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0873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该方法中环割的次数为两次,具体实施如下:第一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一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第二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采用对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在特定时间进行环割的保果措施,既能保证树冠中上部的正常坐果,又能减少小果多的树冠下部的结果量,使成品果基本上都达到中果以上标准,有效降低沙糖桔的小果比例。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无需人工疏果,省时、省力且成本低。

A Method of Circumcision for Reducing the Proportion of Sugar Orange Frui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ng cutting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proportion of sugar orange fruits. The first circumcision was carried out before the first physiological fruit drop, and the object of circumcision was the erect and relatively erect accessory branche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 of the crown; the second circumcision was carried out before the second physiological fruit drop, and the object of circumcision was the erect accessory branche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 of the crown. Vertical accessory branche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fruit-preserving measures of circumcision of the erect and more erect accessory branche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crown at a specific time, which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normal Fruit-setting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crown, but also reduce the fruit-bearing capacity of the lower parts of the crown with more small fruits, so that the finished fruits basically meet the standards above the middle fruits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the small fruits of the tangerine. In addition,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manual fruit thinning, saves time, labor and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沙糖桔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
技术介绍
沙糖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纤维素、少量蛋白质、脂肪,以及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枸椽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以及钙、磷、镁和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沙糖桔果型属于小果型,自然坐果率偏低,在生产上要获得高产除了加强肥水管理外,往往通过采用加强保果技术措施来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保果技术之一是在谢花后的两次生理落果前进行主干环割或主枝环割以提高整个树体的坐果率。目前沙糖桔种植过程中存在以下现象:即加强保果让树体结果多,整个树冠结果多了,树冠下部由于植物顶端优势营养供给少而结果又多,同时光照又少,必然导致小果增多,到成熟时虽然产量高但是小果占比过高。由于小果比例的增加,导致商品果率降低,现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通过花费大量劳动力进行人工疏除小果。本申请人前期的田间调查研究表明,沙糖桔小果在树冠的分布大体如下:树冠下部约占60%,中部约占25%,上部约占15%。另一方面,果园管理者在沙糖桔修剪放秋梢时,会结合修剪人为剪除过多小果,但由于需要剪除的果实数量多、工作量大,会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再者,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导致人工剪除小果变为越来越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成本低且能够保证产量的减少小果占比的环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成本低且能够保证产量的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所述环割的次数为两次,具体实施如下:第一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一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第二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涉及的树冠上部、树冠中部和树冠下部是指将树冠按现有公知常识进行划分而得的相应区域。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需要环割的对象仅限于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对于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其它枝条(如平展枝或下垂枝等)或位于其它部位(如树冠下部)的枝条(如平展枝或下垂枝等)均不进行环割。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较直立副主枝是指枝条与水平线所形成的锐角夹角在20°至60°范围内且枝条末端未处于树冠下部的副主枝。所述直立副主枝的理解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可理解为枝条与水平线所形成的锐角夹角大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同时枝条末端未处于树冠下部的副主枝。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第一次环割在沙糖桔谢花后的10-20天进行,更优选第一次环割在沙糖桔谢花后的10-15天进行。优选第二次环割在沙糖桔谢花后的35-45天进行,更优选第二次环割在沙糖桔谢花后的35-40天进行。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割与现有技术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采用对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在特定时间进行环割的保果措施,既能保证树冠中上部的正常坐果,又能减少小果多的树冠下部的结果量,集中养分供给保留下的下部果实,从而增加单果果重,使成品果基本上都达到中果以上标准,解决了现有生产中沙糖桔小果比例高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商品果率。2、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2次环割(在其它管理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基础上)即可实现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减少小果比例的目的,无需人工疏果,省时、省力且成本低。3、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申请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之前的田间调查:2017年12月,对试验园(位于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的沙糖桔果园(2011年10月建园))中的沙糖桔6年生树的大、中、小果(当果实横径>5.4cm时判定为大果,当果实横径为3.8-5.4cm时判定为中果,当果实横径<3.8cm时判定为小果,下同)在树冠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分布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结果多的三株树,在果实成熟时,按树冠上部、树冠中部和树冠下部三层分别统计大果、中果和小果的数量和重量,结果见表1。根据表1数据计算出小果在各层数量和百分比,结果见表2。表1沙糖桔果实分布表2沙糖桔小果分布上部中部下部合计小果数量(个)5189202342占比%14.9%26.0%59.1%100%由表2可知,小果数量:下部﹥中部﹥上部,树冠下部小果数量最多,占近60%。从田间观察来看,沙糖桔结果树往往下部坐果率高,结果多,同时由于树体顶端优势,导致下部营养供给不足,是造成小果多的原因。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实施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果园:试验园位于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的沙糖桔果园(2011年10月建园),山地缓坡,红壤土,2012年春季定植,枳砧,株行距2m×3m,2014年进入结果期。于2018年4-12月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开展减少砂糖桔小果比例的试验,选取第4年结果的7年生(冠幅直径在2.7-2.9m)砂糖桔结果树,共6株进行试验。1.2减少砂糖桔小果比例试验:1.2.12018年4-12月开展试验,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环割次数为2次,具体实施如下:1)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即将开始时(具体时间为2018年4月20日,相当于是谢花后第15天)仅对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环割一圈,其它枝条(如树冠下部平展枝和下垂枝)均不环割;2)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即将开始时(具体时间为2018年5月15日,相当于是谢花后第40天)仅对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环割一圈,其它枝条(如树冠下部平展枝和下垂枝)均不环割;3)其他保果措施如夏梢处理等以及其它未提及的管理均按照常规管理进行。处理2:环割次数为2次,具体实施如下:1)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即将开始时(具体时间为2018年4月20日,相当于是谢花后第15天)对主干环割一圈;2)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即将开始时(具体时间为2018年5月15日,相当于是谢花后第40天)对主干环割一圈;3)其他保果措施如夏梢处理等以及其它未提及的管理均按照常规管理进行。各处理为单株小区,三次重复,随机排列。每单株选取位于树冠下部的平展枝和下垂枝的三个枝条,分别统计花量、第一次和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的坐果数量,计算树冠下部坐果率;果实成熟后统计每单株树冠上部、树冠中部和树冠下部的大果、中果和小果数量及产量,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表3沙糖桔下层枝坐果率、全株结果量和产量表4沙糖桔全株大、中、小数量、重量及树冠下层大、中、小果实数量、产量表由表3可知,树冠下部枝坐果率处理1为3.94%,处理2为15.75%,处理2几乎是处理1的近4倍,说明处理2下层坐果率高,结果多;平均株结果量也是处理2﹥处理1,而平均株产量处理1与处理2相当。由表4可知,全株小果数量和重量占全株比例,处理1为8.45%和4.34%,处理2为19.94%和10.05%,处理1比处理2减少1倍以上;下部结果统计中小果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割的次数为两次,具体实施如下:第一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一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第二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割的次数为两次,具体实施如下:第一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一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第二次环割:在沙糖桔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对象为位于树冠中部及树冠上部的直立副主枝和较直立副主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沙糖桔小果比例的环割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社南梅正敏贺申魁刘冰浩区善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