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沛正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602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包括支撑框、内收集筐和边井盖,所述的支撑框包括水平的底板框和沿底板框外边沿围设的竖边框,底板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条形孔,沿条形孔的孔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空置腔;内收集筐包括上端开口的筐体,筐体上设有与下水管对应的流水口,沿筐体的上边沿向外延伸形成耳边框,耳边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有一个内陷的隐藏式提手腔,隐藏式提手腔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穿孔,穿孔内穿设有环形提手;当内收集筐处于收集状态时,耳边框的下端面叠压在支撑框的底板框上端面,且环形提手的上端面处于隐藏式提手腔内,环形提手的下部处于空置腔内;边井盖的下端面叠压在耳边框的上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
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对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其中排水、排污系统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所以,需要定期对其管道进行清理。如果处理不及时,一旦发生暴雨天气,容易发生管道阻塞,将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不便。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落叶及路面的各种垃圾会随雨水流进边井,其进入边井后经过累积粘结,再次遇到暴雨降临时,累积粘结的杂物、垃圾随着雨水的积漫,溢出路面,同时伴随有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经过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显示,现有的边井一般包括一个由水泥砌成的边井池,在边井池的顶端覆盖一套边井盖,在边井池的侧壁上部埋设下水管道,直通地下下水主管道。市政管路部门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夜间作业,排查清理边井。由于受到边井的位置和尺寸的影响,清理时,需要工作人员首先利用四股叉进行上部树叶、杂物的清理,再利用勾头铁铲等工具进行底部淤泥的清理,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如何使得环卫工人在清理时轻松便捷,已成为市政管理极为头疼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通过可拆卸的收集桶,能够将内部的污泥、垃圾进行清理,实施方便,安装操作简单。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包括支撑框、内收集筐和边井盖,所述的支撑框包括水平的底板框和沿底板框外边沿围设的竖边框,底板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条形孔,沿条形孔的孔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空置腔;所述的内收集筐包括上端开口的筐体,筐体上设有与下水管对应的流水口,沿筐体的上边沿向外延伸形成耳边框,耳边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有一个内陷的隐藏式提手腔,隐藏式提手腔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穿孔,穿孔内穿设有环形提手;当内收集筐处于收集状态时,耳边框的下端面叠压在支撑框的底板框上端面,且环形提手的上端面处于隐藏式提手腔内,环形提手的下部处于空置腔内;所述的边井盖的下端面叠压在耳边框的上端面。所述的支撑框采用四根角钢焊接而成。所述的内收集筐采用PVC一体塑成。本技术利用支撑框作为整个边井的支撑支架,支撑框固定在边井坑的上边,起到良好的支撑安装作用,再将内收集筐设于边井坑内,同时,将筐体的耳边框的下端面叠压在支撑框的底板框上端面,且环形提手的上端面处于隐藏式提手腔内,环形提手的下部处于空置腔内。再将边井盖的下端面叠压在耳边框的上端面。完成边井的安装。下雨时,雨水冲刷路面,将路面上的赃物、小碎垃圾或者尘土颗粒随着雨水流入边井中的内收集筐中,其中的赃物、小碎垃圾或者尘土颗粒由于受到自身重力的影响,而沉积在内收集筐的底部,雨水由筐体上设有与下水管对应的流水口流入下水管道中。当需要将内收集筐的垃圾污泥清理掉时,将设于隐藏式提手腔内的环形提手提起。提起时,受到穿孔的作用力而将手臂施加的外力传递给筐体,最终将筐体提起。