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料理机及降噪盖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13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料理机及降噪盖体。该降噪盖体包括:中部开口设置的上盖;盖合在上盖的开口中的中心盖,该中心盖的下侧面与上盖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降噪室,该中心盖包括中心盖本体、从中心盖本体的下侧面向下延伸设置的引导筒、从中心盖本体的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围挡、设置在引导筒上的第一透气孔以及设置在中心盖本体或围挡上的第二透气孔,中心盖本体位于上盖的开口上方,引导筒的下末端伸入上盖的开口中。该降噪盖体的结构简单且可以降低加热料理机的噪声,起到降噪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

A Heating Material Machine and Noise Reducing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material processing machine and a noise reduction cover. The noise reduction cover includes: an upper cover with a middle opening; a central cover with an opening in the upper cover, which forms a noise reduction room between the lower side of the central cover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upper cover. The central cover includes a central cover body, a guide cylinder extending downward from the lower side of the central cover body, a fence extending downward from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entral cover body, and the first one arranged on the guide cylinder. The central cover body is located above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guide barrel extends into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cover. The structure of the noise reduction cover is simple, and the noise of the heating machine can be reduced, so as to reduce the noise and improve the user's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料理机及降噪盖体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料理机以及可用于加热料理机的降噪盖体。
技术介绍
加热料理机带有加热功能,是一种家用的多功能食品处理机,可制作磨干粉、搅拌果汁、打肉馅等冷处理功能,也可以煮汤浓、热豆浆、米糊等熟食功能。加热料理机因具备了加热的功能,搅拌容器内与外部必须相连通以防止搅拌容器的杯盖因气压过大而爆开的风险。现有的加热料理机是在杯盖的中心开孔以实现搅拌容器的内部与外部相通,搅拌容器内高转速的搅拌刀搅水与食物混合物的噪声能够通过过开孔直接传到搅拌容器的外部,存在噪声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噪声较大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加热料理机以及可用于加热料理机的降噪盖体,该降噪盖体的结构简单且可以降低加热料理机的噪声。本技术公开一种降噪盖体,其包括:中部设置开口41的上盖4;盖合在开口41中的中心盖5,该中心盖5的下侧面与上盖4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降噪室7,该中心盖5包括中心盖本体50、从中心盖本体50的下侧面向下延伸设置的引导筒51、从中心盖本体50的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围挡52、设置在引导筒51上的第一透气孔511以及设置在中心盖本体50或围挡52上的第二透气孔53,中心盖本体50位于上盖4的开口411上方,引导筒51的下末端伸入上盖4的开口41中。其中,围挡52的下末端与上盖4的上末端密封相连。其中,第一透气孔511位于第二透气孔53的下方。其中,在引导筒51上设有1个第一透气孔511,第一透气孔511与第二透气孔53相对引导筒51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30°-180°的夹角。其中,第一透气孔511与第二透气孔53相对引导筒51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180°的夹角。其中,在引导筒51上设有2个第一透气孔511,在围挡52上设有1个第二透气孔53。其中,第二透气孔53距离有2个第一透气孔511的距离相等。本技术公开一种加热料理机,包括内设有电机的机座1和设于机座1上方的搅拌容器2,该搅拌容器2的底端设有加热元件和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3,以及在搅拌容器2上末端设有所述降噪盖体。其中,上盖4的下末端通过密封圈6与搅拌容器2上末端的内侧壁密封相连。其中,搅拌容器2呈杯状且由不锈钢、塑胶或玻璃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降噪盖体结构简单,通过在上盖与中心盖之间设置降噪室,让噪音通过第一透气孔进入降噪室后再通过第二透气孔传播至搅拌容器的外部:一方面由于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之间具有较大距离或存在一定的角度,较大的传播距离可以让噪声衰减;另一方面由于仅有小部分噪声能够从第一透气孔进入降噪室,且进入降噪室内的噪声又仅有小部分能够从第二透气孔传播至搅拌容器的外部,从而让从第二透气孔传播至搅拌容器的外部的噪声较小,起到降噪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加热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心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中心盖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和图3绘示的中心盖需要翻转180°后盖合在上盖的开口中。