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泡棉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165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泡棉及其制作方法,涉及泡棉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油纸、粘合层、铝箔层、吸音层、隔音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铺设在隔音层的上层,隔音层的下层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固定有吸音层,吸音层的下方通过一种单层热硫化粘结剂粘合铝箔层,铝箔层的下层粘合有粘合层,粘合层的下层粘合有油纸。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防水层为高透明纳米硅薄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清洁性能,有效避免了泡棉受到污染,从而延长了泡棉的使用寿命;在安装泡棉时,直接撕开油纸,然后通过粘合层直接将泡棉贴附在墙上或者木板上,使用方便;在吸音层的制作过程中,加入防火剂能够使泡棉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提高了泡棉的实用性。

A Soundproof Bubble Cotton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und insulation foam cott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am cotton, including oil paper, adhesive layer, aluminum foil layer, sound absorption layer, sound insulation layer and waterproof layer.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laid o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sound insulation layer by hot pressing bonding, the lower layer of the sound insulation layer is fixed with the sound absorption layer by hot pressing bonding, and the lower layer of the sound absorption layer is vulcanized by a single layer. The adhesive binds the aluminium foil layer, the lower layer of the aluminium foil layer is bonded with an adhesive layer, and the lower layer of the adhesive layer is bonded with oilpaper.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a high transparent nano-silicon film, which has good waterproof and cleaning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avoids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foamed cotton, thereb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oamed cotton; when installing the foamed cotton, the oil paper is torn directly, and then the foamed cotton i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wall or wooden board through the adhesive layer, which is convenient to us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sound absorption layer, the foamed cotto Adding fire retardant can make foamed cotton have certain fire resistance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foamed co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泡棉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泡棉
,具体是一种隔音泡棉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隔音泡棉又称隔音材料、隔音海绵等采用性能优异的EVA、PE、PU或EPDM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优质辅料,经高温混合发泡而制成的隔音泡棉材料。隔音的目的是隔断不必要的外界声源,以免干扰。因此,隔音泡棉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火车、地铁、飞机、船舶、空调、化工、仪器、电器、建筑、地板、墙面、门窗等多领域,隔音效果非常理想。隔音/吸音泡棉主要分为PU海绵,PE泡棉、EVA泡棉、EPDM橡胶发泡材料等。产品环保无毒,实用耐用,造工精湛。而现有的隔音泡棉在使用时安装的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随着使用的时间延长,现有的泡棉中容易进入灰尘污渍等,从而降低泡棉的隔音效果,极大降低了泡棉的使用寿命和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泡棉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泡棉,包括油纸、粘合层、铝箔层、吸音层、隔音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铺设在隔音层的上层,隔音层的下层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固定有吸音层,吸音层的下方通过一种单层热硫化粘结剂粘合铝箔层,铝箔层的下层粘合有粘合层,粘合层的下层粘合有油纸。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结剂为硅胶热压胶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合层为海绵双面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音层为发泡气孔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层为聚酯限位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为由高透明纳米硅薄膜制作而成的透明薄膜。