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军平专利>正文

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54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首先,通过对墓葬门楼的外部采用石膏加固层和尼龙防裂网进行加固;然后,再通过扁铁进行缠绕加固;接着,用木板将门柱侧面进行包裹格挡;其次,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墓室周围土壤的挖掘,只留门楼;接着对两对门柱底部进行底切处理;最后通过吊车配合倒链将槽钢焊接的框体吊装至运输车上,实现对门楼整体吊装保存。本提取技术可以对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进行整体提取,保存了门楼结构的完整性和文物的最大价值;避免了现有技术方案中分解拆散再组装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文物价值的损失;使用的各种材料均可完全去除,不会给门楼结构增加新的化学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代墓葬发掘
,具体涉及一种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
技术介绍
中国古代,历代先民对丧葬制度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早期有夯土结构、三合土结构、木质结构、石质结构的墓穴形制。随着粘土砖烧造工艺的发展,用砖垒砌地下建筑的现象开始出现,砖式结构逐渐成为唐代以后地下古墓葬建筑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宋、元时期的古墓葬,基本都保留着圆形穹隆顶砖雕墓的形制,主要由墓道、甬道、门楼、墓室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砖式结构的门楼最能体现墓葬规格的高低。这些立柱券门、门前镇兽、窗棂匾额、斗拱飞檐完全仿照地面上的使用建筑建造,可以称为微缩的宏伟“建筑”。它们是研究古代砖式建筑工艺、风土人情、丧葬观念的重要实物证据。文物具有时间上的唯一性,即不可再生性,无论是文物实体的损失还是文物价值的损失都是不可再恢复的。能够完整的提取保存古代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建筑,不仅是对古人留存下来的建筑实体的保护,也是对古代人文精神的最大保留。目前,针对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的提取技术,现有技术方案中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分解拆散再组装的技术;另一种是部分拆解再组装的技术。这两种技术方案都是将墓葬中的砖式门楼建筑统一编号后进行完全拆散或部分拆散,然后根据先前的测绘数据和图像重新垒砌,尽可能的恢复原始面貌。它们的缺点是:(1)拆解后容易出现差错,不能完全恢复墓葬中的砖式门楼建筑的原貌或产生偏差,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2)在拆解和组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砖体有所损伤,造成文物价值的损失;(3)重新垒砌的过程中,要加入现代的黏合剂对砖体进行粘合,会给墓葬中的砖式门楼建筑内部增加现代的化学物质,这样同样会降低文物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对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的提取一直是文物现场考古发掘的一项重要任务。此项提取技术掌握的程度将对出土文物最终的保护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以下简称本技术)是针对古代墓葬中结构较为松散的砖式门楼建筑进行整体提取的一项技术。