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技术在现有的加热料理机的基础上,改进了搅拌搅拌容器的盖体结构以降低加热料理机工作过程中发出的噪音。如图1所示,加热料理机包括机座1和设于机座1上方的搅拌容器2(或搅拌杯)、位于搅拌容器2顶端的降噪盖体。其中,作为现有技术(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12897991)可以知道的是,搅拌容器2呈杯状且由不锈钢、塑胶或玻璃制成,在搅拌容器2的底端设有加热元件和粉碎刀3,机座1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方设有下联轴器,粉碎刀3的旋转轴下方设有上联轴器,上联轴器与下联轴器传动配合相连,从而由电机驱动粉碎刀3转动。结合图2所示,降噪盖体包括:中部设置开口41的上盖4,该上盖4的下末端通过密封圈6(比如,密封圈6为硅胶圈)与搅拌容器2上末端的内侧壁密封相连;盖合在上盖4的开口41中的中心盖5,该中心盖5的下侧面与上盖4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降噪室7,该中心盖5包括中心盖本体50、从中心盖本体50的下侧面向下延伸设置的引导筒51、从中心盖本体50的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围挡52、设置在引导筒51上的第一透气孔511以及设置在中心盖本体50或围挡52上的第二透气孔53。其中,中心盖本体50位于上盖4的开口上方,引导筒51的下末端伸入上盖4的开口41中。另外,为了便于用户操作使用,上盖4的外侧面还设有手柄部42。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在引导筒51上设有1个第一透气孔511,在围挡52上设有1个第二透气孔53,且第一透气孔511与第二透气孔53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透气孔511与第二透气孔53相对引导筒51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30°-180°的夹角(即,相对引导筒51的中心轴线而言,第一透气孔511与引导筒5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第一垂线,第二透气孔53与引导筒5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第二垂线,该第一垂线与第二垂线之间具有30°-180°的夹角)。当第一透气孔511与第二透气孔53相对引导筒51的中心轴线之间为180°夹角时,此时,第一透气孔511设置在在引导筒51的最左侧而第二透气孔53的最右侧从而两者之间具有最大距离。如图3所示,在引导筒51上设有2个第一透气孔511,在围挡52上设有1个第二透气孔53,且第二透气孔53距离有2个第一透气孔511的距离相等为宜。另外,围挡52的下末端与上盖4的上末端密封相连,确保蒸汽、噪声都不会从上盖4与中心盖5的连接处泄露。当加热料理机工作过程中加热搅拌容器2内的食物时,产生的蒸汽进入引导筒51后,从第一透气孔511进入中心盖5与上盖4之间形成的降噪室7内,再从第二透气孔53排出,也就是说,搅拌容器2的内部通过第一透气孔511、第二透气孔53与搅拌容器2的外部之间连通,从而不会出现蒸汽冲击降噪盖体将上盖4或/和中心盖5顶开。当电机带动粉碎刀3高速转动时,粉碎刀3与搅拌容器2内的食物产生碰撞产生的噪音通过第一透气孔511进入降噪室7内,降噪室7内的噪声仅仅能够通过第二透气孔53传导至搅拌容器2的外部。一方面,第一透气孔511与第二透气孔53之间具有较大距离或存在一定的角度,让从第一透气孔511进入降噪室7的噪声需要较大的传播距离才能传播至第二透气孔53,较大的传播距离可以让噪声衰减;另一方面,仅有小部分噪声能够从第一透气孔511进入降噪室7,且进入降噪室7内的噪声又仅有小部分能够从第二透气孔53传播至搅拌容器2的外部,从而让从第二透气孔53传播至搅拌容器2的外部的噪声较小,起到降噪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设置开口(41)的上盖(4);盖合在开口(41)中的中心盖(5),该中心盖(5)的下侧面与上盖(4)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降噪室(7),该中心盖(5)包括中心盖本体(50)、从中心盖本体(50)的下侧面向下延伸设置的引导筒(51)、从中心盖本体(50)的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围挡(52)、设置在引导筒(51)上的第一透气孔(511)以及设置在中心盖本体(50)或围挡(52)上的第二透气孔(53),中心盖本体(50)位于上盖(4)的开口(41)上方,引导筒(51)的下末端伸入上盖(4)的开口(4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设置开口(41)的上盖(4);盖合在开口(41)中的中心盖(5),该中心盖(5)的下侧面与上盖(4)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降噪室(7),该中心盖(5)包括中心盖本体(50)、从中心盖本体(50)的下侧面向下延伸设置的引导筒(51)、从中心盖本体(50)的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围挡(52)、设置在引导筒(51)上的第一透气孔(511)以及设置在中心盖本体(50)或围挡(52)上的第二透气孔(53),中心盖本体(50)位于上盖(4)的开口(41)上方,引导筒(51)的下末端伸入上盖(4)的开口(4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盖体,其特征在于,围挡(52)的下末端与上盖(4)的上末端密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盖体,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气孔(511)位于第二透气孔(53)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噪盖体,其特征在于,在引导筒(51)上设有1个第一透气孔(511),第一透气孔(511)与第二透气孔(53)相对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黄富华曾啟峰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