一种隔音泡棉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泡棉制作的原料中混入发泡剂、防火剂和POP聚醚化合物。步骤二: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导入到模具中进行发泡成形,同时将模具放置到烤箱中进行加热;步骤三:用钳子将已经加热后的模具取出并放置在室温下冷却,冷却时间设定为4个小时,再对冷却后的模具进行分模,得到发泡后的吸音层;步骤四:将吸音层通过粘合剂粘附到铝箔层上,再依次将隔音层和防护层贴附到吸音层表面;步骤五:依次将粘合层和油纸贴附到铝箔层的下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泡棉制作的原料包括PPG聚醚多元醇、水和TDI二氯氰酸甲苯,混合时,先将PPG聚醚多元醇、水和TDI二氯氰酸甲苯混合搅拌5分钟后再加入发泡剂、防火剂和POP聚醚化合物,然后将混合物进行搅拌30分钟,其中PPG聚醚多元醇100份、水5.22份、TDI二氯氰酸甲苯76.85份,防火剂13.9份、发泡剂7.4份、POP聚醚化合物13.9份;其中发泡剂为二氯二氟甲烷,防火剂为氯化铵。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温度设定为130℃,加热时间设定为40分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防水层为高透明纳米硅薄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清洁性能,有效避免了泡棉受到污染,从而延长了泡棉的使用寿命;在安装泡棉时,直接撕开油纸,然后通过粘合层直接将泡棉贴附在墙上或者木板上,使用方便;在吸音层的制作过程中,加入防火剂能够使泡棉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提高了泡棉的实用性,而且通过吸音层和隔音层的配合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泡棉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隔音泡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油纸1、粘合层2、铝箔层3、吸音层4、隔音层5、防水层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隔音泡棉,包括油纸1、粘合层2、铝箔层3、吸音层4、隔音层5和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铺设在隔音层5的上层,隔音层5的下层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固定有吸音层4,吸音层4的下方通过一种单层热硫化粘结剂粘合铝箔层3,粘结剂为硅胶热压胶水,铝箔层3的下层粘合有粘合层2,粘合层2的下层粘合有油纸1,通过油纸1对粘合层2起到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层2为海绵双面胶,隔音泡棉通过粘合层2便于贴附到墙壁或者木板上起到隔音作用,使用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吸音层4为发泡气孔层,通过吸音层4中设置的发泡和空洞使声音在吸音层中多次反弹从而起到对声音的吸收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隔音层5为聚酯限位板,通过隔音层5进一步提高了泡棉的隔音能力;需要说明的是,防水层6为由高透明纳米硅薄膜制作而成的透明薄膜,对泡棉起到了防水和防污渍的作用,提高泡棉的使用寿命。一种隔音泡棉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对泡棉制作的原料中混入发泡剂、防火剂和POP聚醚化合物,通过发泡剂对泡棉原料进行发泡,通过防护剂和阻燃剂提高泡棉的防火性能,通过POP聚醚化合物增加泡棉的硬度和色泽,其中泡棉制作的原料包括PPG聚醚多元醇、水和TDI二氯氰酸甲苯,混合时,先将PPG聚醚多元醇、水和TDI二氯氰酸甲苯混合搅拌5分钟后再加入发泡剂、防火剂和POP聚醚化合物,然后将混合物进行搅拌30分钟,使混合物混合均匀,其中PPG聚醚多元醇100份、水5.22份、TDI二氯氰酸甲苯76.85份,防火剂13.9份、发泡剂7.4份、POP聚醚化合物13.9份;其中发泡剂为二氯二氟甲烷,防火剂为氯化铵;步骤二: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导入到模具中进行发泡成形,同时将模具放置到烤箱中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发泡效果,加热温度设定为130℃,加热时间设定为40分钟;步骤三:用钳子将已经加热后的模具取出并放置在室温下冷却,冷却时间设定为4个小时,再对冷却后的模具进行分模,得到发泡后的吸音层4;步骤四:将吸音层4通过粘合剂粘附到铝箔层3上,再依次将隔音层和防护层贴附到吸音层表面;步骤五:依次将粘合层2和油纸1贴附到铝箔层3的下层。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泡棉,包括油纸(1)、粘合层(2)、铝箔层(3)、吸音层(4)、隔音层(5)和防水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6)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铺设在隔音层(5)的上层,隔音层(5)的下层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固定有吸音层(4),吸音层(4)的下方通过一种单层热硫化粘结剂粘合铝箔层(3),铝箔层(3)的下层粘合有粘合层(2),粘合层(2)的下层粘合有油纸(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泡棉,包括油纸(1)、粘合层(2)、铝箔层(3)、吸音层(4)、隔音层(5)和防水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6)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铺设在隔音层(5)的上层,隔音层(5)的下层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固定有吸音层(4),吸音层(4)的下方通过一种单层热硫化粘结剂粘合铝箔层(3),铝箔层(3)的下层粘合有粘合层(2),粘合层(2)的下层粘合有油纸(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硅胶热压胶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2)为海绵双面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4)为发泡气孔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5)为聚酯限位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6)为由高透明纳米硅薄膜制作而成的透明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泡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泡棉制作的原料中混入发泡剂、防火剂和POP聚醚化合物。步骤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