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拓鹏专利>正文

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52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外界吸风机和设置于楼道顶部的吸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一端穿过墙壁延伸至外界,并与吸风机的吸气端焊接固定,吸气管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口,安装口中均设有一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一半均设置于外界,另一半均顺着安装口延伸至吸气管道内部,吸气管道的另一侧面正对于烟雾报警器处均焊接固定安装一进气管,进气管均呈“L”型结构设置,进气管上均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底部和中间处的烟雾直接的吸入吸气管道中,使得烟雾能快速的与烟雾报警器接触,减少了中间自然上升的过程,增加了报警速度,使得消防员能快速赶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随着报警设备的普及市场上相关的报警器也琳琅满目。目前,在楼道上一般都会安装烟雾报警器,但是现在的烟雾报警器一般都在安装楼道的顶部,当楼道中没有空气流动时,烟雾上升的速度较慢,当烟雾与烟雾报警器接触时,火焰已经燃烧了一会了,从而造成消防员不能第一时间的赶到,影响灭火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底部和中间处的烟雾直接的吸入吸气管道中,使得烟雾能快速的与烟雾报警器接触,减少了中间自然上升的过程,增加了报警速度,使得消防员能快速赶到的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外界吸风机和设置于楼道顶部的吸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吸气管道一端穿过墙壁延伸至外界,并与吸风机的吸气端焊接固定,吸气管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口,安装口的大小与烟雾报警器横截面的大小相同,安装口中均设有一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一半均设置于外界,另一半均顺着安装口延伸至吸气管道内部,吸气管道的另一侧面正对于烟雾报警器处均焊接固定安装一进气管,进气管均呈“L”型结构设置,进气管均紧贴于楼板的外壁面上,进气管的下端均延伸至楼道的底部,进气管上均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一个以上的进气孔均垂直均匀分布。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安装口的内壁面上均通过胶水固定安装一橡胶层,橡胶层与烟雾警报器的外壁面之间均相抵,安装口被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密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气管道与进气管的上均设有一“U”型结构的管道夹,管道夹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墙壁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风机的输入端上固定连接一电线,电线一端与室外的电源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烟雾报警器的顶面上热熔固定安装一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吸气管道的内壁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底部和中间处的烟雾直接的吸入吸气管道中,使得烟雾能快速的与烟雾报警器接触,减少了中间自然上升的过程,增加了报警速度,使得消防员能快速赶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外界吸风机7和设置于楼道顶部的吸气管道2,所述吸气管道2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吸气管道2一端穿过墙壁延伸至外界,并与吸风机7的吸气端焊接固定,吸气管道2的一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口,安装口的大小与烟雾报警器1横截面的大小相同,安装口中均设有一烟雾报警器1,烟雾报警器1一半均设置于外界,另一半均顺着安装口延伸至吸气管道2内部,吸气管道2的另一侧面正对于烟雾报警器1处均焊接固定安装一进气管3,进气管3均呈“L”型结构设置,进气管3均紧贴于楼板的外壁面上,进气管3的下端均延伸至楼道的底部,进气管3上均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5,一个以上的进气孔5均垂直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安装口的内壁面上均通过胶水固定安装一橡胶层,橡胶层与烟雾警报器1的外壁面之间均相抵,安装口被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密封,增加了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吸气管道2与进气管3的上均设有一“U”型结构的管道夹4,管道夹4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墙壁上,通过固定夹能有效的将吸气管道和进气管固定。本实施例中,吸风机7的输入端上固定连接一电线,电线一端与室外的电源固定连接,使吸风机能始终的处于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烟雾报警器1的顶面上热熔固定安装一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吸气管道的内壁面上。工作原理:吸风机产生的吸力能作用在吸气管道中,使得楼道中的空气能顺着进气管吸入吸气管道中,直至被吸风机排出,当楼道中存在烟雾后,不管位于楼道的底部还是中间处,都会被进气管产生吸力吸收,并快速的进入吸气管道中,直至被烟雾报警器检测到,使得烟雾报警器能快速的发出警报,减少了烟雾自然上升的过程,其中,当烟雾直接从漏斗的顶部产生时,一半位于外界的烟雾报警器能直接的检测到高处的烟雾,使得该装置能快速的检测到位于楼道不同高度的烟雾,增加了报警速度,使得消防员能快速赶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底部和中间处的烟雾直接的吸入吸气管道中,使得烟雾能快速的与烟雾报警器接触,减少了中间自然上升的过程,增加了报警速度,使得消防员能快速赶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外界吸风机和设置于楼道顶部的吸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吸气管道一端穿过墙壁延伸至外界,并与吸风机的吸气端焊接固定,吸气管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口,安装口的大小与烟雾报警器横截面的大小相同,安装口中均设有一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一半均设置于外界,另一半均顺着安装口延伸至吸气管道内部,吸气管道的另一侧面正对于烟雾报警器处均焊接固定安装一进气管,进气管均呈“L”型结构设置,进气管均紧贴于楼板的外壁面上,进气管的下端均延伸至楼道的底部,进气管上均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一个以上的进气孔均垂直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定位的火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外界吸风机和设置于楼道顶部的吸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吸气管道一端穿过墙壁延伸至外界,并与吸风机的吸气端焊接固定,吸气管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口,安装口的大小与烟雾报警器横截面的大小相同,安装口中均设有一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一半均设置于外界,另一半均顺着安装口延伸至吸气管道内部,吸气管道的另一侧面正对于烟雾报警器处均焊接固定安装一进气管,进气管均呈“L”型结构设置,进气管均紧贴于楼板的外壁面上,进气管的下端均延伸至楼道的底部,进气管上均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一个以上的进气孔均垂直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拓鹏
申请(专利权)人:徐拓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