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去毛刺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去毛刺设备。
技术介绍
V型发动机缸体顶面两个平面的法线夹角是一定角度,去毛刺时需要让顶面的平面处于水平的位置,这就要求工装夹具能左右翻转所需角度,这就对工装夹具提出很高要求。现有技术中,工装夹具需要两次装夹,定位误差大、费时费力、影响效率,不适合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而且现有技术中V型发动机缸体去毛刺主要采取手工方式,自动化程度低;现在高压水去毛刺设备的制造厂家越来越多,简单可归纳为两类:工件移动式和喷嘴移动式。工件移动式造价低,适合简单工件的去毛刺和清洗,其缺点是喷嘴与V型发动机的配合度不理想,腔体的毛刺去除效果不好;喷嘴移动式通过CNC控制可有效的调整喷嘴与V型发动机缸体毛刺产生部位的距离,有效对缸体内部的毛刺进行清理。现有的喷嘴移动式定位精度不高、价格高昂,而且并没有应用于V型发动机缸体去毛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去毛刺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嘴移动式,可清理V型发动机缸体顶面两个平面的法线夹角是任意角度的缸体上的毛刺;整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1)、定位夹紧单元(2)、翻转单元(3)、废液回收单元(4),所述驱动单元(1)固定在横梁左支架(304)上,驱动单元(1)带动高压喷嘴(122)沿试验台(301)的X轴、Y轴、Z轴快速移动;所述定位夹紧单元(2)固定在翻转台(201)上,对V型发动机缸体快速定位夹紧;所述翻转单元(3)固定在试验台(301)上,翻转单元(3)驱动翻转台(201)左右翻转,并且使翻转台(201)保持在水平位置;所述的翻转单元(3)是:试验台(301)通过螺栓固定,且前后端分别安装有横梁左支架(304)和横梁右支架(307),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1)、定位夹紧单元(2)、翻转单元(3)、废液回收单元(4),所述驱动单元(1)固定在横梁左支架(304)上,驱动单元(1)带动高压喷嘴(122)沿试验台(301)的X轴、Y轴、Z轴快速移动;所述定位夹紧单元(2)固定在翻转台(201)上,对V型发动机缸体快速定位夹紧;所述翻转单元(3)固定在试验台(301)上,翻转单元(3)驱动翻转台(201)左右翻转,并且使翻转台(201)保持在水平位置;所述的翻转单元(3)是:试验台(301)通过螺栓固定,且前后端分别安装有横梁左支架(304)和横梁右支架(307),所述横梁左支架(304)和横梁右支架(307)均通过前安装块(308)固定在试验台(301)上;SGMPS型-带减速电机-法兰输出型伺服电机(302)固定在电机安装架(303)上,电机安装架(303)固定在试验台(301)上;长轴(313)和SGMPS型-带减速电机-法兰输出型伺服电机(302)通过SGMPS型-带减速电机-法兰输出型伺服电机(302)上的法兰连接,长轴(313)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312)安装在横梁左支架(304)上,深沟球轴承(312)内圈通过轴肩定位,外圈通过端盖B(315)定位,端盖B(315)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梁左支架(304)上,端盖B(315)和横梁右支架(307)中间有垫片(311);长轴(313)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312)安装在横梁右支架(307)上,深沟球轴承(312)内圈通过轴肩定位,外圈通过端盖A(310)定位,端盖A(310)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梁右支架(307)上,端盖A(310)和横梁右支架(307)中间有垫片(311);长轴(313)通过键(314)与翻转台(201)安装在一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单元(1)的高压喷嘴(122)的X轴运动由伺服电机A(101)通过滚珠丝杠A(106)带动滑动板A(108)运动实现,所述高压喷嘴(122)的Y轴运动由伺服电机A(101)通过滚珠丝杠B(119)带动滑动板B(109)运动实现,所述高压喷嘴(122)的Z轴运动由伺服电机A(101)通过滚珠丝杠C(123)带动滑动板C(125)运动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喷嘴(122)的X轴运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是:横梁(105)两端分别固定在翻转单元的横梁左支架(304)、横梁右支架(307)上,横梁(105)两端都安装导杆安装板A(104);伺服电机A(101)通过伺服电机安装架(102)固定在导杆安装板A(104)上,滚珠丝杠A(106)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导杆安装板A(104)上,伺服电机A(101)和滚珠丝杠A(106)之间通过联轴器A(103)连接,上下两个导杆A(107)两端分别用导杆安装板A(104)固定,滚珠丝杠A(106)上配套的丝杠螺母(113)固定在丝杠螺母安装块(114)上,丝杠螺母安装块(114)的上、下两表面分别通过滑动板A(108)固定,滑动板A(108)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安装板(110)、右安装板(115)上;每个导杆A(10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勇,刘传喜,张哲,李城龙,何从旺,金桐彤,侯振华,张辉,谢良稳,杨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