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05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包括椅垫、位于椅垫一侧的椅背和位于椅垫下方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放置有升降气杆,所述升降气杆的顶部延伸至放置槽的上方并与椅垫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转椅脚主体,且多个转椅脚主体远离连接件的底部一侧均开设有车轮槽,所述车轮槽内转动安装有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济实用,利用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分别卡入第一卡柱槽和第二卡柱槽内就可以对升降气杆进行固定,再利用双轴伸缩电机,就可以使得卡块卡入第二卡槽内,完成对车轮的固定,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安装结构稳定,且便于车轮的更换。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Rotary Chair Fo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rotating chair foot, which comprises a chair cushion, a chair back on one side of the chair cushion and a connector under the chair cushion. The top of the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placement groove, and a lifting air rod is placed in the placement groove. The top of the lifting air rod extend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cement groove an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chair cushion. The connector is fixed around and installed. A wheel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a plurality of rotating chair foot bodies far from the connecting parts, and the wheel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in the wheel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is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The lifting air rod can be fixed by us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tuck studs to be stuck in the first stud groove and the second stud groove respectively. Then, the two-axle telescopic motor can be used to make the chuck stuck in the second stuck groove and complete the fixing of the wheel.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use is convenient,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wheel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转椅脚是转椅、办公椅的常用配件,转椅脚用以安装升降气杆并支撑转椅,申请号为201620103579.9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其提供了一种采用少数的大零件,方便组装,不易遗落零件,各转椅腿之间相互独立不影响,提高了整体安装的稳定性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但是其没有对升降气杆进行固定,导致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且转椅的轮子时易损物品,不方便拆卸更换,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包括椅垫、位于椅垫一侧的椅背和位于椅垫下方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放置有升降气杆,所述升降气杆的顶部延伸至放置槽的上方并与椅垫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转椅脚主体,且多个转椅脚主体远离连接件的底部一侧均开设有车轮槽,所述车轮槽内转动安装有车轮。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嵌入槽,且放置槽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远离第一嵌入槽槽口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一嵌入槽槽口的一侧四角均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且第一螺栓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嵌入槽远离第一嵌入槽槽口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放置槽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推杆电机,所述第一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推杆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柱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放置槽内并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嵌入槽远离第二嵌入槽槽口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二嵌入槽槽口的一侧四角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自攻螺丝,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螺纹槽和自攻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二嵌入槽远离第二嵌入槽槽口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放置槽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推杆电机,所述第二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推杆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卡柱与第一卡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升降气杆靠近第一嵌入槽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柱槽,且升降气杆靠近第二嵌入槽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柱槽,所述第一卡柱槽与第二卡柱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卡柱槽与第一卡柱相适配,且第二卡柱槽与第二卡柱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转椅脚主体的数量为五到七个,且五到七个转椅脚主体以连接件为圆心等间距分布在连接件四周。优选的,所述车轮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焊接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L形支杆,两个L形支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车轮位于两个L形支杆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车轮的一侧中央位置设有连通孔,且连通孔内活动安装有柱形块,所述柱形块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推杆电机,所述双轴推杆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连接有第三连接杆,两个第三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装在第二卡槽内,且卡块与矩形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L形支杆分为竖杆和横杆,且竖杆的顶部与横轴的底部相焊接,两个竖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与对应的横杆相焊接,且第二卡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横杆相互靠近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双轴伸缩电机