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44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与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凹部的驱动轴啮合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耦合构件,设置有圆筒部和、动力接收部以及限位部,动力接收部从圆筒部的内壁朝向径向内部延伸,动力接收部可与驱动轴的凹部啮合,接收来自驱动轴传递的驱动力而带动耦合构件绕自身轴线旋转,动力接收部构造为至少一个向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不可移动,限位部可相对于圆筒部在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轴将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上时,动力接收部的支撑部被驱动轴挤压变形或者直接被损坏而导致不能传递驱动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处理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包含该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处理盒是一种可拆卸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的盒,且该盒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包括有一个电子照相感光组件和至少诸如充电器、显影器、清洁器等等之类的处理器的一个。由于处理盒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是可拆卸地安装的,因此便于设备的保养。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方式的电子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工作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对充电器均匀充电,在电子照相感光组件上进行有选择的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该潜像由显影器用调色剂显影成调色剂像,所形成的调色剂像由转印器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一般地,处理盒的感光组件上设置有动力接收装置,该动力接收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机器驱动装置啮合,以带动感光组件作旋转运动,驱动整个处理盒工作。然而,感光组件需要随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中,因此要求处理盒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时,动力接收装置与机器驱动装置脱离啮合,以保证处理盒被顺利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在处理盒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打印作业时,要求动力接收装置与机器驱动装置实现啮合,保证感光组件顺利接收驱动力。中国专利号CN207601523U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驱动轴,驱动轴前端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凹部,凹部沿驱动轴的周向等距离排布,该凹部沿驱动轴的轴线延伸并且驱动轴前端的上端被封闭。所述处理盒具有驱动力传递机构,该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可与上述驱动轴啮合以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部和接收来动力接收部所传递的驱动力并带动感光组件旋转的法兰部件,动力接收部具有按压端和动力接收端。当处理盒被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中时,驱动轴的前端按压动力接收部的按压端,由于动力接收部的按压端和动力接收端为一体的,因此按压端带动动力接收端翻转至与驱动轴的凹部啮合,动力接收部可接收驱动轴传递的驱动力而通过法兰部件带动驱动组件旋转。但是,在上述动力接收部的按压端被驱动轴的前端按压而带动动力接收端翻转时,动力接收端可能抵靠在驱动轴的圆周表面上而不能直接与驱动轴的凹部啮合,使得动力接收端被驱动轴挤压变形或者直接被损坏,造成不能传递驱动力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轴将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上时,动力接收部被驱动轴挤压变形或者直接被损坏而导致不能传递驱动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有凹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封闭的前端,所述处理盒包括:壳体,耦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端,所述耦合构件包括圆筒部和配置成进入所述凹部并从所述驱动轴接收旋转驱动力的动力接收部,所述耦合构件还包括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的支撑部和可与所述驱动轴弹性抵接的限位部,所述支撑部非弹性的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所述动力接收部构造为至少一个向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动力接收部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不可移动,所述限位部可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圆筒部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构造为固定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并且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弧长大于所述动力接收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弧长。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设置为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不对称排布。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圆筒部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设置成使得当所述耦合构件与所述驱动轴啮合的过程中接收所述驱动轴的力迫使所述限位部向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外侧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与所述圆筒部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接收部可迫推所述驱动轴在所述圆筒部内部移动使得所述驱动轴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轴线倾斜。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部,当所述驱动轴进入所述圆筒部内部并且所述驱动轴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轴线倾斜时,所述限位部可迫推所述驱动轴移动使得所述动力接收部进入所述凹部。进一步的,还包括感光鼓,所述耦合构件固定在所述感光鼓的轴向一侧端,所述限位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新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处理盒。该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接收部强度高,结构稳定,不易被驱动轴挤压而变形,动力传递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轴将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的动力接收部上时,动力接收部的支撑部被驱动轴挤压变形或者直接被损坏而导致不能传递驱动力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的耦合构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耦合构件的限位部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脱离啮合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部分分解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磁性部件的安装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驱动轴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显影盒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而获得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盒1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1包括:壳体2,其内存储有显影剂;感光鼓4,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壳体2上;驱动力传递机构3,安装在感光鼓4的纵向一末端,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驱动力并带动感光鼓4旋转。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驱动轴100的结构示意图。该驱动轴100大致为圆柱形,在驱动轴10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凹部100b(图中只示出一个)。驱动轴100的一端连接着弹性构件101,驱动轴100在弹性构件101弹性力的作用下可沿着轴向朝A1方向伸出或朝A2方向缩进。驱动轴100在垂直轴向的方向上与图像形成装置框架具有一定的间隙h,当驱动轴100受到垂直轴向的外力作用时,驱动轴100可沿着A3或A4方向相对轴向倾斜。当处理盒1沿着大致平行于感光鼓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有凹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封闭的前端,所述处理盒包括:壳体,耦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端,所述耦合构件包括圆筒部和配置成进入所述凹部并从所述驱动轴接收旋转驱动力的动力接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构件还包括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的支撑部和可与所述驱动轴弹性抵接的限位部,所述支撑部非弹性的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所述动力接收部构造为至少一个向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动力接收部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不可移动,所述限位部可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5 CN 2018215594646;2018.09.27 CN 20182158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有凹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封闭的前端,所述处理盒包括:壳体,耦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端,所述耦合构件包括圆筒部和配置成进入所述凹部并从所述驱动轴接收旋转驱动力的动力接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构件还包括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的支撑部和可与所述驱动轴弹性抵接的限位部,所述支撑部非弹性的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所述动力接收部构造为至少一个向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动力接收部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不可移动,所述限位部可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构造为固定支撑所述动力接收部,并且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弧长大于所述动力接收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弧长。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亮敖仕平杨胜胡飞邱俊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