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玉龙专利>正文

增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827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提高流体力原动机作功效率或可调节流水流量的增流器,适应流水流速大小变化,使原动机的转速保持稳定的装置.该装置的特征是扁形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设有可控调节门.流道内设置单向自动全流门,流水与其接触,可自动开启或闭合,并且与流向无关.(*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自然流体动力转变为机械能的流体力原动机。是这种原动机的配套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提高原动机作功效率或可调节原动机转速的设备。适合于流体力原动机作为转变潮汐潮流,江、河流水动能为机械能,其转换能量的作功效率,仅是流体力原动机直径的二分之一,还有二分之一的流水动能,没有被利用。並且,原动机的转速随流水流速的大小变动,不能按需要转变能量。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利用自然流体动力的原动机,作为潮汐潮流、江、河流水动能转变为机械能,提高其转换效率或可调节原动机转速。本专利技术的增流器装置,其特征是扁形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喇叭口的大小可控制,调节流入喇叭口的流水量。並在喇叭口内流道中设有单向自动全流门。当流水与其接触时,全流门能自动转动,开启或闭合。让流水顺道流通或将流水改道流向全(合)流道区。它具有与流水正反向流向无关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下方式完成的流水由一个方位流入扁形喇叭口Ⅰ,以全流门〔34〕分为两个流道区即全流道区(2)和改流道区(1)。流入全流区(2)的流水,顺道流经中心机架和流道区(3)。流水流经流道区(3),流水动力对全流门〔18〕作用,全流门〔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高利用自然流体动力的流体力原动机的作功效率或可控制流体流量、适应流体流速大小变化,使原动机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是:a、扁形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b、扁形双喇叭口的两个(边)门活动可调。c、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中,设有单向自 动全流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利用自然流体动力的流体力原动机的作功效率或可控制流体流量、适应流体流速大小变化,使原动机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是a、扁形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b、扁形双喇叭口的两个(边)门活动可调。c、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中,设有单向自动全流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扁形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的中心机架为园框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中心机架结构的内径为流体力原动机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中心机架内部的深度是流体力原动机的高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活动控流门〔2〕〔17〕的转轴设置在联合器〔11〕内和控流门〔27〕〔33〕的转轴设置在联合器〔29〕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扁形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的上、下边〔43〕〔57〕即盖或底呈双梯形。7.如权利要求1或5、6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控流门〔2〕〔17〕和〔27〕〔33〕设有控制器〔39〕〔48〕,可控制喇叭口的大小,並且大于中心机架直径的2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扁形双喇叭口正反向流道内设有单向自动全流门〔18〕〔34〕。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增流器,其特征是单向自动全流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姚玉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