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51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解槽,且电解槽为封闭结构,所述电解槽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钛金属电极管,且钛金属电极管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极隔槽,所述电极隔槽为圆柱形结构,且电极隔槽的外壁粘接有离子膜,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内壁套接有进水管,所述电极隔槽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铂金金属电极管,且铂金金属电极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渗透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电解水质的原理,实现了对原水质PH的调节,解决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水质PH的要求,通过一体化的设计通电电解效率高于现有的电极板电解效率,可以快速调节水质的酸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
本技术涉及PH水质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水资源被污染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江河水与地下水的污染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但是目前人们饮用的水,都来自于江河水或者地下水。正常的饮用水PH在6.5—8.5之间最佳的PH值是7.5,而不同地区的水酸碱性是不同的,而有些人喜欢弱酸或弱碱性的水,所以需要一种可以调节水质PH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解槽,且电解槽为封闭结构,所述电解槽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钛金属电极管,且钛金属电极管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极隔槽,所述电极隔槽为圆柱形结构,且电极隔槽的外壁粘接有离子膜,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内壁套接有进水管,所述电极隔槽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铂金金属电极管,且铂金金属电极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渗透层,所述铂金金属电极管一端套接在进水管的内壁上,所述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解槽(2),且电解槽(2)为封闭结构,所述电解槽(2)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钛金金属电极管(11),且钛金金属电极管(1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极隔槽(3),所述电极隔槽(3)为圆柱形结构,且电极隔槽(3)的外壁粘接有离子膜(4),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内壁套接有进水管(6),所述电极隔槽(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铂金金属电极管(7),且铂金金属电极管(7)内壁固定连接有渗透层(8),所述铂金金属电极管(7)一端套接在进水管(6)的内壁上,所述外壳(1)远离进水口的一侧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水质调节电离芯,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解槽(2),且电解槽(2)为封闭结构,所述电解槽(2)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钛金金属电极管(11),且钛金金属电极管(1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极隔槽(3),所述电极隔槽(3)为圆柱形结构,且电极隔槽(3)的外壁粘接有离子膜(4),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内壁套接有进水管(6),所述电极隔槽(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铂金金属电极管(7),且铂金金属电极管(7)内壁固定连接有渗透层(8),所述铂金金属电极管(7)一端套接在进水管(6)的内壁上,所述外壳(1)远离进水口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弱酸性出水管(10),所述外壳(1)靠近弱酸性出水管(10)的一侧外壁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泉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水财童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