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58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装载箱体,所述装载箱体,所述装载箱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固定基座,所述推动气缸固定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气缸,所述装载箱体的内底壁设置有实验土方,所述实验土方的两侧均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活动连接在装载箱体的内底壁,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输出端有设置有推动板。该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通过第二推动气缸、实验土方、升降平台、基板和桩基的设置,第二推动气缸可使升降平台进行升降,升降平台升起后带动基板使桩基从试验土方内拔出,从而对其进行更换,使该装置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桩基进行模拟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桩基础按照基础的受力原理大致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其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桩基静载测试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等需求,需要建造大量的住宅、购物中心及商务楼宇,但是,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这样,大量原来用于耕种的土地也进入到建筑用土领域中,但是,建筑物的这些桩基在实际使用中,不但需要承载纵向的静止载荷,还需要承受因地震、水泛等引起的横向或斜向载荷,现有技术还无法对此做出准确的模拟及试验。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5171569U中公开的一种桩基模拟试验装置,该桩基模拟试验装置,虽然,位移机构承载有向桩基施加纵向载荷的竖向加载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箱体旁侧的横向加载机构,所述横向加载机构通过钢索与桩基连接,且横向加载机构对桩基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装载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固定基座(2),所述推动气缸固定基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气缸(3),所述装载箱体(1)的内底壁设置有实验土方(4),所述实验土方(4)的两侧均设置有推动板(5),所述推动板(5)活动连接在装载箱体(1)的内底壁,所述第一推动气缸(3)的输出端有设置有推动板(5),所述装载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支撑架(6),所述气缸支撑架(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推动气缸(7),所述第二推动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平台支撑件(8),所述升降平台支撑件(8)的内部开设有凹槽(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装载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固定基座(2),所述推动气缸固定基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气缸(3),所述装载箱体(1)的内底壁设置有实验土方(4),所述实验土方(4)的两侧均设置有推动板(5),所述推动板(5)活动连接在装载箱体(1)的内底壁,所述第一推动气缸(3)的输出端有设置有推动板(5),所述装载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支撑架(6),所述气缸支撑架(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推动气缸(7),所述第二推动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平台支撑件(8),所述升降平台支撑件(8)的内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轮(10),所述第一滑轮(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远离第一滑轮(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平台支撑柱(12),所述升降平台支撑柱(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平台(13),所述升降平台(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14),所述滑动轨道(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轮(15),所述第二滑轮(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远离第二滑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基板连接杆(17),所述基板连接杆(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军黄玉文翁炜杨鹏蒋睿冯美贵朱迪斯赵志涛张德龙岳伟民史新慧王玉超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