本技术已经在山东章丘东姚村元代墓葬门楼和山东莱州市宋代墓葬门楼提取搬迁的过程中得以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提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具体步骤是:步骤一,清除墓葬中砖式门楼建筑砖体背面的土壤,并在清理后的砖体背面均匀涂抹医用石膏形成加固层,在石膏层中要加入尼龙防裂网起到固结石膏不松散的作用;步骤二,从券门至顶部,纵向用扁铁缠绕五圈,横向用扁铁缠绕四圈,将纵向和横向的扁铁焊接在一起,形成网状,将门楼上部倾斜的砖体与门柱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步骤三,用木板将门柱侧面进行包裹格挡,并依次由内至外用海绵层、PE泡沫板层、木板层和木枋层,在横向和纵向方面支撑券门中空处;步骤四,利用小型挖掘机将墓室周围的土壤挖掘开,平整工作面,只留下门楼,用两张宽大的木板贴紧门楼两侧,用粗铁丝将木板和门楼进行捆扎,使木板和门楼贴合在一起;步骤五,首先,对两个门柱底部进行底切处理,即沿门楼纵向,在每个门墩下插入两根2.0m的H形工字钢(铁轨钢),通过4四根工字钢(铁轨钢)将门楼支撑起来;然后,以槽钢为骨架,在门楼外围焊接成一个铁笼,将槽钢与门柱下方的工字钢(铁轨钢)焊接在一起,再用角铁焊接在槽钢框架直角处,形成多个三角形,使槽钢框架更为结实牢固;其次,按照门楼砖雕的形状,工作人员用木板和木枋制作与其外形相同的结构,贴敷在砖体上;接着,用角铁焊接成上述结构,角铁的一端焊接在槽钢框架上,另一端支撑在上述结构的木板结构上;最后,使底部的工字钢(铁轨钢)、门楼外围的槽钢框架、紧贴砖体的木制框架与门楼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步骤六,吊装运输,即用两根最大起重量为10吨的尼龙吊装带横向穿过底部的工字钢(铁轨钢),在槽钢框架的上方合拢,安装吊装带时,要使整个门楼框架均匀受力;根据工作人员测算,门楼和框架的重量约为7吨,门楼距离地表约4m,吊车起吊点与门楼相距约6m,因此,决定使用最大起重量为30吨位的吊车进行起吊;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吊车缓慢的将的门楼起吊,平稳的安放在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上;工作人员还在槽钢框架的前后分别使用了2个最大拉力为2吨的倒链,将门楼的铁框架和运输车辆的车体连接在一起,使门楼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平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一采用一层石膏加固层加上一层尼龙防裂网,至少涂抹四层。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石膏加固层的厚度是砖体长度的1/3-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对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进行整体提取,保存了门楼结构的完整性和文物的最大价值。(2)避免了现有技术方案中分解拆散再组装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文物价值的损失。(3)本技术方案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均可完全去除,不会给门楼结构增加新的化学物质。附图说明图1是元代墓葬门楼示意图;图2和3是步骤一示意图;图4是步骤二示意图;图5和6是步骤三示意图;图7是步骤四示意图;图8是步骤五示意图;图9和10是步骤六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实施例如图1、2和3所示,清除墓葬中砖式门楼建筑砖体背面的土壤,用医用石膏等加固层(医用石膏成本低廉且易于敲碎更容易处理,对被包裹体损伤较低)和尼龙防裂网加固松散的砖体;如图4所示,从券门至顶部,纵向用扁铁缠绕5圈,横向用扁铁缠绕4圈,将纵向和横向的扁铁焊接在一起,形成网状,这样就可将门楼上部倾斜的砖体与门柱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加强了门柱对斗拱以上部位的牵拉作用,使整个门楼成为一体。如图5和6所示,用木板将门柱侧面进行包裹格挡,以免在搬运时伤害砖雕。此外,用海绵、PE泡沫板、木板、木枋,在横向和纵向方面支撑券门中空处,这样可使两个门柱在搬运时受力均匀,形成一个整体。如图7所示,利用小型挖掘机将墓室周围的土壤挖掘开,平整工作面,只留下门楼。用两张宽大的木板贴紧门楼两侧,用粗铁丝将木板和门楼进行捆扎,使木板和门楼贴合在一起,以防止门楼两侧的砖体产生松散。如图8所示,对两个门柱底部进行底切处理。沿门楼纵向,在每个门墩下插入两根2.0m的H形工字钢(铁轨钢),通过4根工字钢(铁轨钢)将门楼支撑起来。