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6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侧板、横梁、第二防护板、收集舱、立杆、底座、储料舱、横杆、舱门;所述底座为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矩形基底结构,且底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方形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横杆,且横杆通过螺栓与立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的改进,具有能将建筑施工中掉落的物品进行收集,储存,处理,避免了掉落物品从棚顶滑落,对周边人员产生的伤害,增加了施工现场的整洁度与安全性,提高了防护棚的使用效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设施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全是企业生命的保障,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均需要在主楼一楼设置供施工人员进出的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的搭设是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整个施工的全过程,安全通道是施工现场的生命通道,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通常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位置用脚手架、安全网及硬质木板搭设的防护棚,目的是为了避免上部掉落物品伤人。这种安全通道有时在吊装频繁的区域也可以进行设置。目前,传统的防护棚的搭设,主要采用架子管和扣件搭建结构,通道顶部安放固定板材、模板、竹片、夹层板作为安全防护层,其顶部为矩形平面结构或三角结构,掉落的物品在棚顶进行缓冲后通常会掉落到防护棚的侧周,很容易伤到位于防护棚边缘的人,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影响施工进度,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防护棚的顶面为矩形平面结构或三角结构,掉落的物品容易从棚顶滑落,造成周边人员的损伤,影响施工进度,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侧板、横梁、第二防护板、收集舱、立杆、底座、储料舱、横杆、舱门;所述底座为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矩形基底结构,且底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方形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横杆,且横杆通过螺栓与立杆相连接;所述立杆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状的储料舱,且储料舱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矩形状的舱门;所述储料舱的顶端设置有矩形状的收集舱,且收集舱底部通过螺栓与储料舱相连接;所述收集舱顶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梁,且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收集舱及横杆相连接;所述横梁顶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板,且第二防护板通过螺栓与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护板,且第一防护板通过螺栓与横梁及横杆相连接;所述收集舱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梯形状的侧板,且侧板通过螺栓与收集舱及第二防护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所述第一防护板呈向下倾斜方式设置有两处,且第一防护板与水平面形成10-15度的夹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所述第二防护板与侧板组成倒梯形状的收集口,且所述收集口的腰部与水平面形成120度的夹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所述横梁折弯呈︿形状,且横梁的折弯角度为120度,并且横梁呈左右对称设置有N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所述收集舱与储料舱均为矩形中空状设置,且收集舱的底端与储料舱的顶端相互贯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所述舱门至少设置有两处,且舱门的底端面与地面齐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通过左右两处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的配合设置,使防护棚的顶端形成漏斗状的开口,使掉落在棚顶的物品能进入底部设置的收集舱内,避免了掉落物品从棚顶滑落,对周边人员产生的伤害,提高了防护棚的使用效果。2、本技术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通过收集舱与储物舱的配合设置,便于收集棚顶掉落的物品,使掉落物品不会四处散落,避免了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造成的施工进度的减缓,提高了施工现场的整洁度与防护棚的使用效果。3、本技术通过对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的改进,具有能将建筑施工中掉落的物品进行收集,储存,处理,避免了掉落物品从棚顶滑落,对周边人员产生的伤害,增加了施工现场的整洁度与安全性,提高了防护棚的使用效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防护板1、侧板2、横梁3、第二防护板4、收集舱5、立杆6、底座7、储料舱8、横杆9、舱门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1、侧板2、横梁3、第二防护板4、收集舱5、立杆6、底座7、储料舱8、横杆9、舱门10;底座7为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矩形基底结构,且底座7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方形立杆6;立杆6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横杆9,且横杆9通过螺栓与立杆6相连接;立杆6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状的储料舱8,且储料舱8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矩形状的舱门10;储料舱8的顶端设置有矩形状的收集舱5,且收集舱5底部通过螺栓与储料舱8相连接;收集舱5顶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梁3,且横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收集舱5及横杆9相连接;横梁3顶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板4,且第二防护板4通过螺栓与横梁3相连接;第二防护板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护板1,且第一防护板1通过螺栓与横梁3及横杆9相连接;收集舱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梯形状的侧板2,且侧板2通过螺栓与收集舱5及第二防护板4相连接。具体的,第一防护板1呈向下倾斜方式设置有两处,且第一防护板1与水平面形成10-15度的夹角,第一防护板1能对掉入防护棚顶端的物品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掉落的物品能进入防护棚底部设置的收集舱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1)、侧板(2)、横梁(3)、第二防护板(4)、收集舱(5)、立杆(6)、底座(7)、储料舱(8)、横杆(9)、舱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为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矩形基底结构,且底座(7)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方形立杆(6);所述立杆(6)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横杆(9),且横杆(9)通过螺栓与立杆(6)相连接;所述立杆(6)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状的储料舱(8),且储料舱(8)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矩形状的舱门(10);所述储料舱(8)的顶端设置有矩形状的收集舱(5),且收集舱(5)底部通过螺栓与储料舱(8)相连接;所述收集舱(5)顶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梁(3),且横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收集舱(5)及横杆(9)相连接;所述横梁(3)顶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板(4),且第二防护板(4)通过螺栓与横梁(3)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护板(1),且第一防护板(1)通过螺栓与横梁(3)及横杆(9)相连接;所述收集舱(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梯形状的侧板(2),且侧板(2)通过螺栓与收集舱(5)及第二防护板(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出通道防护设施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1)、侧板(2)、横梁(3)、第二防护板(4)、收集舱(5)、立杆(6)、底座(7)、储料舱(8)、横杆(9)、舱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为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矩形基底结构,且底座(7)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方形立杆(6);所述立杆(6)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横杆(9),且横杆(9)通过螺栓与立杆(6)相连接;所述立杆(6)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状的储料舱(8),且储料舱(8)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矩形状的舱门(10);所述储料舱(8)的顶端设置有矩形状的收集舱(5),且收集舱(5)底部通过螺栓与储料舱(8)相连接;所述收集舱(5)顶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横梁(3),且横梁(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收集舱(5)及横杆(9)相连接;所述横梁(3)顶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板(4),且第二防护板(4)通过螺栓与横梁(3)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护板(1),且第一防护板(1)通过螺栓与横梁(3)及横杆(9)相连接;所述收集舱(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俊赵鑫柯金玲马晓文龙锦壮姜磊宋庆生王泽学张伟佳张鑫吴晓明徐泽黄文彬宋扶霖宋明航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