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16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吸尘器,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手持式吸尘器包括:壳体,用于容纳吸尘器的风机,且风机具有进风侧、与进风侧相对的出风侧;壳体相对于风机的出风侧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与风机的出风侧相互隔开形成用于被气流通过的第一风道,壳体与风机之间还形成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且第二风道朝向风机的进风侧的方向延伸;壳体上还开设与第二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且出风口朝远离第一风道的方向设置,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气流用于从第一风道进入第二风道,并从壳体上的出风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大大的降低吸尘器在工作时的噪音,从而提升用户的的使用感受。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acuum cleaner, and discloses a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comprises a shell for holding the fan of the vacuum cleaner, and the fan has an inlet side and an outlet side opposite to the inlet side; at least part of the shell relative to the outlet side of the fan is separated from the outlet side of the fan to form a first air passage for passing through the airflow, and a second wi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ir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fan. The second air duct extends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he wind inlet side of the fan, and an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air duct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shell, and the outlet is set away from the first air duct. The airflow generated by the fan during operation is used for entering the second air duct from the first air duct and discharging from the outlet of the shell.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noise of the vacuum cleaner at work can be greatly reduced, thereby enhancing the user's use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吸尘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吸尘器,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介绍
手持式吸尘器,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都非常方便,适合在较小的空间内使用。手持式吸尘器一般包括壳体、风机、过滤装置、集尘筒和吸嘴,风机抽气,携带有灰尘的空气通过吸嘴进入集尘筒中,然后再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大部分灰尘留在集尘筒中,空气通过过滤装置后由风机排入大气。在现有的手持吸尘器中,通过风机启动,提供吸灰尘的吸力,吸尘器的吸尘口与风机的进风侧相通,从吸尘口进入的气流通过风机的进风侧从风机的出风侧出去,在从吸尘器外壳上的出风口排出。但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吸尘器的出风口设于风机的出风侧一侧,气流在风机的出风侧排出后直接从吸尘器的出风口排出。在吸尘器使用时,吸尘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影响使用人员的使用感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可大大的降低吸尘器在工作时的噪音降,从而提升用户的的使用感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壳体,用于容纳吸尘器的风机,且所述风机具有进风侧、与所述进风侧相对的出风侧;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相互隔开形成用于被气流通过的第一风道,所述壳体与所述风机之间还形成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且所述第二风道朝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的方向延伸;所述壳体上还开设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朝远离所述第一风道的方向设置,所述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气流用于从所述第一风道进入所述第二风道,并从所述壳体上的出风口排出。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在壳体内,第一风道位于壳体相对于风机出风侧的一侧,而第二风道位于壳体与风机之间,同时第二风道朝向风机的进风侧方向延伸,且与第一风道相通,从而使得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会形成一个迂回段,另外由于出风口是朝远离第一风道的方向进行开设。因此当气流从风机的出风侧排出后,可先通过第一风道,再经第二风道后从出风口排出,并且当气流在从第一风道转入第二风道的过程中,气流会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所形成的迂回段内发生碰撞、缓冲,因此降低了气流从出风口排出时的能量,从而降低了吸尘器在工作时的所产生的噪音,以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另外,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相对设置的侧壁、与所述侧壁连接的壳壁,所述壳壁对所述侧壁的四周进行环绕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风机的内腔,且所述侧壁还用于朝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的方向延伸;所述手持式吸尘器还包含: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用于固定所述风机;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侧壁相互隔开形成所述第一风道,还用于将所述风机与所述壳壁相互隔开形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侧壁上的任意位置。