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系统及净水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952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机,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且过滤通道相互独立的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壳体具有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后置进水口和后置出水口,反渗透滤芯,具有与前置出水口连通的净水进水口、与后置进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口及浓水出水口,浓水出水口连接有多条管路,在多条管路中形成一条第一浓水流路、一条第二浓水流路以及一条回水流路,在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流通状态时,第一浓水流路处于流通状态,回水流路处于截止状态;在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截止状态时,第一浓水流路和回水流路均处于流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控制简便,简化控制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技术介绍
目前,净水机存在体积大、滤芯多、换芯频率和成本高、水路接头多等问题。为了减小净水机的体积,一般采用将预处理的PP棉和活性炭或炭棒合成一个滤芯,减少滤芯数量。但是净水机的占用体积还是较大。为了进一步减小净水机的占用体积,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和RO膜滤芯,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和设置壳体内且过滤通道相互独立的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壳体具有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后置进水口及后置出水口,RO膜滤芯具有与前置出水口连通的进水口、与后置进水口的出水口以及与废水管连通的废水口,废水口连接有废水管,废水管上旁接有回流管,回流管的远离废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前置滤芯和RO膜滤芯之间的管路上,废水管上设有废水控制阀,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控制阀,废水控制阀和回流控制阀的开度可调,在制水时通过调节两个控制阀的开度实现废水部分回流、部分排放及全部排放,控制比较繁琐。因此,现急需一种控制简便的净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制水时通过调节两个控制阀的开度实现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10),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过滤通道相互独立的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所述壳体具有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后置进水口和后置出水口,反渗透滤芯(20),具有与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的净水进水口、与所述后置进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口及浓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接有多条管路,在多条所述管路中形成一条用于排出浓水的第一浓水流路、一条可流通截止且在流通状态下用于排出浓水的第二浓水流路以及一条将所述浓水出水口和所述净水进水口连通的回水流路,其中,在所述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流通状态时,所述第一浓水流路处于流通状态,所述回水流路处于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截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10),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过滤通道相互独立的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所述壳体具有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后置进水口和后置出水口,反渗透滤芯(20),具有与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的净水进水口、与所述后置进水口连通的纯水出水口及浓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接有多条管路,在多条所述管路中形成一条用于排出浓水的第一浓水流路、一条可流通截止且在流通状态下用于排出浓水的第二浓水流路以及一条将所述浓水出水口和所述净水进水口连通的回水流路,其中,在所述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流通状态时,所述第一浓水流路处于流通状态,所述回水流路处于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截止状态时,所述第一浓水流路和所述回水流路均处于流通状态,以在制水时通过所述第二浓水流路的流通截止实现浓水部分排放、部分回流及全部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净水出水口,所述净水出水口与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以使净水能够从所述净水出水口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净水管路(35),所述净水管路(35)的进水端与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且其出水端形成所述净水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流通状态时,所述净水系统处于第一制水状态,所述第二浓水流路处于截止状态时,所述净水系统处于第二制水状态,所述第一制水状态和所述第二制水状态交替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多条所述管路中的一条管路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细燕秦利利胡进华李一然詹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