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35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所述通气面罩至少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呈半椭球形,所述罩体的中央位置处设置通气接口,环绕所述罩体的周边设置柔性可折叠部,环绕所述可折叠部的周边设置可充气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充气孔,所述气囊与鼻子接触部位设置与鼻子解剖学结构一致的切迹,所述气囊与人脸颧骨接触部位设置与人脸颧骨解剖学一致的凹陷部。所述通气面罩可以改变内部空间大小,更加与人脸面部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适用于麻醉时使用,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麻醉通气面罩用于密封患者气道,输送混合气体用来进行预充氧、通气、氧合或麻醉。面罩通气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围术期气道管理。现有的麻醉面罩对于置入胃管的患者,面部畸形患者,不同脸型,匹配度差,面罩通气过程中,易出现面罩密闭不良,漏气严重,从而影响通气效率;面罩体积内体积固定无法调节大小,无法适应不同需求情况的病人。因此,选择适宜的面罩来进行通气非常重要,但在抢救过程中,时间紧迫,恰当的面罩选择需要时间,若能设计出具有可变形的面罩,面罩通过与病人接触,进行适当变形,就可以进行通气,则可以大大减少因为选择面罩而需要花费的时间,为拯救病人赢得了时间。目前,已经使用的麻醉通气面罩都为无法改变形状和大小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面罩的体积无法改变的问题以及面罩与人脸不够贴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所述通气面罩至少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呈半椭球形,所述罩体的中央位置处设置通气接口,环绕所述罩体的周边设置柔性可折叠部,环绕所述可折叠部的周边设置可充气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充气孔,所述气囊与鼻子接触部位设置与鼻子解剖学结构一致的切迹,所述气囊与人脸颧骨接触部位设置与人脸颧骨解剖学一致的凹陷部。所述半椭球形并非一定是严格意义的半椭球形,也可以是与此结构类似的结构。优选地,所述可折叠部为设有折痕的铝箔。优选地,所述可折叠部伸展幅度为2~10cm。优选地,所述可充气气囊充满气体时的高度为2~10cm,最宽处宽度为1~3cm。优选地,所述罩体的表面还设置若干固定扣。更优选地,所述固定扣均匀的分布在罩体通气接口周边。更优选地,所述固定扣有四个。更优选地,所述充气气囊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装置可以使得充气面罩周边设置柔性可折叠部使得面罩的体积可以改变,气囊的设置舍得面罩与人脸也更加的贴合。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麻醉通气面罩主视图示意图。图2显示为麻醉通气面罩的侧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罩体101可折叠部102气囊103通气接口104固定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所述通气面罩至少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呈半椭球形。所述罩体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罩体的形状设置。所述罩体的中央位置处设置通气接口103,所述通气接口103可以按照标准接口的大小设置,可与辅助通气球囊、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呼吸回路相连接。环绕所述罩体的周边设置柔性可折叠部101,环绕所述可折叠部101的周边设置可充气气囊102,所述气囊102上设置充气孔。因此,使得充气面罩的周边与人脸接触的部位可以通过气囊中充气的程度而改变,同时,其内部的空间大小还可以通过可折叠部的伸展程度而改变。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囊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部为设有折痕的铝箔。因为铝箔即有一定程度的柔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所述可折叠部伸展幅度为2~10cm。在本实施例中是5cm。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充气气囊充满气体时的高度为2~10cm,最宽处宽度为1~3c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充气气囊充满气体时的高度为5cm,最宽处宽度为2cm。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表面还设置若干固定扣104。其主要作用用于固定带子,可以利用带子将面罩戴在病人头上,将面罩固定住。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扣均匀的分布在罩体通气接口周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扣104有四个。正好位于通气接口的两侧对称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与鼻子接触部位设置与鼻子解剖学结构一致的切迹。所述气囊与人脸颧骨接触部位设置与人脸颧骨解剖学一致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为微微内凹的圆弧形,所述切迹也为微微内凹痕迹。以上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气囊更加与人脸部贴合,防止漏气。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面罩至少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呈半椭球形,所述罩体的中央位置处设置通气接口(103),环绕所述罩体的周边设置柔性可折叠部(101),环绕所述可折叠部的周边设置可充气气囊(102),所述气囊上设置充气孔,所述气囊与鼻子接触部位设置与鼻子解剖学结构一致的切迹,所述气囊与人脸颧骨接触部位设置与人脸颧骨解剖学一致的凹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面罩至少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呈半椭球形,所述罩体的中央位置处设置通气接口(103),环绕所述罩体的周边设置柔性可折叠部(101),环绕所述可折叠部的周边设置可充气气囊(102),所述气囊上设置充气孔,所述气囊与鼻子接触部位设置与鼻子解剖学结构一致的切迹,所述气囊与人脸颧骨接触部位设置与人脸颧骨解剖学一致的凹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麻醉用通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部为设有折痕的铝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桂芳金善良罗伟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