从而气流在第一风道中拐弯进入第二风道,使得气流逐渐减弱后从出风口中排出到吸尘器外部。另外,所述支撑架包含:头侧架体,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尾侧架体,设置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其中,所述头侧架体和所述尾侧架体用于相互配合固定所述风机。从而将风机固定在内腔内。另外,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风机的出风侧至进风侧的方向远离所述风机进行设置。从而可使得气流从风机的出风侧出来后再在吸尘器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中经过缓冲后排出,减少噪音。另外,所述手持式吸尘器还包含:滤芯,设置于所述内腔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处。从而对气流进行再次过滤,使得从出风口流出的气流为干净的气流。另外,所述滤芯为环形结构,所述手持式吸尘器还包含:导流罩,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用于改变气流在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流向;所述导流罩包含:自所述壳壁朝所述内腔内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一导流部相连并朝远离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部;其中,所述第一导流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导流部与所述壳壁相互隔开,所述滤芯有部分用于对所述第二导流部进行环绕。通过导流罩的设置,可以将滤芯设置在内腔内并环绕住第二导流部,从而气流从排出出风口前均可以通过滤芯再次过滤,更为洁净。另外,所述滤芯为海帕。海帕的过滤能力更强,使得经过海帕过滤的气流更为洁净。另外,所述出风口沿壳壁对所述侧壁的环绕方向环设在所述壳壁上。出风口的环绕设置,使得气流可多方位排出到吸尘器外部。气流排出更为顺畅。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手持吸尘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手持吸尘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手持吸尘器未放置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用于容纳吸尘器的风机2,且风机2具有进风侧21、与进风侧21相对的出风侧22。壳体1相对于风机2的出风侧22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与风机2的出风侧22相互隔开形成用于被气流通过的第一风道3,壳体1与风机2之间还形成与第一风道3连通的第二风道4,且第二风道4朝向风机2的进风侧21的方向延伸。壳体1上还开设与第二风道4连通的出风口5,且出风口5朝远离第一风道3的方向设置,风机2在工作时产生的气流用于从第一风道3进入第二风道4,并从壳体1上的出风口5排出。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在壳体1内,第一风道3位于壳体1相对于风机2出风侧22的一侧,而第二风道4位于壳体1与风机2之间,同时第二风道4朝向风机2的进风侧21方向延伸,且与第一风道3相通,从而使得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之间会形成一个迂回段,另外由于出风口5是朝远离第一风道3的方向进行开设。因此当气流从风机2的出风侧22排出后,可先通过第一风道3,再经第二风道4后从出风口5排出,并且当气流在从第一风道3转入第二风道4的过程中,气流会在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之间所形成的迂回段内发生碰撞、缓冲,因此降低了气流从出风口5排出时的能量,从而降低了吸尘器在工作时的所产生的噪音,以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风机2设置在壳体1内,风机2上设有进风侧21和出风侧22,第一风道3位于壳体1相对于风机2出风侧22一侧,第二风道4位于壳体1与风机2之间,第二风道4与朝向风机2的进风侧21方向延伸,且与第一风道3相通。气流从风机2的进风侧21进入后,从风机2的出风侧22出来,之后通过第一风道3进入第二风道4。又由于出风口5开设在壳体1上,与第二风道4连通,因此进入第二风道4的气流最终可从出风口5出去。在气流排出吸尘器外部的过程中,气流先通过第一风道3后,再转弯经过第二风道4,从而气流在从第一风道3中拐弯进入第二风道4中时,气流在风道中发生碰撞、缓冲。气流再在第二风道4中流通,使得气流进一步减弱后,从出风口5中排出,进而使得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于容纳吸尘器的风机,且所述风机具有进风侧、与所述进风侧相对的出风侧;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相互隔开形成用于气流通过的第一风道,所述壳体与所述风机之间还形成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且所述第二风道朝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的方向延伸;所述壳体上还开设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朝远离所述第一风道的方向设置,所述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气流用于从所述第一风道进入所述第二风道,并从所述壳体上的出风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于容纳吸尘器的风机,且所述风机具有进风侧、与所述进风侧相对的出风侧;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的一侧至少有部分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相互隔开形成用于气流通过的第一风道,所述壳体与所述风机之间还形成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且所述第二风道朝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的方向延伸;所述壳体上还开设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朝远离所述第一风道的方向设置,所述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气流用于从所述第一风道进入所述第二风道,并从所述壳体上的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相对设置的侧壁、与所述侧壁连接的壳壁,所述壳壁对所述侧壁的四周进行环绕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风机的内腔,且所述侧壁还用于朝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的方向延伸;所述手持式吸尘器还包含: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用于固定所述风机;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侧壁相互隔开形成所述第一风道,还用于将所述风机与所述壳壁相互隔开形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侧壁上的任意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浩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