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固定板,且第三固定板的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双轴伸缩电机通过第二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固定安装在矩形孔的底部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焊接有轴承的外圈,且连接柱贯穿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相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连接件、放置槽和升降气杆的配合下,升降气杆放置在放置槽内,在第一嵌入槽、第一推杆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一卡柱、第一卡槽、第二嵌入槽、第二推杆电机、第二连接杆、第二卡柱、第一卡柱槽和第二卡柱槽的配合下,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分别卡入第一卡柱槽和第二卡柱槽内,从而使得升降气杆固定在放置槽内;2、通过车轮槽、安装槽、连接柱、横轴、L形支杆、第二卡槽和车轮的配合下,车轮位于两个L形支杆之间,在柱形块、矩形孔、双轴伸缩电机、第三连接杆和卡块的配合下,双轴伸缩电机带动卡块卡入第二卡槽内,从而完成对车轮的固定;本技术经济实用,利用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分别卡入第一卡柱槽和第二卡柱槽内就可以对升降气杆进行固定,再利用双轴伸缩电机,就可以使得卡块卡入第二卡槽内,完成对车轮的固定,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安装结构稳定,且便于车轮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的连接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的连接件的局部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的车轮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的车轮的局部侧视图。图中:1椅垫、2椅背、3连接件、4放置槽、5第一嵌入槽、6第一推杆电机、7第一连接杆、8第一卡柱、9第一卡槽、10第二嵌入槽、11第二推杆电机、12第二连接杆、13第二卡柱、14升降气杆、15第一卡柱槽、16第二卡柱槽、17转椅脚主体、18车轮槽、19安装槽、20连接柱、21横轴、22L形支杆、23第二卡槽、24车轮、25柱形块、26矩形孔、27双轴伸缩电机、28第三连接杆、29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参考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包括椅垫1、位于椅垫1一侧的椅背2和位于椅垫1下方的连接件3,连接件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嵌入槽5,且放置槽4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嵌入槽10,第一嵌入槽5远离第一嵌入槽5槽口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靠近放置槽4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推杆电机6,第一推杆电机6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远离第一推杆电机6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卡柱8,第一卡柱8远离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延伸至放置槽4内并开设有第一卡槽9,第二嵌入槽10远离第二嵌入槽10槽口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二嵌入槽10槽口的一侧四角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连接自攻螺丝,第二固定板通过螺纹槽和自攻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二嵌入槽10远离第二嵌入槽10槽口的一侧内壁上,第二固定板靠近放置槽4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推杆电机11,第二推杆电机11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远离第二推杆电机1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卡柱13,第二卡柱13与第一卡槽9相适配,且放置槽4内放置有升降气杆14,升降气杆14的顶部延伸至放置槽4的外侧并与椅垫1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对升降气杆14进行固定时,先启动第一推杆电机6,使得第一推杆电机6带动第一连接杆7移动,并使得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一卡柱8卡入第一卡柱槽15内,然后启动第二推杆电机11,使得第二推杆电机11带动第二连接杆12进行移动,并使得第二连接杆12带动第二卡柱13卡入第二卡柱槽16内,然后继续使得第二卡柱13移动,直至第二卡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包括椅垫(1)、位于椅垫(1)一侧的椅背(2)和位于椅垫(1)下方的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4),且放置槽(4)内放置有升降气杆(14),所述升降气杆(14)的顶部延伸至放置槽(4)的上方并与椅垫(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转椅脚主体(17),且多个转椅脚主体(17)远离连接件(3)的底部一侧均开设有车轮槽(18),所述车轮槽(18)内转动安装有车轮(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包括椅垫(1)、位于椅垫(1)一侧的椅背(2)和位于椅垫(1)下方的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4),且放置槽(4)内放置有升降气杆(14),所述升降气杆(14)的顶部延伸至放置槽(4)的上方并与椅垫(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转椅脚主体(17),且多个转椅脚主体(17)远离连接件(3)的底部一侧均开设有车轮槽(18),所述车轮槽(18)内转动安装有车轮(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嵌入槽(5),且放置槽(4)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嵌入槽(10),所述第一嵌入槽(5)远离第一嵌入槽(5)槽口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一嵌入槽(5)槽口的一侧四角均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且第一螺栓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嵌入槽(5)远离第一嵌入槽(5)槽口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放置槽(4)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推杆电机(6),所述第一推杆电机(6)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远离第一推杆电机(6)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卡柱(8),所述第一卡柱(8)远离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延伸至放置槽(4)内并开设有第一卡槽(9),所述第二嵌入槽(10)远离第二嵌入槽(10)槽口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二嵌入槽(10)槽口的一侧四角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自攻螺丝,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螺纹槽和自攻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二嵌入槽(10)远离第二嵌入槽(10)槽口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放置槽(4)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推杆电机(11),所述第二推杆电机(11)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远离第二推杆电机(1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卡柱(13),所述第二卡柱(13)与第一卡槽(9)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椅脚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杆(14)靠近第一嵌入槽(5)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柱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飞龙金属制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