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374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它包括升降驱动缸、立柱和安装在立柱上的横梁,横梁上设有检测装置,升降驱动缸位于横梁下方,升降驱动缸的升降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筒体,筒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泥浆层、浮浆层和混凝土层。该室内模拟装置能在室内模拟向成孔内灌砼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基施工中,经常需要向成孔内灌注混凝土,所述成孔是指由钻孔、冲孔、爆扩、沉管、人工等方式施工成的孔,灌砼的过程一般是用一根注浆管插到成孔的底部,然后从下往上灌浆,此时混凝土液面会由下往上翻。在实际施工中遇到土体较软时,经常需要在钻孔的同时进行泥浆护壁,这就形成了孔内的泥浆层,而孔壁碎土掉落以及孔内存在的其他杂质如砂等会形成浮浆层,也就是说,在灌砼的过程中,成孔内就会客观的存在三层不同的物质,即底部的混凝土层、中部的浮浆层以及上部的泥浆层。现有技术向成孔灌砼时,存在一个技术难题,即由于混凝土层上方存在泥浆层和浮浆层,所以现有技术无法精确获知混凝土层的灌注高度。现有技术往往是根据混凝土的总灌注量除以钻孔的截面积,来大致获得一个灌砼高度,但上述换算方式精确度太低,而且由于扩孔的存在,成孔孔径不一致导致难以估算,无法指导实际施工。所以,现有技术普遍采取超灌一定高度如1米的方式进行施工,比如设定灌砼的标高为9米,就需要灌注到10米,以确保灌砼充分,进而保证成桩质量,但超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驱动缸(1)、立柱(2)和安装在立柱(2)上的横梁(3),横梁(3)上设有检测装置,升降驱动缸(1)位于横梁(3)下方,升降驱动缸(1)的升降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筒体(4),筒体(4)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泥浆层(5)、浮浆层(6)和混凝土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驱动缸(1)、立柱(2)和安装在立柱(2)上的横梁(3),横梁(3)上设有检测装置,升降驱动缸(1)位于横梁(3)下方,升降驱动缸(1)的升降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筒体(4),筒体(4)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泥浆层(5)、浮浆层(6)和混凝土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柱(2)为两根,立柱(2)顶部设外螺纹,每根立柱(2)的顶端旋有两个螺帽(8),横梁(3)两端设有两通孔,横梁(3)端部经通孔套合在立柱(2)上且横梁(3)端部上下均与螺帽(8)抵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测量筒体(4)上升距离的位移传感器(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孔灌砼的多功能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缸(1)的升降部固定有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玲杜鹏付连红徐新战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经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