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87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花坛包括通过双螺旋管路相连接的底座和雨水收集槽,双螺旋管路上设置开口向上的种植槽口并通过横管连通两侧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花坛整体呈DNA双链的分子模型,双螺旋管路分布有多个种植槽口并在种植槽口内装有用于种植花草的种植土,能够完全满足花草的种植,且设计巧妙,美观大气,富含生命的意义。

Double spiral self-irrigation flower bed with rainwater collection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helix self-irrigation flower bed with rainwater collection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connected by a double helix pipeline and a rainwater collection trough. The double helix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planting groove opening upward and two side pipelines connected by a cross pipe. The flower be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DNA double-stranded molecular model as a whole. The double helix pipeline distributes multiple planting grooves and is equipped with planting soil for planting flowers and plants in the groove, which can completely satisfy the planting of flowers and plants, and has ingenious design, beautiful atmosphere and rich life signific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自灌溉花坛。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审美观的不断更新,人们对环境美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街头、广场、公园、标志性建筑入口、酒店餐饮及一些公共场所,常见有相应的立体花坛。现有的立体花坛一般包含立体骨架或墙面,通过在立体骨架或墙面上按高低并排设有多个相应的种植槽用于花草种植,从而形成立体花坛。目前,对于立体花坛的花草进行养护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水分提供一直是个大难题。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螺旋式的立体花坛,有效解决现有花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灌溉难及水分保持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所述花坛包括通过双螺旋管路相连接的底座和雨水收集槽,所述双螺旋管路上设置开口向上的种植槽口并通过横管连通两侧管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螺旋管路上相邻种植槽口之间的管路内部设置截水片,所述截水片的高度大于双螺旋管路相应位置截面高度的2/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槽为底小口大的倒锥形结构并在雨水收集槽内设置雨水过滤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为圆柱形蓄水池并且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开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螺旋管路内部设置贯穿管路的粘胶纤维绳并且粘胶纤维绳的下端浸入底座的水面以下。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花坛的高度为1~3m,双螺旋管路的直径为10~20c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花坛的材质为PVC或PP或不锈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有:本技术提供了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有效解决现有花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灌溉难及水分保持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立体花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并将雨水贮存在底座内,双螺旋管路内设置的截水片能够使每个种植槽口都具有贮水功能,实现了通过重力进行补水。通过粘胶纤维绳的吸湿性,能够使整个双螺旋管路内保持润湿状态,通过底座上的开口,可以向底座内补水,便于整个花坛的补水操作,解决了非雨季补水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的花坛整体呈DNA双链的分子模型,双螺旋管路上分布有多个种植槽口并在种植槽口内装有用于种植花草的种植土,能够完全满足花草的种植,且设计巧妙,美观大气,富含生命的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附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其中,100、底座,110、开口,200、双螺旋管路,210、种植槽口,220、截水片,230、横管,300、雨水收集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如图1至图4所示,花坛包括通过双螺旋管路200相连接的底座100和雨水收集槽300。本技术的底座100为圆柱形蓄水池并且在底座100的上表面设置开口110,通过底座100上的开口110,可以向底座100内补水,便于整个花坛的补水操作,解决了非雨季补水难度大的问题。也可以添加营养素或药物,便于对花坛内植物的养护。本技术的双螺旋管路200上设置开口向上的种植槽口210并通过横管230连通两侧管路,双螺旋管路200上相邻种植槽口210之间的管路内部设置截水片220,截水片220的高度大于双螺旋管路200相应位置截面高度的2/3,雨水收集槽300中的雨水在向下流入底座100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被截留在种植槽口210,能够使每个种植槽口210都具有贮水功能,实现了通过重力进行补水。双螺旋管路200内部设置贯穿管路的粘胶纤维绳并且粘胶纤维绳的下端浸入底座100的水面以下。本技术的雨水收集槽300为底小口大的倒锥形结构并在雨水收集槽300内设置雨水过滤装置,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和过滤,为整个花坛的补水提供了水源之一。本技术的花坛的高度为1~3m,双螺旋管路200的直径为10~20cm。花坛的材质为PVC或PP或不锈钢。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采用PVC材料,单一花坛的高度为3米,双螺旋管路的直径为20cm,双螺旋的螺距为80cm,外径为80cm,种植槽口的开口直径为15cm。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采用PVC材料,单一花坛的高度为1米,双螺旋管路的直径为10cm,双螺旋的螺距为40cm,外径为40cm,种植槽口的开口直径为7.5cm。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采用PVC材料,单一花坛的高度为2米,双螺旋管路的直径为16cm,双螺旋的螺距为45cm,外径为40cm,种植槽口的开口直径为12cm。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包括通过双螺旋管路(200)相连接的底座(100)和雨水收集槽(300),所述双螺旋管路(200)上设置开口向上的种植槽口(210)并通过横管(230)连通两侧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包括通过双螺旋管路(200)相连接的底座(100)和雨水收集槽(300),所述双螺旋管路(200)上设置开口向上的种植槽口(210)并通过横管(230)连通两侧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管路(200)上相邻种植槽口(210)之间的管路内部设置截水片(220),所述截水片(220)的高度大于双螺旋管路(200)相应位置截面高度的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双螺旋式自灌溉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槽(300)为底小口大的倒锥形结构并在雨水收集槽(300)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曦侯喜林范凤翠刘胜尧贾宋楠王贺磊齐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