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25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车型的壳体,壳体的顶部嵌设有温控器,壳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嵌设有炭包,炭包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炭包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固定安装于通孔的内壁上,通孔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抽风扇,壳体的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同时对车内温湿度进行实时检测,以防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司机和乘客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汽车车内湿度最好要保持在50%~70%之间,氧气含量要保持在19%~20.5%之间,温度也要保持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为50%~7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车内湿度过大,人体细胞就会造成恶心、便秘、食欲不振、烦躁、疲倦、头晕等病症。而当车内空气湿度低于5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发生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类疾病。同样当车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司机或乘客的不适,容易使司机分神,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易引发事故,所以需要对车内温湿度随时进行监测,以便开窗及时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车内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易造成人体不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嵌设有温控器,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嵌设有炭包,所述炭包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炭包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固定安装于通孔的内壁上,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抽风扇,所述壳体的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尾端一侧开设有蓄电池槽,所述蓄电池槽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节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槽的槽口处卡合连接有蓄电池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底部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块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上安装有温控器开关、抽风扇开关和报警器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通过温控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抽风扇和报警器分别通过温控器开关、抽风扇开和报警器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固定轮,所述固定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便于夜间使用检测装置,有省电作用;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车内湿度和温度进行检测,防止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造成人体不适,并通过报警器对司机或乘客起到警示作用,以便及时开窗通风;通过吸盘便于将整个装置吸附在车窗玻璃上,便于太阳能电板吸收太阳能,同时节省车内空间,轿车形状的外壳起到装饰车内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温控器;3、通孔;4、蓄电池槽;5、吸盘;6、太阳能电板;7、炭包;8、抽风扇;9、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嵌设有温控器2,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通孔3的一端嵌设有炭包7,炭包7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炭包7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9均固定安装于通孔3的内壁上,通孔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抽风扇8,壳体1的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11。优选的,壳体1的尾端一侧开设有蓄电池槽4,蓄电池槽4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节蓄电池,蓄电池槽4的槽口处卡合连接有蓄电池盖,便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优选的,壳体1底部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块太阳能电板6,太阳能电板6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起到节能省电的作用。优选的,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上安装有温控器开关、抽风扇开关和报警器开关,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均与温控器2电性连接,报警器11通过温控器2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温控器2、抽风扇8和报警器11分别通过温控器开关、抽风扇开和报警器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对车内温湿度进行实时检测。优选的,壳体1的底部设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固定轮,固定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5,便于壳体1吸附于车挡风玻璃上。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通过吸盘5将该装置吸附于汽车玻璃窗的任意位置,此时太阳能电板6朝外与太阳光接触,便于收集太阳能,打开开关面上的所有开关,太阳能电板6给电器元件供电的同时,将多余电量以电能的形式储存于蓄电池内,便于夜间给电气元件供电,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抽风扇8开始运转,将车内空气通过炭包7吸到通孔3内,炭包7内的活性炭将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吸附空气中的异味,便于型号为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对车内空气进行检测,同时活性炭对车内空气起到净化作用,车内的温湿度数据将通过型号为“MCK-102”温控器2显示出来,若温湿度过低或过高,报警器11将会发生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开窗通风换气,以防司机和乘客身体不适,影响身体健康。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车型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嵌设有温控器(2),所述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一端嵌设有炭包(7),所述炭包(7)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炭包(7)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0),所述湿度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9)均固定安装于通孔(3)的内壁上,所述通孔(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抽风扇(8),所述壳体(1)的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车型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嵌设有温控器(2),所述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一端嵌设有炭包(7),所述炭包(7)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炭包(7)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0),所述湿度传感器(10)和温度传感器(9)均固定安装于通孔(3)的内壁上,所述通孔(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抽风扇(8),所述壳体(1)的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尾端一侧开设有蓄电池槽(4),所述蓄电池槽(4)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节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槽(4)的槽口处卡合连接有蓄电池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爱孔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拓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