工作人员只需要再将筐体内的杂物倒掉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框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收集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框、内收集筐和边井盖1,所述的支撑框包括水平的底板框2和沿底板框2外边沿围设的竖边框3,底板框2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条形孔4,沿条形孔4的孔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空置腔11;所述的内收集筐包括上端开口的筐体5,筐体5上设有与下水管对应的流水口6,沿筐体5的上边沿向外延伸形成耳边框7,耳边框7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有一个内陷的隐藏式提手腔8,隐藏式提手腔8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穿孔9,穿孔9内穿设有环形提手10;当内收集筐处于收集状态时,耳边框7的下端面叠压在支撑框的底板框2上端面,且环形提手10的上端面处于隐藏式提手腔8内,环形提手10的下部处于空置腔内;所述的边井盖1的下端面叠压在耳边框7的上端面。所述的支撑框采用四根角钢焊接而成。所述的内收集筐采用PVC一体塑成。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正常使用时,根据道路情况,在道路边侧使用水泥或者混凝土垒砌边井坑,再在边井坑的上边固定支撑框,支撑框采用四根角钢焊接而成,角钢的一边作为底板框2的边框,另一边作为竖边框3,竖边框3上还设有内陷螺孔,用于加固支撑框。由于底板框2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条形孔4,沿条形孔4的孔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空置腔。空置腔的作用是放置环形提手10,保护环形提手10不受周边泥土的影响,保证正常使用。当内收集筐处于收集状态时,将内收集筐设于边井坑内,同时,将筐体5的耳边框7的下端面叠压在支撑框的底板框2上端面,且环形提手10的上端面处于隐藏式提手腔8内,环形提手10的下部处于空置腔内。再将边井盖1的下端面叠压在耳边框7的上端面。完成边井的安装。下雨时,雨水冲刷路面,将路面上的赃物、小碎垃圾或者尘土颗粒随着雨水流入边井中的内收集筐中,其中的赃物、小碎垃圾或者尘土颗粒由于受到自身重力的影响,而沉积在内收集筐的底部,雨水由筐体5上设有与下水管对应的流水口6流入下水管道中。再经过长期的日晒,内收集筐的底部的雨水晒干,仅仅剩下一些残碎物在内收集筐的底部。再次下雨时,如上所述。当需要将内收集筐的垃圾污泥清理掉时,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将边井盖1掀开,取下。之后,将设于隐藏式提手腔8内的环形提手10提起。由于耳边框7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有一个内陷的隐藏式提手腔8,隐藏式提手腔8的目的是放置提手的上部,使得耳边框7处于平面状态,不影响边井盖1的压设。同时,在隐藏式提手腔8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穿孔9,环形提手10为环状,环形提手10设于穿孔9内,提起时,受到穿孔9的作用力而将手臂施加的外力传递给筐体5,最终将筐体5提起。工作人员只需要再将筐体5内的杂物倒掉即可。清理完毕后,再使用环形提手10将内收集筐放置在支撑框中,环形提手10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坠落,最后,环形提手10的上部陷于隐藏式提手腔8内,下部陷于空置腔内。最后将边井盖1放置归位。清理完毕。本技术在取出或者放置内收集筐时,仅仅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环形提手10将内收集筐取出即可,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内收集筐和边井盖,所述的支撑框包括水平的底板框和沿底板框外边沿围设的竖边框,底板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条形孔,沿条形孔的孔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空置腔;所述的内收集筐包括上端开口的筐体,筐体上设有与下水管对应的流水口,沿筐体的上边沿向外延伸形成耳边框,耳边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有一个内陷的隐藏式提手腔,隐藏式提手腔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穿孔,穿孔内穿设有环形提手;当内收集筐处于收集状态时,耳边框的下端面叠压在支撑框的底板框上端面,且环形提手的上端面处于隐藏式提手腔内,环形提手的下部处于空置腔内;所述的边井盖的下端面叠压在耳边框的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取放式市政道路边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内收集筐和边井盖,所述的支撑框包括水平的底板框和沿底板框外边沿围设的竖边框,底板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条形孔,沿条形孔的孔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空置腔;所述的内收集筐包括上端开口的筐体,筐体上设有与下水管对应的流水口,沿筐体的上边沿向外延伸形成耳边框,耳边框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有一个内陷的隐藏式提手腔,隐藏式提手腔的底板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沛正
申请(专利权)人:郭沛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