以槽钢为骨架,在门楼外围焊接成一个铁笼,然后将槽钢与门柱下方的工字钢(铁轨钢)焊接在一起,最后用角铁焊接在槽钢框架直角处,形成多个三角形,使槽钢框架更为结实牢固。按照门楼砖雕的形状,工作人员用木板和木枋制作了多个异形结构,贴敷在砖体上,然后用角铁焊接成多个异形体,角铁的一端焊接在槽钢框架上,另一端支撑在异形的木板结构上,这样就使底部的工字钢(铁轨钢)、门楼外围的槽钢框架、紧贴砖体的木制框架与门楼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如图9和10所示,吊装运输。用两根最大起重量为10吨的尼龙吊装带横向穿过底部的工字钢(铁轨钢),在槽钢框架的上方合拢,安装吊装带时,要尽量使整个门楼框架均匀受力。根据工作人员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步骤一,清除墓葬中砖式门楼建筑砖体背面的土壤,并在清理后的砖体背面均匀涂抹医用石膏形成加固层,在石膏层中要加入尼龙防裂网起到固结石膏不松散的作用;步骤二,从券门至顶部,纵向用扁铁缠绕五圈,横向用扁铁缠绕四圈,将纵向和横向的扁铁焊接在一起,形成网状,将门楼上部倾斜的砖体与门柱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步骤三,用木板将门柱侧面进行包裹格挡,并依次由内至外用海绵层、PE泡沫板层、木板层和木枋层,在横向和纵向方面支撑券门中空处;步骤四,利用小型挖掘机将墓室周围的土壤挖掘开,平整工作面,只留下门楼,用两张宽大的木板贴紧门楼两侧,用粗铁丝将木板和门楼进行捆扎,使木板和门楼贴合在一起;步骤五,首先,对两个门柱底部进行底切处理,即沿门楼纵向,在每个门墩下插入两根2.0m的H形工字钢(铁轨钢),通过4四根工字钢(铁轨钢)将门楼支撑起来;然后,以槽钢为骨架,在门楼外围焊接成一个铁笼,将槽钢与门柱下方的工字钢(铁轨钢)焊接在一起,在用角铁焊接在槽钢框架直角处,形成多个三角形,使槽钢框架更为结实牢固;其次,按照门楼砖雕的形状,工作人员用木板和木枋制作与其外形相同结构,贴敷在砖体上;接着,用角铁焊接成上述结构,角铁的一端焊接在槽钢框架上,另一端支撑在上述结构的木板结构上;最后,使底部的工字钢(铁轨钢)、门楼外围的槽钢框架、紧贴砖体的木制框架与门楼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步骤六,吊装运输,即用两根最大起重量为10吨的尼龙吊装带横向穿过底部的工字钢(铁轨钢),在槽钢框架的上方合拢,安装吊装带时,要使整个门楼框架均匀受力;根据工作人员测算,门楼和框架的重量约为7吨,门楼距离地表约4m,吊车起吊点与门楼相距约6m,因此决定使用最大起重量为30吨位的吊车进行起吊;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吊车缓慢的将的门楼起吊,平稳的安放在大吨位的运输车辆上;工作人员还在槽钢框架的前后分别使用了2个最大拉力为2吨的倒链,将门楼的铁框架和运输车辆的车体连接在一起,使门楼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平稳。...

【技术特征摘要】
1.古代宋、元时期墓葬中砖式结构门楼整体提取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步骤一,清除墓葬中砖式门楼建筑砖体背面的土壤,并在清理后的砖体背面均匀涂抹医用石膏形成加固层,在石膏层中要加入尼龙防裂网起到固结石膏不松散的作用;步骤二,从券门至顶部,纵向用扁铁缠绕五圈,横向用扁铁缠绕四圈,将纵向和横向的扁铁焊接在一起,形成网状,将门楼上部倾斜的砖体与门柱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步骤三,用木板将门柱侧面进行包裹格挡,并依次由内至外用海绵层、PE泡沫板层、木板层和木枋层,在横向和纵向方面支撑券门中空处;步骤四,利用小型挖掘机将墓室周围的土壤挖掘开,平整工作面,只留下门楼,用两张宽大的木板贴紧门楼两侧,用粗铁丝将木板和门楼进行捆扎,使木板和门楼贴合在一起;步骤五,首先,对两个门柱底部进行底切处理,即沿门楼纵向,在每个门墩下插入两根2.0m的H形工字钢(铁轨钢),通过4四根工字钢(铁轨钢)将门楼支撑起来;然后,以槽钢为骨架,在门楼外围焊接成一个铁笼,将槽钢与门柱下方的工字钢(铁轨钢)焊接在一起,在用角铁焊接在槽钢框架直角处,形成多个三角形,使槽钢框架更为结实牢固;其次,按照门楼砖雕的形状,工作人员用木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平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徐军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