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站立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27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站立椅。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坐板、靠背和横梁,横梁上设有第一推杆气缸和第二推杆气缸,第一推杆气缸置于远离靠背的横梁一端上,第二推杆气缸置于靠近靠背的横梁另一端上,坐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活动板置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推杆气缸,第一推杆气缸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第二推杆气缸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横梁上,第一推杆气缸的另一端和第二推杆气缸的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第三推杆气缸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第三推杆气缸的另一端与活动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座椅的高效能和高效益及人的舒适度、安全性,合理的安全速度能够保证老年人及患者身体不受伤害的同时还能安全站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站立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工程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辅助站立椅。
技术介绍
起立(sit-to-stand,STS)运动是日常生活的基础,它要求人们要进行坐姿到站姿的转变,正常人平均每天进行STS运动60+22次。社区正常的老年人比医院的老年人及康复病房里的老年人有着更多的STS运动,由于老年人及患者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及平衡能力的恶化增加了其在日常生活中STS运动的风险。面对庞大的需求群体,迫切需要开发一款既舒适又安全的辅助站立座椅。目前现有的代表产品有美国德拉华大学反重力平衡辅助站立系统能够克服系统的重力辅助患者完成站立但穿戴耗时、训练方式单调、系统体积庞大而且不易操作。澳大利亚康复研究所辅助站立座椅帮助患者实现站立但结构简单、未考虑人体运动舒适。中国合肥工业大学肩部支撑辅助站立座椅基于人体STS轨迹的辅助康复机构的设计但机构运动综合理论复杂,容异性差。日本大阪大学护理康复机器人基于情感化的设计但未考虑人的运动轨迹,且借助较大的手臂力量。目前关于辅助站立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设备的体积过大、不易操作、费用高、不舒服不安全及未考虑老年人及患者的心理需求。日本大阪大学TianyiWang等人通过采用故障分类方法研究辅助康复机器人与人情感化的关系中提出在43cm及62cm高度的座椅下进行自主STS运动,结果表明62cm的座椅条件下完成任务较舒适轻松,而43cm高度的座椅起立较困难。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Huges等人在做不同高度座椅对人体体力要求影响中提出在座椅可调高度范围内,随着座椅高度的升高,人体STS运动难度降低,同时发现在38cm高度时,老年人很难完成STS运动。由于髋关节处于人体内部,对其测量的轨迹近似估计,并不十分准确。同时臀部及髋关节的相关动力学数据不好测量。由于老年人及患者生理机能的衰退,下肢肌力不足,老年人及患者在完成STS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那么在起立过程中相对年轻人所需时间更长,但这个时间又不能过长,TianyiWang等人在对辅助站立机器人情感交互实验中结果显示2s的辅助速度较5s的辅助速度舒适。较长的起立时间会伤害膝关节。同时在STS运动完成后由于老年人及患者下肢力量的衰退导致其平衡能力减弱,如果起立后速度较快会失去平衡摔倒。合适的起立时间对辅助对象是有利的,过长的时间是对老年人及患者是有伤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安全的辅助站立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站立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坐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一侧边上设有靠背,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有第一推杆气缸和第二推杆气缸,所述的第一推杆气缸置于远离靠背的横梁一端上,所述第二推杆气缸置于靠近靠背的横梁另一端上,所述的坐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置于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翻边,其中一个第一翻边上设有导向槽且其外侧设有第三推杆气缸,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两端均与第一翻边衔接,所述第一推杆气缸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所述第二推杆气缸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横梁上,所述第一推杆气缸的另一端和第二推杆气缸的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三推杆气缸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衔接处,所述第三推杆气缸的另一端通过导向槽与活动板连接。通过第一推杆气缸的设计,实现了人体垂直方向的运动;通过第二推杆气缸的设计,实现了整体的旋转运动;通过第三推杆气缸的设计,实现了人体水平方向的运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人体的运动可以通过三个推杆气缸进行调节,可以根据人体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角度以及速度来调节三个推杆气缸,一方面能够保证人体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不同人体的需求,实现了该辅助站立椅的高效能和高效益;与此同时,合理的安全速度能够保证老年人及患者身体不受伤害的同时还能安全站立。