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979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43
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属于钻井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钻孔重返装置设有主体结构、脐带缆、光端机、摄像头、重返锥和海底基座;所述主体结构通过脐带缆与钻探船或平台上绞车系统连接,在主体结构中设有绳缆通道、高压泥浆进口和高压泥浆中心通道,并在主体结构下端侧壁上设置连通高压泥浆中心通道的喷嘴;所述脐带缆下端穿过主体结构中设置的绳缆通道连接光端机,在脐带缆中铺设用于信号传输的光纤;所述光端机固定在主体结构底部,在光端机的底面安装摄像头;所述海底基座布置在海底钻孔位置处,在海底基座上安装重返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重下钻具难以顺利进入原孔位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海洋钻探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重返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属于钻井设备

技术介绍
在海洋钻探过程中,当钻具(包括钻头、钻杆、井底动力钻具等)出现故障时,通常需要将水面以下的所有钻具提升至钻探船甲板上进行检修,然后再重下钻具到井孔中继续钻探。针对无立管柱钻探系统来讲,特别是在深海钻探作业时,钻杆长度可达数千米,再加上洋流漂移作用的影响,钻具很难顺利进入原孔位,从而降低了海洋钻探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引导钻具顺利进入原孔位的钻孔重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旨在解决重下钻具难以顺利进入原孔位的问题,达到提高海洋钻探工作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设有主体结构、脐带缆、光端机、摄像头、重返锥和海底基座;所述主体结构通过脐带缆与钻探船或平台上绞车系统连接,在主体结构中设有绳缆通道、高压泥浆进口和高压泥浆中心通道,并在主体结构下端侧壁上设置连通高压泥浆中心通道的喷嘴;所述脐带缆下端穿过主体结构中设置的绳缆通道连接光端机,在脐带缆中铺设用于信号传输的光纤;所述光端机固定在主体结构底部,在光端机的底面安装摄像头;所述海底基座布置在海底钻孔位置处,在海底基座上安装重返锥。上述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还设有用于引导钻具下放到重返锥附近声呐系统;所述声呐系统布置在海底基座上。上述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还设有弹卡定位机构;所述弹卡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钻杆内壁上的环形定位凹槽和弹卡组件;所述弹卡组件与主体结构铰接装配,钻孔重返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弹卡组件中弹卡张开,卡接在钻杆的环形定位凹槽中。上述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外侧壁上设置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用于封堵高压泥浆进口以下主体结构与钻杆之间的高压泥浆通道。上述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在所述摄像头外面设置防护罩。上述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所述脐带缆与光端机通过插拔方式连接。本技术为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它可通过海底基座上布置的声呐系统及钻探船或平台的动力定位系统将钻具下放到重返锥附近,绞车系统通过脐带缆下放主体结构、光端机及摄像头;当主体结构、光端机及摄像头下放到设定位置时,弹卡组件中弹卡自动张开卡入钻杆内壁的环形定位凹槽中;此时,喷嘴位于取心钻头的下方;操作人员可通过摄像头观察钻具与重返锥的相对位置,旋转钻具调节喷嘴的角度,利用高压泥浆从喷嘴喷射的反力推动钻具移动,直到钻具进入重返锥,实现钻孔重入。由此可见,本技术解决了重下钻具难以顺利进入原孔位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海洋钻探工作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脐带缆,2、钻杆,3、主体结构,4、绳缆通道,5、弹卡组件,6、密封元件,7、取心钻头,8、喷嘴,9、光端机,10、摄像头,11、防护罩,12、重返锥,13、声呐系统,14、海底基座,15、高压泥浆进口,16、高压泥浆中心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图2,本技术为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它设有主体结构3、脐带缆1、光端机9、摄像头10、重返锥12和海底基座14;所述主体结构3通过脐带缆1与钻探船或平台上绞车系统连接,在主体结构3中设有绳缆通道4、高压泥浆进口15和高压泥浆中心通道16,并在主体结构3下端侧壁上设置连通高压泥浆中心通道16的喷嘴8,在主体结构3外侧壁上设置用于封堵高压泥浆进口15以下主体结构3与钻杆2之间的高压泥浆通道的密封元件6;所述脐带缆1下端穿过主体结构中设置的绳缆通道4,通过插拔方式连接光端机9,在脐带缆1中铺设用于信号传输的光纤;所述光端机9固定在主体结构3底部,在光端机9的底面安装摄像头10,所述摄像头10外面设置防护罩11;所述海底基座14布置在海底钻孔位置处,在海底基座14上安装重返锥12及有用于引导钻具下放到重返锥12附近的声呐系统13。参看图1、图2,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它还设有弹卡定位机构;所述弹卡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钻杆2内壁上的环形定位凹槽和弹卡组件5;所述弹卡组件5与主体结构3铰接装配,钻孔重返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弹卡组件5中弹卡张开,卡接在钻杆2的环形定位凹槽中。参看图3,本技术所述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它通过海底基座14上布置的声呐系统13及钻探船或平台的动力定位系统将钻具下放到重返锥12附近;钻探船或平台上绞车系统通过脐带缆1下放主体结构3、光端机9及摄像头10;当主体结构3、光端机9及摄像头10下放到设定位置时,弹卡组件5中弹卡自动张开卡入钻杆2内壁的环形定位凹槽中;此时,喷嘴8位于取心钻头7的下方;操作人员可通过摄像头10观察钻具与重返锥12的相对位置,旋转钻具来调节喷嘴8的角度,利用高压泥浆从喷嘴喷射的反力推动钻具移动,直到钻具进入重返锥12,实现钻孔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其特征是,它设有主体结构(3)、脐带缆(1)、光端机(9)、摄像头(10)、重返锥(12)和海底基座(14);所述主体结构(3)通过脐带缆(1)与钻探船或平台上绞车系统连接,在主体结构(3)中设有绳缆通道(4)、高压泥浆进口(15)和高压泥浆中心通道(16),并在主体结构(3)下端侧壁上设置连通高压泥浆中心通道(16)的喷嘴(8);所述脐带缆(1)下端穿过主体结构中设置的绳缆通道(4)连接光端机(9),在脐带缆(1)中铺设用于信号传输的光纤;所述光端机(9)固定在主体结构(3)底部,在光端机(9)的底面安装摄像头(10);所述海底基座(14)布置在海底钻孔位置处,在海底基座(14)上安装重返锥(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其特征是,它设有主体结构(3)、脐带缆(1)、光端机(9)、摄像头(10)、重返锥(12)和海底基座(14);所述主体结构(3)通过脐带缆(1)与钻探船或平台上绞车系统连接,在主体结构(3)中设有绳缆通道(4)、高压泥浆进口(15)和高压泥浆中心通道(16),并在主体结构(3)下端侧壁上设置连通高压泥浆中心通道(16)的喷嘴(8);所述脐带缆(1)下端穿过主体结构中设置的绳缆通道(4)连接光端机(9),在脐带缆(1)中铺设用于信号传输的光纤;所述光端机(9)固定在主体结构(3)底部,在光端机(9)的底面安装摄像头(10);所述海底基座(14)布置在海底钻孔位置处,在海底基座(14)上安装重返锥(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底钻探作业的钻孔重返装置,其特征是,它还设有用于引导钻具下放到重返锥(12)附近的声呐系统(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垚森冯起赠宋志彬和国磊刘家誉刘晓林许本冲朱芝同马汉臣秦如雷王嘉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