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95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滚筒,所述转动滚筒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收卷筒的表面设置有热封膜本体,热封膜本体包括中芯层,中芯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为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具有结晶度低、玻璃化温度低的性能,从而扩大了热封膜结晶时需要温度的范围,进一步的加快了热封膜的固化时间,因为陶瓷纤维层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的性能,避免设备高速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对热封膜造成损坏的情况,从而增加密封处固化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密封性,因为聚酯纤维层具有优良的抗皱性、保形形和弹性恢复性能,使得热封膜始终能够保持其原来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
本技术涉及热封膜
,具体为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
技术介绍
热封膜就是热封用的塑料薄膜,热封用塑料膜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能要求:热封起始温度要低,以适应于高速自动制袋充灌机的使用要求、热封用塑料膜应有良好的耐寒耐热性、热封强度要高、热间剥离强度要大,即:热间剥离距离要小,这就是说在热封时,因机械拉力等的作用,已经热封了的部分,被重新剥离开的部分要很小、要有良好的夹杂物热封性,即:热封面被油污灰尘污染仍有良好的热封强度、动静摩擦系数应在0.2~0.4之间,以便于粉状和粘性液体的充分足量的灌装、具有良好的耐破包装物。传统的热封膜在使用时,由于设备速度的提高,对热封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进而降低了热封膜在封装时对产品的密封性,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热封膜在封装时由于设备的速度过快,减少了热封膜玻璃化的时间,热封膜缺少足够的时间融化层玻璃状态并凝固,从而也降低了热封膜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具备密封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热封膜在使用时,由于设备速度的提高,对热封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进而降低了热封膜在封装时对产品的密封性,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热封膜在封装时由于设备的速度过快,减少了热封膜玻璃化的时间,热封膜缺少足够的时间融化层玻璃状态并凝固,从而也降低了热封膜的使用性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滚筒,所述转动滚筒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表面设置有热封膜本体。所述热封膜本体包括中芯层,所述中芯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表层,所述中芯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表层,所述上表层包括第一防黏剂层,所述第一防黏剂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黏层,所述第一粘黏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所述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层,所述聚酯纤维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粘黏层,所述第二粘黏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陶瓷纤维层,所述陶瓷纤维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粘黏层,所述第三粘黏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层。所述中芯层包括抗静电剂层,所述抗静电剂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爽滑层,所述爽滑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丙烯层。优选的,所述下表层包括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所述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体。优选的,所述弹性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粘黏层,所述第四粘黏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黏剂层。优选的,所述收卷筒的内壁与转动滚筒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滚筒的表面与收卷筒接触。优选的,所述收卷筒的表面与热封膜本体接触,所述热封膜本体缠绕在收卷筒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热封膜本体缠绕的层数不少于五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防黏剂层、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聚酯纤维层、防水层、陶瓷纤维层、玻璃纤维层、抗静电剂层、聚丙烯层和爽滑层的配合使用,因为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具有结晶度低、玻璃化温度低的性能,从而扩大了热封膜结晶时需要温度的范围,进一步的加快了热封膜的固化时间,因为陶瓷纤维层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的性能,避免设备高速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对热封膜造成损坏的情况,从而增加密封处固化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密封性,因为聚酯纤维层具有优良的抗皱性、保形形和弹性恢复性能,使得热封膜始终能够保持其原来的状态。2、本技术通过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和弹性体的配合使用,因为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具有透明度高、柔软和光泽良好的性能,提高了热封膜的透明性和柔韧性,进而使得热封膜能够承受较大的拉扯力,提高热封膜的整体性能,通过第二防黏剂层的设置,因为第二防黏剂层具有优良的防粘黏性能,避免热封膜的表面粘黏灰尘和异物,保证了热封膜表面的洁净,通过抗静电剂层和爽滑层的配合使用,因为抗静电剂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进而提高了热封膜的抗静电性能,避免了热封膜因为静电而粘黏到人们身体上的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封膜本体结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上表层结构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下表层结构主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中芯层结构主视剖面图。图中:1、转动轴;2、转动滚筒;3、收卷筒;4、热封膜本体;41、上表层;42、中芯层;43、下表层;411、第一防黏剂层;412、第一粘黏层;413、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14、聚酯纤维层;415、防水层;416、第二粘黏层;417、陶瓷纤维层;418、第三粘黏层;419、玻璃纤维层;421、抗静电剂层;422、聚丙烯层;423、爽滑层;431、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32、弹性体;433、第四粘黏层;434、第二防黏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包括转动轴1,转动轴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滚筒2,转动滚筒2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3,收卷筒3的表面设置有热封膜本体4。热封膜本体4包括中芯层42,中芯层4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表层41,中芯层4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表层43,上表层41包括第一防黏剂层411,第一防黏剂层4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黏层412,第一粘黏层4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13,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层414,聚酯纤维层4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415,防水层4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粘黏层416,第二粘黏层4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陶瓷纤维层417,陶瓷纤维层4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粘黏层418,第三粘黏层4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层419。中芯层42包括抗静电剂层421,抗静电剂层4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爽滑层423,爽滑层42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丙烯层422,通过抗静电剂层421和爽滑层423的配合使用,因为抗静电剂层421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进而提高了热封膜的抗静电性能,避免了热封膜因为静电而粘黏到人们身体上的状况。本技术中:下表层43包括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31,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3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体432,通过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31和弹性体432的配合使用,因为第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31具有透明度高、柔软和光泽良好的性能,提高了热封膜的透明性和柔韧性,进而使得热封膜能够承受较大的拉扯力,提高热封膜的整体性能。本技术中:弹性体43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粘黏层433,第四粘黏层43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黏剂层434,通过第二防黏剂层434的设置,因为第二防黏剂层434具有优良的防粘黏性能,避免热封膜的表面粘黏灰尘和异物,保证了热封膜表面的洁净。本技术中:收卷筒3的内壁与转动滚筒2滑动连接,转动滚筒2的表面与收卷筒3接触。本技术中:收卷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包括转动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滚筒(2),所述转动滚筒(2)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3),所述收卷筒(3)的表面设置有热封膜本体(4);所述热封膜本体(4)包括中芯层(42),所述中芯层(4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表层(41),所述中芯层(4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表层(43),所述上表层(41)包括第一防黏剂层(411),所述第一防黏剂层(4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黏层(412),所述第一粘黏层(4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13),所述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层(414),所述聚酯纤维层(4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415),所述防水层(4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粘黏层(416),所述第二粘黏层(4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陶瓷纤维层(417),所述陶瓷纤维层(4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粘黏层(418),所述第三粘黏层(4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层(419);所述中芯层(42)包括抗静电剂层(421),所述抗静电剂层(4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爽滑层(423),所述爽滑层(42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丙烯层(4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低温热封膜,包括转动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滚筒(2),所述转动滚筒(2)的表面套设有收卷筒(3),所述收卷筒(3)的表面设置有热封膜本体(4);所述热封膜本体(4)包括中芯层(42),所述中芯层(4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表层(41),所述中芯层(4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表层(43),所述上表层(41)包括第一防黏剂层(411),所述第一防黏剂层(4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黏层(412),所述第一粘黏层(4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13),所述第一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层(4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层(414),所述聚酯纤维层(4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415),所述防水层(4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粘黏层(416),所述第二粘黏层(4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陶瓷纤维层(417),所述陶瓷纤维层(4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粘黏层(418),所述第三粘黏层(4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层(419);所述中芯层(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笑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