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板置于固定板上两个第一翻边之间且与第一翻边间隙配合,所述的横梁上以及固定板的底部上均设有U形安装座,所述第二推杆气缸的两端以及第一推杆气缸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转动轴,所述的第一推杆气缸通过转动轴与U形安装座的配合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推杆气缸通过转动轴与U形安装座的配合分别与横梁以及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推杆气缸的另一端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推杆气缸的另一端上,所述导向块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槽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座椅的高效能和高效益及人的舒适度、安全性,合理的安全速度能够保证老年人及患者身体不受伤害的同时还能安全站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辅助站立椅运动实现图。图中:1.底座,2.靠背,3.横梁,4.第一推杆气缸,5.第二推杆气缸,6.固定板,7.活动板,8.第三推杆气缸,9.第一翻边,10.第二翻边,11.U形安装座,12.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辅助站立椅,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坐板,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边上设有靠背2,底座1上设有横梁3,横梁3上设有第一推杆气缸4和第二推杆气缸5,第一推杆气缸4置于远离靠背2的横梁3一端上,第二推杆气缸5置于靠近靠背2的横梁3另一端上,坐板包括固定板6和活动板7,活动板7置于固定板6上,固定板6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翻边9,其中一个第一翻边9上设有导向槽且其外侧设有第三推杆气缸8,固定板6的后端设有第二翻边10,第二翻边10的两端均与第一翻边9衔接,第一推杆气缸4的一端固定在横梁3上,第二推杆气缸5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横梁3上,第一推杆气缸4的另一端和第二推杆气缸5的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固定板6的底部,第三推杆气缸8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翻边9和第二翻边10的衔接处,第三推杆气缸8的另一端通过导向槽与活动板7连接。活动板7置于固定板6上两个第一翻边9之间且与第一翻边9间隙配合,横梁3上以及固定板6的底部上均设有U形安装座11,第二推杆气缸5的两端以及第一推杆气缸4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转动轴,第一推杆气缸4通过转动轴与U形安装座11的配合与固定板6活动连接,第二推杆气缸5通过转动轴与U形安装座11的配合分别与横梁3以及固定板6活动连接,第三推杆气缸8的另一端上设有导向块12,导向块12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推杆气缸8的另一端上,导向块12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槽与活动板7固定连接。其中:第三推杆气缸8和第一推杆气缸4负责水平及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第二推杆气缸5负责旋转运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辅助站立椅的运动轨迹研究方法,辅助站立椅运动示意图如图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AMTI三维测力台对人体起立运动过程进行三维压力测量,得出运动过程时的压力变化曲线;(2)使用VICON步态捕捉系统对人体起立运动过程中人体重心进行动态测量,得出人体重心轨迹,并进行一次二次求导得出其动力学曲线;(3)将AMTI三维测力台测出的压力曲线与人体重心轨迹进行结合分析,将人体起立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的运动,并对三阶段逐一分析;(4)得出各阶段的辅助动力学参数。由于实验者是年轻人,需对其重新规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站立椅,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坐板,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边上设有靠背(2),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横梁(3),所述的横梁(3)上设有第一推杆气缸(4)和第二推杆气缸(5),所述的第一推杆气缸(4)置于远离靠背(2)的横梁(3)一端上,所述第二推杆气缸(5)置于靠近靠背(2)的横梁(3)另一端上,所述的坐板包括固定板(6)和活动板(7),所述的活动板(7)置于固定板(6)上,所述固定板(6)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翻边(9),其中一个第一翻边(9)上设有导向槽且其外侧设有第三推杆气缸(8),所述固定板(6)的后端设有第二翻边(10),所述第二翻边(10)的两端均与第一翻边(9)衔接,所述第一推杆气缸(4)的一端固定在横梁(3)上,所述第二推杆气缸(5)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横梁(3)上,所述第一推杆气缸(4)的另一端和第二推杆气缸(5)的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固定板(6)的底部,所述第三推杆气缸(8)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翻边(9)和第二翻边(10)的衔接处,所述第三推杆气缸(8)的另一端通过导向槽与活动板(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站立椅,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坐板,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一侧边上设有靠背(2),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横梁(3),所述的横梁(3)上设有第一推杆气缸(4)和第二推杆气缸(5),所述的第一推杆气缸(4)置于远离靠背(2)的横梁(3)一端上,所述第二推杆气缸(5)置于靠近靠背(2)的横梁(3)另一端上,所述的坐板包括固定板(6)和活动板(7),所述的活动板(7)置于固定板(6)上,所述固定板(6)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翻边(9),其中一个第一翻边(9)上设有导向槽且其外侧设有第三推杆气缸(8),所述固定板(6)的后端设有第二翻边(10),所述第二翻边(10)的两端均与第一翻边(9)衔接,所述第一推杆气缸(4)的一端固定在横梁(3)上,所述第二推杆气缸(5)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横梁(3)上,所述第一推杆气缸(4)的另一端和第二推杆气缸(5)的另一端均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娜日苏雷中贵王勤周闯周子燕王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源珈力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