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52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包括预制壁柱、预制梁柱、墙梁、连接件、预制墙板,预制壁柱与预制梁柱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之间通过预制墙板连接,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的上端设有墙梁,墙梁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墙梁的两端与预制壁柱连接,预制墙板与预制壁柱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通过充分发挥免震结构的特长,预制墙板内的竖向和横向钢筋不进行连接,仅在墙端的连接面设置插筋和键槽,从而大大简化了剪力墙的连接构造,采用“LRV工法”施工,对等厚墙梁和剪力墙两侧的现浇带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使之与预制壁柱成为一体,连接方式简单,结构牢固,便于预制墙板的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板式结构是中层住宅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由钢筋混凝土墙板、楼板构成。以户型所需要的开口部以外的墙体为主体结构,房间内不出现柱角和梁角,有利于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可以将窗框预埋到墙板内,使该处防水性能得到提高,是非常适合于住宅的一种结构形式。目前的剪力墙连接结构复杂,不便于施工与运输,抗震性能差,装配时精度低,导致施工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通过充分发挥免震结构的特长,预制墙板内的竖向和横向钢筋不进行连接,仅在墙端的连接面设置插筋和键槽,从而大大简化了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同时,周边框架也不需要特殊加强;在开间方向为没有剪力墙的纯框架结构,采用“LRV工法”施工,对等厚墙梁和剪力墙两侧的现浇带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使之与预制壁柱成为一体,连接方式简单,结构牢固,便于预制墙板的运输。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包括预制壁柱、预制梁柱、墙梁、连接件、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壁柱与预制梁柱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之间通过预制墙板连接,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的上端设有墙梁,所述墙梁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所述墙梁的两端与预制壁柱连接,预制墙板与预制壁柱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优选的,所述预制墙板的两侧均设有混凝土,所述混凝体与墙梁连接,所述混凝土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将所述预制壁柱与预制墙板筑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预制墙板内设有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设有间隙。优选的,所述预制墙板的上端设有键槽与插筋,所述键槽与插筋均匀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预制墙板的边缘处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钢管,所述钢管贯穿预制墙板,两个钢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母、连接杆、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螺母与连接杆螺纹配合,所述连接板设于预制墙板一侧的安装槽内,所述螺母设于预制墙板另一侧的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杆与钢管配合。优选的,所述预制壁柱与所述预制梁柱采用LRV工法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充分发挥免震结构的特长,预制墙板内的竖向和横向钢筋不进行连接,仅在墙端的连接面设置插筋和键槽,从而大大简化了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同时,周边框架也不需要特殊加强;在开间方向为没有剪力墙的纯框架结构,采用“LRV工法”施工,对等厚墙梁和剪力墙两侧的现浇带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使之与预制壁柱成为一体,连接方式简单,结构牢固,便于预制墙板的运输。2、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设于预制墙板一侧的安装槽内,螺母设于预制墙板另一侧的安装槽内,连接件使用时中不会凸出预制墙板,不会占用额外空间,确保墙面的平整,便于施工,增加美观性。3、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连接强度大,保证了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预制墙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预制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预制壁柱1、预制梁柱2、墙梁3、连接件4、螺母401、螺纹402、连接杆403、连接板404、预制墙板5、安装槽501、键槽502、插筋503、混凝土6、竖向钢筋7、横向钢筋8、钢管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包括预制壁柱1、预制梁柱2、墙梁3、连接件4、预制墙板5,预制壁柱1与预制梁柱2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预制墙板5连接,相邻预制墙板5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5的上端设有墙梁3,墙梁3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墙梁3的两端与预制壁柱1连接,预制墙板5与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混凝土6连接。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包括预制壁柱1、预制梁柱2、墙梁3、连接件4、预制墙板5,预制壁柱1与预制梁柱2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预制墙板5连接,相邻预制墙板5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5的上端设有墙梁3,所述墙梁3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墙梁3的两端与预制壁柱1连接,预制墙板5与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混凝土6连接。预制墙板5的两侧均设有混凝土6,混凝体6与墙梁3连接,混凝土6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将所述预制壁柱1与预制墙板5筑为一体结构。实施例三,如图1-2所示,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包括预制壁柱1、预制梁柱2、墙梁3、连接件4、预制墙板5,预制壁柱1与预制梁柱2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预制墙板5连接,相邻预制墙板5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5的上端设有墙梁3,墙梁3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所述墙梁3的两端与预制壁柱1连接,预制墙板5与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混凝土6连接。如图3所示,预制墙板5内设有竖向钢筋7与横向钢筋8,竖向钢筋7与横向钢筋8之间设有间隙。实施例四,如图1-2所示,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包括预制壁柱1、预制梁柱2、墙梁3、连接件4、预制墙板5,预制壁柱1与预制梁柱2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预制墙板5连接,相邻预制墙板5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5的上端设有墙梁3,墙梁3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墙梁3的两端与预制壁柱1连接,预制墙板5与预制壁柱1之间通过混凝土6连接。如图4-5所示,预制墙板5的上端设有键槽502与插筋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壁柱、预制梁柱、墙梁、连接件、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壁柱与预制梁柱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之间通过预制墙板连接,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的上端设有墙梁,所述墙梁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所述墙梁的两端与预制壁柱连接,预制墙板与预制壁柱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壁柱、预制梁柱、墙梁、连接件、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壁柱与预制梁柱垂直连接,两个预制壁柱之间通过预制墙板连接,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设于最上端的预制墙板的上端设有墙梁,所述墙梁采用现场浇筑方式,且所述墙梁的两端与预制壁柱连接,预制墙板与预制壁柱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的两侧均设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与墙梁连接,所述混凝土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将所述预制壁柱与预制墙板筑为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免震住宅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内设有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设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秀芝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恩倍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