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341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横梁,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的前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电气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器,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设置有运输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保证了运输载重的安全性,避免了安全隐患,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和第二无线收发器,方便建筑材料重量信息传送,避免起吊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不免运输各种建筑材料,而随着楼层的一层层升高,人工进行搬运越来越不便,这给材料运输带来了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种用于高层运输的输送装置如吊台和吊塔等,如何节约人力,高效运输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申请号为20172142374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材料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柱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通过支撑柱、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固定块、电机、固定板、转轴、第一绳索、吊钩、L型块、第二绳索、保险卡和限位块的配合设置。该高层建筑材料的运输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设置不合理,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在运输时存在安全隐患,运输建筑材料重量不明确,易造成起吊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保证了运输载重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支架(5)、横梁(11),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电气箱(4),所述电气箱(4)的前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控制面板(18)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9),所述控制按钮(19)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20),所述指示灯(20)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21),所述电气箱(4)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器(1),所述底座(3)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架(5),所述支架(5)的侧面设置有运输板(8),所述运输板(8)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6),所述运输板(8)上方设置有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支架(5)、横梁(11),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电气箱(4),所述电气箱(4)的前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控制面板(18)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9),所述控制按钮(19)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20),所述指示灯(20)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21),所述电气箱(4)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收发器(1),所述底座(3)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架(5),所述支架(5)的侧面设置有运输板(8),所述运输板(8)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无线收发器(6),所述运输板(8)上方设置有平衡板(9),所述平衡板(9)上方设置有起吊滑轮(10),所述支架(5)上方设置有所述横梁(11),所述横梁(11)上设置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上方设置有电动吊葫芦(13),所述电动吊葫芦(13)的侧面设置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前部设置有从动轮(15),所述箱体(14)远离所述电动吊葫芦(1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7),所述控制按钮(19)、所述开关按钮(21)、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6)、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1)、所述电机(17)、所述电动吊葫芦(13)和所述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