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6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包括:防尘室本体;天窗,设于防尘室本体顶部,天窗包括第一天窗和第二天窗,第一天窗与第二天窗通过配合实现该天窗的开启或闭合。当需要利用外部大型吊装设备完成吊装时,则可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将天窗打开,外部大型吊装设备的吊钩即可通过防尘室顶部的开启的天窗,伸入防尘室内部,完成大型GIS设备的吊装,从而实现了在防尘室内完成大型GIS设备吊装的同时,对GIS的安装维护进行了有效的防尘防潮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
本技术涉及GIS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
技术介绍
目前,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Gas-InsulatedSwitchgear,简称GIS)因其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以及运行可靠等优点,已成为变电站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但是,GIS的可靠运行离不开高清洁度的安装维护环境,如果在安装维护GIS的过程中,有尘埃颗粒进入GIS中,就很容易会导致GIS发生漏气、放电等故障,从而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GIS安装维护的施工现场,通常会搭建防尘室以对GIS的安装维护进行防尘防潮的保护。现有的防尘室,当需要利用外部大型吊装设备完成吊装时,需要将防尘室移开,利用外部大型吊装设备吊装的过程中,会有外部尘埃颗粒进入GIS中,就会导致GIS发生漏气、放电等故障,从而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技术提供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包括:防尘室本体;天窗,设于防尘室本体顶部,天窗包括第一天窗和第二天窗,第一天窗与第二天窗通过配合实现该天窗的开启或闭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二支撑杆,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一臂杆,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杆;第二臂杆,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杆;第三臂杆,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天窗;第四臂杆,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天窗;第一气缸,固定设于第三臂杆,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与第一臂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固定设于第四臂杆,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与第二臂杆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当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天窗和第二天窗配合使得天窗处于闭合状态;当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第一天窗和第二天窗配合使得天窗处于开启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臂杆与第一支撑杆的铰接点设置的高度大于第三臂杆与第一支撑杆的铰接点,第二臂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设置的高度大于第四臂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有益效果:当需要利用外部大型吊装设备完成吊装时,则可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将天窗打开,外部大型吊装设备的吊钩即可通过防尘室顶部的开启的天窗,伸入防尘室内部,完成大型GIS设备的吊装,从而实现了在防尘室内完成大型GIS设备吊装的同时,对GIS的安装维护进行了有效的防尘防潮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天窗闭合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天窗打开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包括:防尘室本体10;天窗,设于防尘室本体10顶部,天窗包括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第一天窗11与第二天窗12通过配合实现该天窗的开启或闭合。其中,防尘室本体10开设一开口,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嵌合于该开口,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可为玻璃材质、塑料板材或者不锈钢板材,当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均嵌合于防尘室本体10顶部的开口时,天窗处于闭合状态;当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相互远离且高于防尘室本体10顶部的开口时,天窗处于开启状态。如图2和3所示,还包括:第一支撑杆21,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二支撑杆22,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一臂杆23,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1;第二臂杆24,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杆22;第三臂杆25,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天窗11;第四臂杆26,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天窗12;第一气缸27,固定设于第三臂杆25,第一气缸27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气缸27的一端与第一臂杆23远离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28,固定设于第四臂杆26,第二气缸28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气缸28的一端与第二臂杆24远离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当第一气缸27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28的第二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配合使得天窗处于闭合状态;当第一气缸27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28的第二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配合使得天窗处于开启状态。具体的,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防尘室的顶部。第一臂杆23一端通过螺栓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1,第二臂杆24一端通过螺栓铰接于第二支撑杆22,第三臂杆25一端通过螺栓铰接于第一支撑杆21,另一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天窗11,第四臂杆26一端通过螺栓铰接于第二支撑杆22,另一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二天窗12;第一气缸27的缸体通过螺栓或者固定件固定设于第三臂杆25,第一气缸27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气缸27的一端与第一臂杆23远离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连接;第二气缸28的缸体通过螺栓或者固定件固定设于第四臂杆26,第二气缸28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气缸28的一端与第二臂杆24远离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连接,其中,当第一气缸27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28的第二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嵌入防尘室顶部的开口,使得天窗处于闭合状态;当第一气缸27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28的第二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相互远离,且高于防尘室顶部的开口,使得天窗处于开启状态。进一步的,第一臂杆23与第一支撑杆21的铰接点设置的高度大于第三臂杆25与第一支撑杆21的铰接点,第二臂杆24与第二支撑杆22的铰接点设置的高度大于第四臂杆26与第二支撑杆22的铰接点。工作原理:当需要利用外部大型吊装设备完成吊装时,通过控制第一气缸27驱动第一活塞杆伸长,第二气缸28驱动第二活塞杆伸长,带动第一臂杆23和第三臂杆24移动,从而使得如图2所示,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使得天窗呈打开状态,外部大型吊装设备的吊钩即可通过防尘室顶部的开启的天窗,伸入防尘室内部,完成大型GIS设备的吊装;当吊装结束后,通过控制第一气缸27收回第一活塞杆,第二气缸28收回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一臂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室本体(10);天窗,设于所述防尘室本体(10)顶部,所述天窗包括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第一支撑杆(21),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二支撑杆(22),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一臂杆(2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第二臂杆(24),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第三臂杆(25),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天窗(11);第四臂杆(26),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天窗(12);第一气缸(27),固定设于所述第三臂杆(25),所述第一气缸(27)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臂杆(2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28),固定设于所述第四臂杆(26),所述第二气缸(28)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二气缸(2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杆(24)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当第一气缸(27)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28)的第二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天窗(11)和所述第二天窗(12)配合使得天窗处于闭合状态;当第一气缸(27)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气缸(28)的第二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第一天窗(11)和所述第二天窗(12)配合使得天窗处于开启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IS安装维护用防尘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室本体(10);天窗,设于所述防尘室本体(10)顶部,所述天窗包括第一天窗(11)和第二天窗(12);第一支撑杆(21),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二支撑杆(22),垂直于地面设置;第一臂杆(2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第二臂杆(24),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第三臂杆(25),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天窗(11);第四臂杆(26),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天窗(12);第一气缸(27),固定设于所述第三臂杆(25),所述第一气缸(27)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臂杆(2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28),固定设于所述第四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锦程
申请(专利权)人:通微电气海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