旋转连接座与所述支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调节杆用于调节所述斜撑杆的长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与两个所述斜撑杆处于同一平面内并配合构成三点支撑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座和所述第二旋转连接座均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块底面上的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转轴套、及设置于所述支杆和所述斜撑杆上并与所述转轴套可转动嵌套配合的转轴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套面向所述垂直调节组件的侧壁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防脱卡条,两个所述防脱卡条之间配合形成避让通孔,所述支杆和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分别穿设于所述避让通孔内、并可沿所述避让通孔的延伸轨迹转动,所述转轴体可转动嵌套于所述转轴套内、并与两个所述防脱卡条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销钉,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紧固销钉用于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销孔以及预设于梁底模上的第二销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三个长度可伸缩调节的辅助支撑杆,至少三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环绕所述立杆的外周设置。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支撑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的可调支撑机构。支撑系统通过将至少两个可调支撑机构组合使用,在进行叠合板施工建造时能够有效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损坏,节省施工耗时,提供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可调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机构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机构中的转轴套与转轴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支撑块,200、水平调节组件,210、斜撑杆,220、第二伸缩调节杆,300、垂直调节组件,310、支杆,320、第一伸缩调节杆,330、立杆,340、第一旋转连接座,400、水平显示仪,500、固定座,600、转轴套,610、防脱卡条,620、避让通孔,700、转轴体,800、辅助支撑杆,900、第二旋转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展示的一实施例的可调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块100,所述支撑块100用于承托在预制叠合底板的下方;水平调节组件200,所述水平调节组件20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块100的下方,用以调节所述支撑块100的水平位置;及垂直调节组件300,所述垂直调节组件300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200和/或所述支撑块100连接。应用上述可调支撑机构进行叠合板建造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通过操作水平调节组件200,通过翻转摆动的方式对支撑块100的水平位置进行精准调节,从而符合叠合板的施工技术要求;之后再操作垂直调节组件300,使得水平调节组件200带动支撑块100上升或者下降,进而使支撑块100能够紧贴并承托于预制叠合底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稳固支撑。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卡扣拼装来形成支撑体系的作业工法,本技术方案的可调支撑机构可在施工现场直接使用,无需额外拼装,因而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损耗,减少材料搬运、周转及拼装耗时,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并且垂直调节组件300能够灵活改变支撑块100的支撑高度,使其可以适用不同尺寸叠合板的支撑需要,适用范围广。由于本技术方案的可调支撑机构的结构整体性强并且可调可控性好,使得实际施工时能够大大减少支撑块100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及要求。另外,对于相邻两块预制叠合底板的板底不在同一标高时,还可以整合现浇模板支撑与预制叠合底板的板底支撑。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承托在预制叠合底板的下方;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块的下方,用以调节所述支撑块的水平位置;及垂直调节组件,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和/或所述支撑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承托在预制叠合底板的下方;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块的下方,用以调节所述支撑块的水平位置;及垂直调节组件,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和/或所述支撑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显示仪,所述水平显示仪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调节组件包括支杆、第一伸缩调节杆及立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立杆的一端用于固定在施工场地上,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杆与所述立杆的另一端可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杆一端上的第一旋转连接座,所述支杆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座与所述支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杆的两侧的两个斜撑杆、以及一一对应的装设在两个所述斜撑杆上的两个第二伸缩调节杆,两个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支杆固定,两个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通过设有的连接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的第二旋转连接座与所述支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调节杆用于调节所述斜撑杆的长度。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城住工装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