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腔攻丝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84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深腔攻丝夹头,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传力键、组合套以及变径杆,传力键与组合套装配在一起形成攻丝夹头主体,攻丝夹头主体于组合套所在一侧设置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以对应装配变径杆,变径杆与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以及扭力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深腔攻丝夹头,其可在攻丝过程中因底孔过小、盲孔、丝锥不锋利时,通过自动打滑做出扭力保护,从而大大减少丝锥断裂现象。

Deep-cavity tapping ch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ep-cavity tapping chuck,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chuck comprises a force transfer key, a combination sleeve and a diameter-changing rod. The force transfer key and the combination sleeve are assembled together to form a main body of the tapping chuck. The main body of the tapping chuck is provided with an axisymmetric adjusting groove of the diameter-changing rod on the side of the combination sleeve to correspond to the side of the adjusting groove of the diameter-changing rod, the diameter-changing There are several torsion protection steel balls and torsion adjustment structures between the walls. The deep cavity tapping chuck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torsion protection through automatic slipping when the bottom hole is too small, the blind hole and the tap is not sharp during tapping,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tap fractur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腔攻丝夹头
本技术涉及数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深腔攻丝夹头。
技术介绍
传统攻丝夹头连接方式都为专门的主体结构连接,现实使用过程中,各家公司都有不同的连接刀柄,ER式、侧固式、强力式、铣床上后拉式等等,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故开发了一款直柄连接方式的攻丝夹头。但在实际加工产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深腔攻牙加工的需要,传统小孔深腔攻丝一般采用加长丝锥,丝锥过长攻牙时因为扭力作用,又受到主轴不断的拉伸与压缩会加速丝锥的磨损,会出现乱牙或牙型偏大现象,容易造成丝锥断裂,造成产品的不合格,甚至造成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深腔攻丝夹头,其可在攻丝过程中因底孔过小、盲孔、丝锥不锋利时,通过自动打滑做出扭力保护,从而大大减少丝锥断裂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腔攻丝夹头,所述深腔攻丝夹头包括传力键、组合套以及变径杆,所述传力键与所述组合套装配在一起形成攻丝夹头主体,所述攻丝夹头主体于所述组合套所在一侧设置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以对应装配所述变径杆,所述变径杆与所述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以及扭力调节结构。可选地,若干扭力保护钢球环设于所述变径杆靠近所述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底壁的一侧外表面。可选地,所述扭力调节结构包括依次套设于所述变径杆的外表面上的压力套、碟形弹片以及调压螺母。可选地,所述组合套的外侧套设有卡簧。可选地,所述变径杆远离所述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底壁的一侧设有机米螺丝。本技术提供的深腔攻丝夹头,其包括传力键、组合套以及变径杆,传力键与组合套装配在一起形成攻丝夹头主体,攻丝夹头主体于组合套所在一侧设置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以对应装配变径杆,变径杆与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以及扭力调节结构。这样一来,使用本深腔攻丝夹头时,通过变径杆夹持丝锥增加丝锥本身的长度,避免丝锥本身的长度过长,同时,变径杆与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置的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与扭力调节结构,其可在攻丝过程中因底孔过小、盲孔、丝锥不锋利时,通过自动打滑做出扭力保护,从而大大减少丝锥断裂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深腔攻丝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深腔攻丝夹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深腔攻丝夹头100,该深腔攻丝夹头100包括传力键110、组合套120以及变径杆130,传力键110与组合套120装配在一起形成攻丝夹头主体,攻丝夹头主体于组合套120所在一侧设置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11,以对应装配变径杆130,变径杆130与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11的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扭力保护钢球12以及扭力调节结构1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若干扭力保护钢球12环设于变径杆130靠近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11底壁的一侧外表面。相应的,变径杆130于这一侧设有与若干三角卡孔(图中未标示),以一一对应卡设若干扭力保护钢球12。扭力调节结构140包括依次套设于变径杆130的外表面上的压力套141、碟形弹片142以及调压螺母143。压力套141挤压若干扭力保护钢球12,使得若干扭力保护钢球12露出变径杆130外的一侧夹设于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11底壁与压力套141之间。组合套120的外侧套设有卡簧13,可使得组合套120与变径杆130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变径杆130远离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11底壁的一侧设有机米螺丝14。工作时,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机米螺丝14将丝锥固定在相应的变径杆130上,然后,通过调节调压螺母143,以前后挤压该碟形弹片142来调试到所对应的丝锥攻丝扭力,完成整个筒夹装配。本技术提供的深腔攻丝夹头,其包括传力键、组合套以及变径杆,传力键与组合套装配在一起形成攻丝夹头主体,攻丝夹头主体于组合套所在一侧设置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以对应装配变径杆,变径杆与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以及扭力调节结构。这样一来,使用本深腔攻丝夹头时,通过变径杆夹持丝锥增加丝锥本身的长度,避免丝锥本身的长度过长,同时,变径杆与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置的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与扭力调节结构,其可在攻丝过程中因底孔过小、盲孔、丝锥不锋利时,通过自动打滑做出扭力保护,从而大大减少丝锥断裂现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腔攻丝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腔攻丝夹头包括传力键、组合套以及变径杆,所述传力键与所述组合套装配在一起形成攻丝夹头主体,所述攻丝夹头主体于所述组合套所在一侧设置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以对应装配所述变径杆,所述变径杆与所述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以及扭力调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腔攻丝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腔攻丝夹头包括传力键、组合套以及变径杆,所述传力键与所述组合套装配在一起形成攻丝夹头主体,所述攻丝夹头主体于所述组合套所在一侧设置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以对应装配所述变径杆,所述变径杆与所述轴线对称变径杆调节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扭力保护钢球以及扭力调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腔攻丝夹头,其特征在于,若干扭力保护钢球环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远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